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观是
滕王建造的,观看玉台观就好像看到春秋时人所建的平台。壁画上画有仙人
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
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出了
十洲仙界的仙灵。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
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
杜甫所作的《玉台观》共有二首,第一首为七律,此为第二首,大约创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
首联第一句点出建造玉台观之人——
滕王,之后笔锋顺势直下,紧扣一个“古”字展开。
颔联巧用典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彩云萧史驻”一句,暗合滕王率领女道士朝真人之事。“文字鲁恭留”,似乎也在暗示滕王文采出众、能诗善文。此联虚中藏实,以浪漫笔触叙写历史往事,别具一格。
颈联承上启下,进一步渲染了玉台观的雄伟壮丽和壁画的生动传神。此联关联诗题,别有用意。一般来说,既写道观,就不能单从历史古迹着墨,还应突出道观本身的特色,此联二者兼顾,既突出了玉台观作为历史遗迹的雄伟气魄,又点出了玉台观作为道观的仙道之气,可谓下笔有神,落墨精当。尾联由实入虚,既增加了玉台观的神秘感和仙道之气,又暗含着
滕王也可能得道成仙、驾鹤离去之意、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
滕王阁诗》)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
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
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
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
肃宗,官
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
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
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世称
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