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畊,原名王桂英,知名教育家;1921年 11月出生于
河北省保定市。早年在保定女师求学时就投身革命,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1月参加八路军,在一一五师学兵队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任团员、民运工作队队长、宣传科副科长、政治协理员、纵队司令部秘书等职;以及区委书记、地委民运工作队队长、地委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济南市总工会组织组长等。
人物经历
建国后,王于畊先后任福建省妇联宣传部长兼福州市妇联主任、妇委书记,福建省妇联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1954年起,调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兼党组书记。1977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第一副校长、中共北师大党委副书记、顾问。王于畊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在福建省教育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均作出贡献。曾发表过30余篇文章,是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史志第一届编纂委员会顾问。王于畊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是原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的夫人。
王于畊1993年6月29日在京逝世,终年72岁。
抗日战争时期
从保定到南昌
王于畊原名王桂英, 1921年 11月 29日出生于在河北省保定市省府前街八号,乳名英儿。
1936年在保定女师求学时,王桂英加入了中共组织领导的“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7年
七七事变后,参加护理卢沟桥抗日伤兵。当年11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学习,改名为王于畊。 1938年2月,从学兵队结业,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
朱克靖)。当月下旬抵达武汉,稍作休整,即随团向南昌新四军军部进发。当船即将离开汉口码头之际,新入伍的三名战地服务团成员急切地冲向船舷登船,王于畊敏捷地拉住了最后一名小姑娘伸出的手,使劲儿把她拉上船——她叫
张茜,时年不到16岁——后为
陈毅元帅夫人;二人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友谊。
在云岭
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及战地服务团从南昌移师皖南歙县黄山南麓的岩寺。服务团下设戏剧、民运、歌咏、绘画、舞蹈等几个组,王于畊分在戏剧组(组长
李增援)。戏剧组到达岩寺后,开始排演抗日新剧《送郎上前线》,十分忙碌。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移至泾县云岭镇。美国著名记者
史沫特莱一到云岭,就采访了新四军女兵代表王于畊、周纫惠。她笑着说:“我简直爱上你们了!”
在云岭,王于畊主动参加战友们自发组织的“早读班”,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得到女生队队长
杨瑞年以及团领导的大力支持。
朱克靖、
徐平羽等团领导亲自为团员们讲解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后来,全团还增加了夜读时间。
王于畊喜欢写作和编剧,服务团的墙报常有王于畊的文章,文字优美,不时迸发出惊人之句,不仅令年轻的伙伴们称赞,也引得许多干部特来观赏,其中六团团长叶飞只看了一期墙报就对王于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繁昌之战》
1939年春,王于畊随战地服务团三队来到皖南,在邓子恢的指导下,在皖北当了近半年民运组长。
1939年11月,日军多次进犯皖南
繁昌,新四军第三支队奋勇反击,将敌击退。
朱克靖团长安排
李增援、邵惟、
吴蔷(即吴强,长篇小说《红日》的作者)和王于畊等几位服务团的编剧骨干,编写三幕剧《
繁昌之战》。王于畊写过《人财两空》、《母亲》等独幕剧,但从未写过多幕剧;《
繁昌之战》第二幕《征归》是她第一次参加多幕剧的的创作。
《
繁昌之战》于 1940年元旦正式演出,观众反响强烈,台上台下互动踊跃,好评如潮,轰动一时。 1940年 3月 1日出版的《战地青年》上,纪实报道《记
繁昌某乡祝捷大会》记录了当地民众观看《繁昌之战》的盛况。
《大时代的女性》
1940年 2月,战地服务团决定编排一出新剧,庆祝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
朱克靖团长说:“妇女节的戏,要由女同志来写,集体创作,由林琳、王于畊执笔。”新剧定名为《大时代的女性》,反映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妇女走过的道路和作出的贡献。
团里召集近二十位女兵开座谈会,
朱克靖和
徐平羽两位团长参加,请每人讲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根据座谈讨论,王于畊提出写成三幕大戏。王于畊负责写前两集,林琳负责写最后一集。
庆祝妇女节大会在大祠堂里举行,会后上演《大时代的女性》。该戏由邵惟导演,
李增援指导。林琳、常竹铭、康宁等二十多位演员基本上都是自己演自己,表演生动逼真。第一幕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谢幕,军首长专门到后台,称赞演得好。大家受到鼓励,后两幕演得更认真,赢得了更多掌声和欢呼声。
通过参与创作《
繁昌之战》和《大时代的女性》,王于畊在军中声名声名鹊起,被誉为新四军“才女”。
就在 1940年的“三八”节,王于畊被评为全军先进人物,代表服务团所有姐妹接受了隆重的表彰。当天,王于畊的《沿着铁轨走》一文发表在新四军的《抗敌》杂志上。
民运工作
1940年 4月初,战地服务团大部从
皖南军部调到江南指挥部,归由
陈毅总指挥领导。全团百余人编为剧团和民运工作队两部分,王于畊被任命为民运工作队队长。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位于江苏省
溧阳县茅山脚下的
水西村,民运工作队在水西村周边的竹箦桥、安中里一带开展工作。当地大地主“李老板”有千亩良田,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家多为其佃户。在
陈毅的指导下,王于畊带领民运工作队和农抗会,迫使“李老板”借出二三十担粮食,使贫苦农民勉强度过严重的春荒。
时近5月,春茧上市。为打破“李老板”的低价垄断,民运工作队和农抗会经周密筹划,采用武装护送的办法,一夜之间集中几十条船满载春茧起程,在敌据点附近的茧行以适当价格售出春茧,保护了蚕农的利益。事后,
陈毅嘱王于畊,可就此事写报告文学或小说等。五十年后,王于畊终以《往事灼灼》一书实现了陈司令的要求。
黄桥烧饼歌
1940年9月新四军进驻
黄桥(江苏省泰兴市
黄桥镇)。时王于畊已任服务团秘书,当团长、副团长不在时,秘书将组织、协调团里的工作。
在
黄桥战役的前夜,王于畊和服务团团员们一起动员群众准备干粮支前,组织担架队、护理队,组织小分队宣传演出,在
黄桥镇到处张贴自卫反击的标语口号。
黄桥特产是黄桥烧饼,是支前的主要物资。一天,服务团的几个骨干
李增援、
章枚、王于畊、林琳到一家小店吃烧饼,李增援突然举起一个烧饼大声说道:“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 ”王于畊接着说:“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 ”林琳跟着:“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饭后,王于畊、林琳提议创作一首歌,于是
李增援把大家的联句整理成六段歌词,
章枚立刻谱曲,《
黄桥烧饼歌》即告问世。《
黄桥烧饼歌》很快在
黄桥镇传唱,在新四军中传唱,成为一首非常具有历史特点的革命歌曲。
管理教育俘虏
黄桥一役,新四军俘虏了顽军上千人。指挥部把管理、教育俘虏的工作交给了服务团。王于畊等从未管理过俘虏,
钟期光主任、敌工部长
丘东平就教她们工作方法、注意要点,介绍管理教育俘虏的经验。王于畊和服务团团员们一起做顽军俘虏的工作,然后将他们释放返家;坚决要求参加新四军的则留在部队。王于畊等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50年以后
1950年~1953年
1950年2月7日,福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处成立,王于畊任主任至1951年9月。
1950年3月8日至12日,福州市各界妇女代表会议召开,成立福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王于畊作《福州市妇女运动当前的方针任务的报告》。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王于畊当选主任。
1951年9月10日至13日,福州市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成立福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王于畊作《福州市一年半来妇女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在一届一次执委会上,王于畊当选主任,1952年6月离任。
1951年12月,当选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1953年1月27日,福建省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成立,王于畊为主任。
1953年4月10日至16日,福建省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举行,王于畊任省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54年以后
1954年10月至1958年1月,王于畊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1956年4月至1958年3月任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
1955年1月至1959年1月,王于畊任福建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958年1月至1959年11月,王于畊任福建省教育厅代厅长;1958年3月至1959年11月代理党组书记;1959年11月至1968年8月,任厅长、党组书记。
其间,1957年2月22日至1959年5月23日,任福建教育学院院长。
1959年1月28日至2月4日,福建省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王于畊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在“反右倾”政治运动的压力下,福州教育工作者违心执行“左”的路线。在此期间,福州市教育局执行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提出的“重政治、抓教学、搞劳动”的方针,坚持了一部分教学。
20世纪50~60年代,王于畊经常到闽侯一中、闽侯实验小学(时均设于城门)等校蹲点,指导工作。闽侯县高考成绩多年名列全省前茅,被誉为“高考红旗”,其他各项教育工作也是成就卓著。
王于畊在福建省教育厅工作时,着力依靠教师办学的方针。解放初期,福建高考成绩居华东各省之末,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1957年起,福建省连续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被誉为“高考红旗”。1959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全面提高中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的社论,介绍福建省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经验。福州市高考成绩位于全省前列,北京、内蒙、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昆明等地教育参观团先后到福州参观访问。
1960年1月12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福建省省长魏金水和教育厅厅长王于畊,暨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领导,以及部分教育先进单位的代表共250人,分别到福建省
南安县英都以及仙游县大济汾阳民校及龙华平原民校检查指导扫盲工作,召开现场观摩会。两地区扫盲工作卓有成效,大批文盲脱盲,培养出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干部群众高兴地说:“政治翻身,经济翻身,文化也翻身”。
当月,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向来闽的
外省教育参观团介绍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经验。
1960年,福建省第八次全省中教会议召开,省教育厅长王于畊总结了中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经验,指出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重政治、抓教学、搞劳动,必须尊重和依靠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规律,必须建立稳定的、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这次会议上,王于畊在介绍一些名师的教学经验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认真备课“吃透两头”和“四熟悉”。“吃透两头”,即一头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读教材、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另一头,教师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缺陷,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方法、态度以及对教师的意见,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作业、平时视察和考查,个别辅导中所发现的错误、缺陷和问题)作记录卡片并进行分析,作为备课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四熟悉”即:熟悉大纲教材,熟悉学生,熟悉生产劳动和国家大事,熟悉教学方法。备课要个人钻研,集体讨论,教学相长,检查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善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战斗过关”,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重点问题“精讲”和一般问题“略讲”相结合,不平均使用力量;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对学生的提问、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小结有机结合;善于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随教师的讲解转移,师生协同一致。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对教材主要内容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1962年8月18日,福建省政协第十次会议召开。省教育厅长王于畊向与会常委报告关于本省教育工作和高等院校暑期招生工作情况。
1963年5月,福建省教育厅召开第18次教育工作会议,研讨、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厅长王于畊在总结中指出,教育事业的安排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要瞻前顾后。发展中小学具有战略意义,既不能超过经济负担,也不能过慢,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避免大起大落。
1964年,王于畊带领干部到福州第一中学蹲点,试行《中学五十条》。
录取董琨
董琨,福州市第一中学高材生(1959年-1965年),系福建名人
董执谊曾孙。因为家庭出身之累,由教育厅厅长王于畊亲自过问得以录取北京师范大学,以后辗转奋进,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作等身。
“八二九”事件
1965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省教育厅长王于畊带领工作组到厦门第八中学蹲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6年8月24日,厦门第八中学部分造反组织的师生向中共福建省委、厦门市委提出调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到该校批斗的要求,未被接受;该校部分造反组织的师生300余人步行赴福州,向中共福建省委“请愿”。省委、厦门市委派车到同安县天马接送,次日到达福州。他们随后便到福州各学校“串连”。
1966年8月29日,厦门八中、厦门大学和福州高校部分造反组织的学生,冲击、接管中共福建省委召开的“批判教育战线修正主义路线大会”。会后,部分福州市民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称“八二九”事件。
师资“断层”座谈会
1990年5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王于畊等抵闽了解教育工作,参加关于教师队伍“断层”问题的座谈会。会议认为,当时教师队伍“断层”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的“断层”更为明显。“断层”除数量外,更严重的是质量“断层”。有的青年教师思想、业务、文化素质均严重下降;中学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大学;师大学生不安心学习。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中高校停止招生,青年教师因待遇低、学校分配不公等而流失严重。为此,座谈会提出六点建议: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意发挥老教授作用;放宽高校编制,早招一些年青教师进行培养;适当提高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切实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限制高校教师报考公务员。
1993年6月29日,王于畊在京逝世,享年72岁。2000年4月18日,王于畊与其夫叶飞之骨灰合葬于
厦门革命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