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窝
江苏省邳州市旧乡名
猫窝,邳州旧乡名,亦称猫儿窝、袭明街,始置于隋唐时期。位于京杭运河邳州段南岸,京杭运河及房亭河、彭河在此交汇,向北渡河约8里即至邳州城区运河镇,沿运河南下约20里可到窑湾古镇。
历史沿革
猫儿窝始置于隋唐时期,因地处运河锁钥,水陆交通便捷,历史上,猫儿窝人烟阜盛、商贾云集。根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明朝时,这里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集市。明朝嘉靖年间,邳州境内有21个集市,猫儿窝集便居其一。交通和人潮带动了猫儿窝地区商号店铺的兴起。
明清时,京杭运河是国家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不仅运送漕粮,也是重要的驿道。猫儿窝交通便捷,位置显要,因此明清时期许多机构都设在此处。
赵村驿丞署,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设,在猫儿窝运河口。明清时运河沿线设有驿站,政府选派驿丞掌管邮传迎送之事。除官方驿站外,猫儿窝还设有渡口,便于运河两岸居民、商贾通行。
猫儿窝汛,清顺治年间设。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清政府为加强对重要地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广设汛防,派兵驻守。猫儿窝汛隶属邳州操房营,营兵五名,有界牌、烟墩、哨楼、堡房等建筑。
直河巡检司,清雍正末年设,主要职能是防范京杭运河和黄河(明清时流经邳州)水患,并保障漕运通行。直河巡检司主官的办公衙署就设在猫儿窝。虽然地域面积并不大,但因为事关重大,当时官方的很多河渠图中都会特意标注猫儿窝的所在。雍正年间的《行水金鉴》和嘉庆年间的《六省黄河埽坝河道全图》即是如此。
清史稿》中记载了清朝末年清军与捻军在猫儿窝地区的两次争夺:
同治年间,捻军从安徽北部进入邳州境内,安营扎寨连绵三十余里。总兵黄开榜率清军与捻军激战,捻军首领王春玉被杀,清军一举攻破猫儿窝捻军营地,烧掉捻军圩栅。光绪年间,捻军卷土重来,清政府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清军将领张得胜扼守猫儿窝滩,其他将领率水师由洪泽湖入运河,捻军无险可守,势力日蹙。
民国时期的邳县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长期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缓慢,纸币发行混乱。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江苏省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徐州平市官钱局发行的铜元票、邳县款产处发行的抵借券以及各种商号私自发行的铜元票并行于市,呈现多元化货币发行格局。国家、省、市、县各种主体竞相发行货币在如今看来已然新奇,而商号也能发行货币更是最为独特罕见的时代印记。猫儿窝的乡民还极重教育。辛亥革命前,当地居民便集资建起了猫儿窝育贤初等小学堂。民国四年(1915),育贤学堂改办为邳县第三区区立国民学校。
抗战时期,猫儿窝是中日双方长期争夺的重点。1938年5月17日,猫儿窝的守军与来犯日军展开激战,因力量悬殊,猫儿窝失守。日军从这里渡过运河,进占运河车站,邳县沦陷。占领陇海铁路运河沿线后,敌人当然不会放弃这处水陆咽喉,他们在此安插据点,并在街市东南端修建了碉堡。向北,碉堡中的机枪射程可覆盖京杭运河河道;向南,又封锁了运河南岸陆上要道。猫儿窝成了被敌人扼住的咽喉,成为邳县抗日军民的心头之患。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运河支队”“邳南大队”等多次组织对猫儿窝敌巢的进攻。
1944年,邳南大队组织优势兵力攻打猫儿窝。在三个连的精妙配合下,敌人据点的高大建筑基本都被破坏,敌军大部被歼,少数逃窜。这次战斗给日伪以重大痛击,自此之后,敌人再也不敢在猫儿窝设据点,猫儿窝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淮海战役时,猫儿窝又成焦点。1948年11月9日下午,黄百韬兵团一个加强连150多人开进猫儿窝,抢占了碉堡。随后不久,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十一纵队追击而至,向碉堡发起多次强攻,十一纵近百名战士牺牲,终于夺回碉堡,控制了运河要道。
1958年,京杭运河邳州段实施拓宽工程,猫儿窝地段影响行洪,经决议,猫儿窝地区的居民分迁至运河两岸的三个村庄。从此,自隋唐起热闹了一千多年的猫儿窝成了永远尘封的历史。
如今,运河和房亭河的交汇处,猫儿窝遗址还有一小方土地孤立水中,却早已是荒烟蔓草。踏上这方旧土,在荒草丛中,还会发现散落的青砖、深陷淤泥的石碾,它们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处繁华之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08: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