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荨麻
荨麻科荨麻属植物
狭叶荨麻( 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 ex Hornem.)是荨麻科荨麻属的多年生草本。茎疏生刺毛和稀疏糙毛;叶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稀窄卵形,先端长渐尖或尖,基部圆,稀浅心形;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有时近穗状,雄花花被片在近中部合生;瘦果卵圆形或宽卵圆形,近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细疣点;花期6-8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荨麻科荨麻属的多年生草本,有木质化根状茎。茎高40-150厘米,下部粗达8毫米,四棱形,疏生刺毛和稀疏的细糙毛,分枝或不分枝。叶披针形至披针状条形,稀狭卵形,长4-15厘米,宽1-3.5(-5.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稀浅心形,边缘有粗牙齿或锯齿9-19枚齿尖常前倾或稍内弯上面粗糙生细糙伏毛和具粗而密的缘毛,下面沿脉疏生细糙毛,基出脉3条,其侧生的一对近直伸达上部齿尖或与侧脉网结,侧脉2-3对;叶柄短,长0.5-2厘米,疏生刺毛和糙毛;托叶每节4枚,离生,条形长6-12毫米。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有时分枝短而少近穗状,长2-8厘米,序轴纤细;雄花近无梗,在芽时直径约0.2毫米,开放后径约2.5毫米;花被4,在近中部合生,裂片卵形,外面上部疏生小刺毛和细糙毛;退化雌蕊碗状,长约0.2毫米;雌花小,近无梗。瘦果卵形或宽卵形,双凸透镜状,长0.8-1毫米,近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在下部合生,外面被稀疏的微糙毛或近无毛,内面二枚椭圆状卵形,长稍盖过果,外面二枚狭倒卵形,较内面的短约3倍,伸达内面花被片的中部稀中上部。花期6-8月;果期8-9月。
繁殖方法
狭叶荨麻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播种可在早春进行。播种前用清水将种子浸泡48小时,捞出阴干至种子表面无水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在500克左右。通常采用条播或穴播。因其种子细小,要求床面整平,播种要浅,上覆1厘米细土后稍加镇压即可。条播行距30厘米,穴播株距30厘米。无性繁殖是将野外的幼苗挖回移栽到苗床中,较易成活,但缓苗时间长,也不适宜大面积栽植。
栽培技术
种子出土前后要及时除草,切不可形成草荒。一般播后15天左右畦面萌发出子叶,逐渐进入苗期,此期需及时拔除杂草,保持畦面清洁。当幼苗长到3-5厘米高时进行疏苗,防止幼苗拥挤,为幼苗生长创造适宜条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当苗高5-7厘米时,按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进行定苗。要求田间有草必除,严防草荒,结合除草进行中耕。2年生以上的植株生长速度快,主要于生长前期进行松土除草作业,通常进行1-2次,待苗长高后可与少量杂草伴生。
狭叶荨麻适应性较强,生长旺盛,几乎不用多加管理。一般在休眠期,把饼肥或腐熟好的猪粪,在土壤结冻前后覆盖在清理干净的床面上。狭叶荨麻以幼苗、嫩茎叶为产品,应勤浇水,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使产品柔嫩。
人工栽培的狭叶荨麻从4月即可采收,直到7月。幼苗长到16厘米以上时,采收其嫩茎嫩尖,沸水焯后可做汤、做馅、凉拌及炒菜。7、8月采收全草,阴干供药用。9月可割取地上部分剥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狭叶荨麻有螫刺,采摘时要戴手套,以免螫伤。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狭叶荨麻幼苗及嫩茎叶可食用。每100克嫩茎叶中含水分77.88克、粗蛋白4.66克、脂肪0.62克、粗纤维4.34克、碳水化合物9.64克,还含有较高的铁、钙等矿物质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含有的叶绿素也高于其他蔬菜。
药用价值
狭叶荨麻全草可入药,具有催吐、泻下、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作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及便秘。外用治毒蛇咬伤和荨麻疹初起。
经济价值
狭叶荨麻的茎皮纤维强韧,是很好的纺织原料和纸张原料,可供纺织、制绳和制人造丝。茎叶含鞣质,可提取栲胶。
产地生境
狭叶荨麻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2200米山地河谷溪边或台地潮湿处。
生长习性
狭叶荨麻喜半阴、湿润环境,耐寒,适宜疏松土壤。
参考资料
狭叶荨麻.植物智.
狭叶荨麻.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3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