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种,分布于
旧大陆的
热带和
温带地区,
非洲集中了半数以上的獴类。中国有2种獴,即
食蟹獴和爪哇獴。食蟹獴体长40~80厘米,尾长27~33厘米;全身浅灰棕色混杂,四肢棕黄,头部两侧自口角经颊部至肩各有1条细纹;体毛和尾毛均较粗长、蓬松,绒毛稀少。喜栖于山林沟谷及溪水旁,多利用树洞、岩隙作窝。早晨或黄昏出洞觅食。经常雌雄相伴,有互相救助的习性。母兽携幼仔出游时,常发出咕咕叫声在前引导。嗅觉异常灵敏,当发现地下有
蚯蚓、昆虫幼虫时,立即用前爪和纹鼻端拱土挖掘。春天时常到翻耕过的田地里寻食,冬季则到草堆中搜猎,食物包括
蛇、蛙、
蟹、鱼、小鸟和多种
昆虫,亦能爬树采食鸟卵。妊娠期50~60天,每胎产2~5仔。
爪哇獴体型略小,为著名的食蛇动物。动作迅如闪电,能不停地向
蛇进攻。獴类亦捕食野鼠,对农、林业有益。
短尾獴(学名 Herpestes brachyurus) 是生活在东南亚
雨林的一种獴。短尾獴体色为红褐或黑色,四肢黑色,头部略灰,下巴有一小块无毛。一般体长60-65厘米(其中尾长约25厘米),体重约1.4公斤。短尾獴生活在
马来西亚、
文莱、
苏门答腊以及
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主要居住于河畔或其它近水地带。
灰獴(学名 Herpestes edwardsii) 也叫印度灰獴,是一种产于
印度南部的獴。它们会爬树,主要生活在灌木林,有时也会在城市中出现。灰獴一般长约60厘米,小规模群居生活,有杀死毒蛇的本领。
埃及獴(学名:Herpestes ichneumon)是
食肉目獴科的一种,原产于
非洲和
亚洲西部,在
西班牙和
葡萄牙有人工引进。
红颊獴(Herpestes javanicus)又叫红脸獴、印度獴或爪哇獴,是
灵猫科獴属的一个
品种,广泛分布
亚洲多个不同的地方,分为不同亚种。獴在世界很多地方均可找到,但红颊獴的体型比
非洲的亚种细型。
长鼻獴( Herpestes naso)是蒙的一种,多分布于
非洲,是较没有受到人类开垦威胁的物种之一。
领獴(学名:Herpestes semitorquatus)是
食肉目獴科的一种,分布于
东南亚的
婆罗洲,曾被认为与
短尾獴(Herpestes brachyurus)为
同种。
赤獴(学名 Herpestes smithii) 是一种生活在
印度半岛和
斯里兰卡的山林中的
獴科动物。
食蟹獴(学名Herpestes urva、crab-eating mongoose,又名棕蓑猫) 是一种产于
中国南方、中国
台湾地区、
印度西北、尼泊尔、
缅甸、
东南亚等地的獴。食蟹獴体色通常为灰色,面部和颈部两侧有白色的斑点。除了以
蟹类为食外,它们也吃
鱼、
蜗牛、蛙、
啮齿类、
鸟、
爬行类以及
昆虫。食蟹獴日行性、家族群聚,指间有
半蹼,善泳亦会潜水。一般居住在水边、湿地中,或则靠海丘陵地带。
纹颈獴(学名 Herpestes vitticollis) 是发现于
印度南部的一种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