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蓝菜(Gypsophila vaccaria Sm.)是石竹科麦蓝菜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30-70厘米,全株无毛,微被白粉,呈灰绿色;根为主根系;茎单生且直立,上部分枝;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顶端急尖;伞房花序稀疏,苞片披针形,着生花梗中上部,花萼卵状圆锥形,后期微膨大呈球形,花瓣淡红色,瓣片狭倒卵形;蒴果宽卵形或近圆球形;种子近圆球形,红褐色至黑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麦蓝菜以别名“王不留行”一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植物学史
麦蓝菜以别名“王不留行”一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
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无毛,微被白粉,呈灰绿色。根为主根系。茎单生,直立,上部分枝。
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抱茎,顶端急尖,具3基出脉。
伞房花序稀疏;花梗细,长1-4厘米;苞片披针形,着生花梗中上部;花萼卵状圆锥形,长10-15毫米,宽5-9毫米,后期微膨大呈球形,棱绿色,棱间绿白色,近膜质,
萼齿小,三角形,顶端急尖,边缘膜质;雌雄蕊柄极短;花瓣淡红色,长14-17毫米,宽2-3毫米,爪狭楔形,淡绿色,瓣片狭倒卵形,斜展或平展,微凹缺,有时具不明显的缺刻;雄蕊内藏;花柱线形,微外露。蒴果宽卵形或近圆球形,长8-10毫米;种子近圆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褐色至黑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产地生境
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除华南外,都有分布。生长于草坡、撂荒地或麦田中,为麦田常见杂草。性耐寒,怕高温,喜凉爽、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种植。忌低洼积水的土地生长。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在“
秋分”前后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整好畦后,如地早先向畦内浇水,待水渗下表土稍干松时,再按行距20-25厘米,开3厘米左右深的沟,将种子拌砂土撒于沟内,覆土盖平,稍镇压。播种后如墒情适宜,约10天左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1.5-2千克。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麦蓝菜属浅根系植物。一般耕15厘米即可,整地前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2500-3000千克,结合耕地,将肥翻入土中,耙细整平,做成1米宽平畦。
间苗松土:秋播后,当年不用管理。第二年春,幼苗出土前,保持地面湿润,出苗后浅锄松土。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按株距6-10厘米进行第一次间苗,待苗长到5-6片叶片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结合松土除草。
追肥浇水:定苗后视干旱情况适当浇水,雨后或浇水后锄地,保持土壤疏松。开花前,每亩追施
尿素5-7.5千克,施后浇水。
收获加工:“
芒种”前后种子成熟,易自裂脱落,应在种子接近成熟时收获。将全株割下或拔起,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即可供药用。以身干、籽粒均匀、饱满、色黑、无砂土和杂质者为佳。
病虫防治
黑斑病:4月始发,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800倍液或2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喷施。
红蜘蛛:5-6月发生,危害叶片。发生期可用20%双甲眯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
麦蓝菜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主含三萜皂苷、黄酮苷及呫吨酮成分。性味苦,平。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主治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内服:煎汤,6-10克。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麦蓝菜具有活血通经、消肿下乳、利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经期腹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痛肿、淋症涩痛等症状。
经济
其种子含淀粉53%,可用来制酒和制醋。也可榨油,用作机器润滑油。
食用
麦蓝菜的苗可作为救荒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