《独山子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著名作家
雷抒雁先生所创作(
文赋),另一个是著名
辞赋家
王忠民先生所创作(
骈赋)。
独山子赋雷抒雁
世间名物,各缘其德。
五岳挟景而丽,昆仑怀玉而奇。独山之为山,傍天山而守戈壁,高不过千米,围不及百里,无茂林脩竹之盛,有残石泥火之陋。且独又小,焉得并五岳而齐昆仑,誉海内而名天下。
夫独山南望,可见天山终岁不化之积雪;其北,则临准噶尔盆地之戈壁。然,东西有泉,随流而出者,石油也。清季之末,初醒开采之梦;民国伊始,已立提炼之釜。惜襄时国危民困,物财难展,徒有地利,委弃不堪。天山日朗,五星旗展,天翻地覆,始青史重写,光华再放。
一口油井,两座炼釜,筚路褴缕,以开油业。独山子,立砥柱,织摇篮,养育石油工业。海内英才,西出阳关,扎根戈壁荒滩;边疆各族,聚首独山,立志为国克难;住地窝,睡苇棚,谁复言其苦,铝盔布甲,卧暖塞外三尺之冰;粗食淡饮,吞吐戈壁四季之风。豪气干云,力哺共和国贫弱工业;抗锁拒压,强固新中国初生政权。
英雄辈出,独山子人,献罢青春,又献子孙。油城崛起,戈壁蜃楼,似梦还真。炼塔入云,多过天山松柏之林;油罐闪闪,富逾龙宫聚宝之盆。入夜,灯火百里,金铺银张,迷离五色,疑为通天之衢。胸怀宏图,肩负重任,钢铁意志,松柏品行;铁人精神,由滋而生。
听号令兮出征,别独山兮远行。开发克拉玛依,会战松辽大庆;挺进徐州,南下汉江,再入四川;进山东、到江苏、去长岭,战荆门……,但有石油处,便有独山人。请歌一曲“独山子”,几回相忆复相思。行天下兮驰五湖,结嘉朋兮交良友。虽名独山,何独之有。
当今世界环顾四宇,沙场争油,炮火相闻,丧生命于不惜;广庭舌辩,明斗暗交,言正义而实利益。惟此之时,立能源战略之高地,擎炼化工业之天空,独山子,奋身再起。百万吨乙烯,塔林高耸,云停雨滞,仰红日而小天山;千万吨炼油,罐塔栉比,虹飞霓舞,饮东海而吐河川。东接京沪,西通中亚,襟连欧洲,鼓动华夏。灿光芒兮明珠,挥长袖兮善舞。伟哉独山,何言其小。
独山斯城,动有经天纬地之雄,静有养心颐寿之雅。工则乐五业,息者歌趣园;丛树绕之,乃愉目之绿带;百卉纷然,实赏心之花坛;管网交织,别开景观:雨霁焉,张五彩之虹;风来也,抚箜篌之弦。美哉独山,谁言其陋。
歌曰:宝地四百里,英雄十万民;气融天山雪,汗绿戈壁林;西部雄风起,红日照国门。
赞曰:中国石油,擎天一柱;西部油都,稀世明珠;国之重器,人间仙姝;山以油名,油因人举;千秋百代,独山之誉。
独山子赋王忠民
华夏翔鸾集凤,新疆骋鹜油龙。马行
天山北麓,风送戈壁驼铃。东西贯通,畅游乌奎高速;南北融炼,尽纳八表雄风。有“准噶尔明珠”之美誉,以“大炼化基地”而驰名。采泥火山之灵韵,铸独山子之殊荣。
溯乎西域都护所属①,贞观七年册封②。宣统购机掘井,青龙吐雾凌空③。至于高唱雄鸡,将军感怀热土④;远行志士,领袖接见群英⑤。怀壮志而无畏,历风霜以弥红。筚路蓝缕,以开油业;宵衣旰食,而复黎明。王继谔鞠躬尽瘁,杨拯陆气贯长虹⑥。巾帼不让须眉,高山仰止;苍天感怀烈女,大地动容。
至若炼化扩建,西部振兴。万众挥汗,千机轰鸣。总书记春风化雨,温总理远致高情。修业进德,士有陷坚之范;守真抱朴,民有节概之风。遂有千万吨炼油蒸馏玉液,百万吨乙烯裂解银星。继往开来,以成千秋之业;励精图治,而济不世之功。
星移斗转,冬去春还。西域几朝旧梦,油城别有洞天。大庆路承载鸿岁,游泳馆自得悠闲。文化中心怡情别趣,体育广场舞剑行拳。元宵琼花玉树,夏日音乐喷泉。若及独山胜景地,自有生态“烃花苑”也。夏采清雅之气,冬结浪漫之缘。遍植仿真根艺,广育异草馨兰。修竹列翠,绿意屏连。芝兰煜煜,秀水潺潺。鱼戏荷间,鸟鸣缠绵。梅开映红院,巷曲偎斜栏。曲径通幽,自是良时美景;小桥流水,岂非梦幻江南,是以寡欲少私,忘烦忧于界外;见素怀朴,得大道于自然。
至矣哉,石油滚滚,紫气融融。创新独山子,和穆新油城。居炼化之高而鞠躬,虚怀若谷;处江湖之远而尽瘁,大漠豪情。“诚信”缘于淡泊,“创新”归乎宁静⑦;“和谐”发于亲切;“安全”因以忠诚。服务国家大局,维护团结稳定;引导社会舆论,心系天下苍生。昭胜景以宏图,无边风月;壮襟胸于善政,万里鹏程。
备注:
①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设西域都护府,独山子归其领属。
②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八月,唐太宗派刘善因前往西域册封泥孰,独山子地域归入唐境。
③清宣统元年(1909年),钻机安装在独山子开掘油井,“油气蒸腾,直涌而出”。
④ 1950年1月1日,新疆领导王震、赛福鼎·艾则孜等到独山子油矿视察并慰问石油职工。
⑤ 1950年10月2日,独山子油矿工会参观团进京参观,受到毛泽东和党与国家其他领导人的接见。
⑥ 1958年9月25日,独山子矿务局南准噶尔地质勘探大队106队队长杨拯陆和队员张广智,在野外地质工作时遇寒流袭击,光荣牺牲。
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