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植物病害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由长蠕孢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严重。
病原特征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为长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hik.) Shoemaker.),属半知菌类。有性世代为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 Drcchsl。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至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有膝状曲折,有3-12个隔膜,多数为6-8个隔膜,大小(80.3-155.6)微米×(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柱形或倒棍棒形,中间或中间稍下处最宽,两端渐细小,褐色至深褐色,两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深褐色,凹入基细胞内,1-15个隔膜,多数为6-8个隔膜,大小(13.8-140)微米×(4.8-21.3)微米。子囊壳近球形,直径为0.4-0.6毫米,黑色,表面布满分生孢子梗及菌丝,有一嘴形孔口。子囊无数,有短柄,顶端圆形,大小为(124.6-183.31)微米× (22.9-28.5)微米,内有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平行排列,互相缠绕成卷线状,有5-9个隔膜,大小为(146.6-327.3)微米×(6.3-8.8)微米。
为害症状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果穗也能受害。在叶片上病斑较小,病斑数量多,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因玉米品种和病原菌生理小种不同,而表现为三种不同病斑类型:一是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多限于叶脉之间,黄褐色,边缘褐色或紫褐色,多数病斑连片以后,病叶变黄枯死;二是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或黄褐色,边缘褐色或无明显边缘,有的后期稍有轮纹,苗期发病时,病斑周围或两端形成暗绿色浸润区,病斑数量多时,叶片很快萎蔫死亡;三是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一般不扩大,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通常多在抗病品种上出现。叶鞘和苞叶上病斑较大,纺锤型,黄褐色,边缘紫色或不明显,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时,病部为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时,引起果穗腐烂,下垂掉落,种子发黑腐烂,影响发芽和出苗,常导致幼苗枯死。
侵染循环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株残体内外以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年。越冬孢子存活率高低与越冬场所环境条件有关。存放在室内、树上、作篱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残体,只要不腐烂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遗留在田间的病叶、苞叶、秸秆等,都是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时,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直到天气变冷,气温、湿度降低,不利于病原菌为止。玉米收获后,病原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病原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为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也可导致幼苗发病,但都属于次要侵染来源,对田间的发病与流行关系不大。
流行规律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感病的玉米品种有关外,病原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间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苗期发病比较普遍,说明当地存在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和有适于病原菌滋生扩展的环境条件。苗期到玉米抽雄前后如环境条件均较适合,则病原菌通过多次重复侵染,迅速积累较多的菌量,就可在玉米出穗期间形成大流行,导致产量上的严重损失。春玉米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发病较晚,在前期病害扩展较慢,很难在短时期内积累起大量菌量,而到玉米生长后期,即使病害扩展加快,积累了较大量的菌量,也往往由于玉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致引起严重损失。
温度和水分条件对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最为重要。在具备适温的条件下,如再有充足的水分(降雨),病势会迅速发展,很易导致大流行。在中国华北春玉米地区,7-8月间温度适于玉米小斑病的发生流行,玉米也正处在拔节出穗阶段,如果降雨日数多,或结露时间长,田间相对湿度大,则往往会引起玉米小斑病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第二,田间存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病害的防治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研究发现
2023年,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题为“A Leucine Rich Repeat Receptor Kinase Gene Confers 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to Maize Southern Leaf Blight”的论文,首次揭示一个编码LRR-RK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 kinase)的基因ChSK1(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Susceptibility Kinase 1)是玉米小斑病的感病基因,该基因突变或敲除可显著提高小斑病田间抗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抗逆遗传育种团队杨琴和北卡州立大学Peter Balint-Kurti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西农大农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川为论文第一作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9 16:40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