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飞木雕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飞行器
独飞木雕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翼的滑翔设备,是世界最早的飞机
史料记载
《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引张衡著作《应间》:“三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 ,《太平御览》卷752引《文士传》“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 腹中施机,能飞数里。 ”
技术特点
根据记载独飞木雕的两段史料,可以得出以下特点。
其一、张衡的独飞木雕和由人牵线放飞的风筝不同。风筝是由人用线牵着才能飞, 独飞木雕是独自在空中自由自在地自己飞。
其二、 张衡的独飞木雕的飞行能力是来自它自己“ 腹内施机” 的机械动力,是名副其实的机械动力飞行器,即现代所说的飞机。
其三、 张衡的独飞木雕是用木做成的。
其四、 张衡的独飞木雕“假以羽翮” 是安装有像鸟一样的翅膀和尾巴, 具有符合飞行的外部形态。
其五, 张衡的独飞木雕的飞行能力是能飞数里。 这是投掷、弹射、无动力低空滑翔都不能达到的距离。
其六, 它所以起名叫独飞木雕, 而不是叫作木鹊、木鸦、木鹤, 乃是因为一是说它有雕那样大的躯体,二是说它有雕那样横展着的大翅膀,三是说它有雕那样遨游高空翱翔的飞行姿态,和乌鸦喜鹊等类的扑翼飞行不同。
其七, 张衡制作独飞木雕的具体年代不详。 但可以推知应当在他初为太史令的公元115年和他在写作《应间》 的公元126年之前的12年时间里。
技术原理
纵观世界飞行史中,除了喷气火箭以外,能实现独飞木雕的技术,就只有螺旋桨这一条道路了。张衡当然也不可能超越这个历史发展的桎梏,而世界所用的螺桨推进器又是从中国发明传出去的。
世界螺旋桨飞机的推进器, 谁都不否认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飞行舵螺,关于中国飞行陀螺的历史,在中国东汉的墓葬中已经有了鎏金的精品出现。
1985年,安徽县东汉末年曹操宗族墓中出土了鎏金铜螺旋桨,证明了螺旋桨是中国发明的,那么张衡利用弹性物体积蓄能量推动螺旋桨向前飞行,或者使用多个能量贮蓄器,使螺旋桨得到多次接力,一直送到高空之后,再以滑翔的方法飞到更远的地方,就能达到“能飞数里”的效果了。
历史影响
机械动力飞行器, 即今之所谓飞机,开始于中国张衡的独飞木雕,现已发展成为普及世界的各种螺旋桨飞 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4:36
目录
概述
史料记载
技术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