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
紫微城北门,后改名为
神武门,是
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建筑之一,位于
紫微城正南门
应天门以北1270米处。“
玄武”指北方之神,代表北方位置,古都北门多以“玄武”冠名。
紫微城,
隋唐洛阳城·宫城,别称
紫微宫。是隋、唐、
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隋、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北宋九朝的理政之所,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
紫微宫而得名,该命名理念为
明清故宫紫禁城所继承。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
北京故宫的6倍,尤其经武则天增修
明堂、天堂后,成为世界奇观,被誉为“万宫之宫”。紫微城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紫微城由
宇文恺规划设计,城墙由兵夫70万人用60日筑成,工速之快乃历代皇宫之最。紫微城内诸殿基、墙院,又役10余万人,仅土工监便常役80万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却再役10余万人,用工数量共计170万人,比秦阿房宫所役人数(70万左右)整整多出两倍多,乃世界历史上用工数量最多的皇宫。
玄武门对内廷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门外设有两廊,
禁卫军司令部驻此,称为“北衙”,拥有坚固的工事和精锐部队——所以当政变发生时必须首先控制玄武门,控制了玄武门就可以控制内廷,控制了内廷也就可以控制
皇帝与
后妃,进而控制朝廷乃至整个国家。
《资治通鉴》记载,707年八月,皇后及王公等为唐中宗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东西两京大内皆有玄武门。唐中宗之所改,则此处之玄武门,是诛杀张易之等兵从此门进入的洛阳紫微城玄武门。《禁扁》说改的是兴庆宫的玄武门,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