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狱(拼音:y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㹜,从言,㹜为两犬相咬之形, “狱”表示以言论相互争斗,即诉讼、打官司。法官断案后,总有一方败诉,成为罪犯。罪犯就要判刑,入狱,所以“狱”字就引申为监狱、牢,也便有了地狱、冤狱、文字狱这些词。
字源解说
会意字。金文(图1)和小篆(图2、3)的“狱”字由两条狗(,读作yín)和“”构成。左边是反犬旁,也可当“犬”字理解。当中是“言”字。右边又是个“犬”字。金文中的两条狗,一反一正,形成相互对立的态势,有相互厮咬争斗的意思。以此比喻两人在法庭上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由。“言”字表明要准确断案,判明是非。本义是诉讼,俗称打官司。古今字形一脉相承,“狱”字的繁写与简写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当中的“言”字略有简化。“言”作偏旁时简作“讠”,类推简化作“狱”。
“狱”的本义是指诉讼案件,与“讼”同义,也称“官司”。如“狱讼”“断狱”“文字狱”等。这里的“狱”字,不能理解为现代意义上指的监狱。所以古书上所说的狱情指案情,断狱就是指断案,这与《说文》解释的本义“确”是一致的。《左传·庄公三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都要尽心处理。这里的“狱”,就指诉讼案件。
“狱”字由案件、官司演变为监狱,成为监禁罪犯的场所。仔细分析起来也在情理之中。在断案过程中,犯罪的一方要监禁起来,于是“狱”就自然引申为监狱了。“狱”字指刑狱、牢狱、监狱,大约是在汉代。早期的“狱”名称很多。汉代以前的监牢历代均有不同的称呼,据东汉蔡邕的《独断》云:“唐虞曰士官,夏曰均台,周曰囹圄,汉曰狱。”因此,准确地说,“狱”是朝廷关押犯人的地方。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十】【㹜部】鱼欲切(yù)
确也。从㹜从言。二犬,所以守也。
说文解字注
“确也”注:《召南》传曰:狱,埆也。埆同确,坚刚相持之意。
“从㹜,从言”注:鱼欲切。三部。
“二犬,所㠯(以)守也”注:说从㹜之意。《韩诗》曰:宜犴宜狱。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狱字从㹜者,取相争之意。许云所以守者,谓𨻼牢拘罪之处也。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部】 狱;部外笔画:10
古文:𡈭。
《唐韵》《正韵》鱼欲切。《集韵》《韵会》虞欲切,竝音玉。《说文》:确也。从㹜从言。二犬,所以守也。《释名》:狱,确也。确实人之情伪也。《玉篇》:二王始有狱。殷曰羑里,周曰囹吾。
又谓之牢,又谓之圈土。《广韵》:皋陶所造。《易·贲卦》: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愼。《诗·召南》: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狱汉星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讠”2画,㇊(横折提)一笔写成。❷“犭”窄于“犬”,“讠”最窄;顶部“犭”“犬”齐平,“讠”低;底部“讠”高,“犭”“犬”齐平。❸“犭”,末笔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❹“讠”,写在竖中线部位;点写在竖中线上端,讠的横段写在横中线。❺“犬”,横笔写在横中线;撇的撇尖伸向“讠”下。
书法欣赏
(以上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08:50
目录
概述
字源解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