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玉佩是汉代辟邪玉之一,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
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顶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个小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
简介
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
正方向,定南北。古代的司南形如勺,也像瓢或北斗星形,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放置,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始终指向南方。在汉代占卜之风大盛时,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在放置的底盘上刻画天干、地支、八卦等占卦图案,算卦人根据勺的指向,作出测定。
以司南卜筮之风尤以
新莽时期最盛,赴任之官挟木式以治,身后以木式择茔,以司南定乾坤。玉有辟邪压胜之效,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佩饰器,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的小玉佩,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压胜,为司南佩。从司南佩其主体呈现的独特的凹缺形外轮廓和佩带者的角色上,判断出这可能是后人为达到从
良渚玉琮上取得某种宗教意义,而刻意扁化、小化
玉琮所得到的衍变形体
玉司南佩是汉代一种形态特殊的器形,形若用于正方向、定南北的司南(亦称指南)。玉质精美,玲珑小巧,上面琢磨成小勺形,下面呈“工” 字状,常琢穿系小孔。
盛于汉代,明清时期多见仿品。
玉司南佩如图,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长3.1、宽2.3、厚1.7厘米。玉料呈青白色,体扁,两面形式相同,即中央略弧凸,中部厚两侧薄。器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端有不同形式的三脊为纽,上有一圆孔以供系佩用;中部有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饰,两侧各有一形式相同的凹缺口相隔;下部有一内收且呈圆撇形的凸榫。
此类
玉佩饰,在汉墓中特别是东汉墓中常有所见,惟有的较扁薄,且供系佩的穿孔也略有
所别,其名今人以其形式与中文“工”字同而俗称工字形佩,但据文献记述,它在汉代应称“司南佩”。
发展历史
司南佩在东汉最为流行,其后逐渐衰微,宋以后有仿。宋代司南佩大多有
桂花沁、
牛毛纹等,包浆较好,器各部刻画过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刻画线条较硬,边缘锋利,细部碾琢不甚讲究,呈工字形或圆柱形,抛光技术较好,玻璃光感很强。清代亦有司南佩,主要特点是器型较大,形制有变化与创新,碾琢精细,抛光讲究。一改传统的顶部勺形,有的似鸟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间的凹槽较深,器体的棱角圆滑,光泽较好。有穿孔的可做
佩饰,没有穿孔的则作为
陈设品了。古人认为,出门挂司南佩“是为吉祥”。
现状
从考古资料看,司南佩有简化型和完整型两种,有一个系列,其中可能存在着时代先后关系。江苏
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白玉司南佩属典型的完整型司南佩,长2厘米,玉色洁白,莹润光亮,工字形,方柱状,器身以中间宽槽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有
小柱饰,上面有状如小勺的司南。
自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空前兴盛,
儒家推崇和阗玉,并且以此阐发他们关于
玉德的学说。汉代
上流社会佩用
白玉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记载:“至孝明皇帝,乃为大佩,
冲牙双王禹璜,皆以白玉”。“佩
双印,长寸二分,方二分,乘舆、
诸侯王、公、留侯以白玉”。司南佩属于佩的系列,
邗江甘泉山出土的这件司南佩以品质好的和阗白玉琢制而成,符合当时的礼俗规定。
同样以白玉琢成的完整型司南佩还有1969年出土于
河北省
定县四十三号东汉墓的两件,大小略有不同,一件高3厘米,宽2.3厘米;另一件高2.5厘米,宽2厘米,和阗白玉制成,细腻润泽,内孕精光。均为
长方体形,腰部内凹切割成工字形,腰际横穿一孔,佩顶端作勺形,下承圆形小盘,系仿汉司南之形。另外,1972年
安徽省亳县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的一件也属完整型,高2.5厘米,宽1.9厘米,和阗白玉琢成,形若扁长方体,中间切凹腰。上琢小勺,勺把中间穿一小孔,以便系佩,底出小圆盘。
除了顶端有司南状小勺的完整型司南佩以外,汉代还有一种简化型的司南佩。江苏
徐州土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就是这种类型的。这件司南佩长1.9厘米,呈工字状,四面外弧,面与面之间有明显的过渡,上下段均有小圆柱饰。不难发现,简化型和完整型司南佩的区别主要在佩的顶端,简化型的顶端不再有小勺和小圆盘的司南状装饰,而代之以和下端相同的小圆柱状装饰。与上述江苏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完整型白玉司南佩同墓出土的还有一件简化型琥珀司南佩,长2.5厘米,质地为红色琥珀,由于受沁表面较为粗糙,器型较一般白玉司南佩稍大。
无独有偶,在同一墓中出土两件分别是玉质和琥珀质地司南佩的墓葬还有南京仙鹤观
东晋高崧夫妇墓。1998年发掘的东晋名臣高崧家族墓出土了一批极具研究价值的玉器和
金银器,其中二号墓即高崧夫妇
合葬墓出土了两件司南佩,一件为玉质,外观为灰白色,长2.2厘米,宽1.7厘米,高2.8厘米,器型呈工字形,中部束腰处有一圆形穿孔,顶端琢刻一浅勺,底部则有盘状槽窝;另一件为血红色琥珀制成,半透明,和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那件一样,为简化型司南佩,长3厘米,宽2.6厘米,两端未饰明显的勺和盘状窝槽,仅有圆形突起,中为两相连的长椭圆体,中部束腰处有一穿孔,可供系佩。这两件司南佩可能是东汉时候流传下来的遗物,也有可能是当时东晋人的作品,是东汉人佩戴司南佩用以辟邪压胜的遗风的表现。
文物
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古代的司南形如勺,也像瓢或北斗星形,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放置,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始终指向南方。在汉代占卜之风大盛时,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在放置的底盘上刻画天干、地支、八卦等占卦图案,算卦人根据勺的指向,作出测定。
司南佩除了辟邪
压胜的意义外,还有指导之意,引申为广闻博学。扬齐宣的《晋书音义序》记载:“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核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