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强
西北工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军强,男,汉族,1977年6月生,陕西岐山人。西北工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中美生产与运作系统性能分析中心(PacPos)主任。
人物经历
1977年,王军强出生。
2006年4月-2008年5月,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8年5月-2013年5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副教授、硕导。
2013年4月-至 今,中美“生产与运作系统性能分析中心(PacPos)”主任。
2013年5月-至 今,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教授。
2013年8月-至 今,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博导。
2024年3月-至 今,西北工业大学长聘教授。
2011年3月-2012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工业工程与运筹管理 (IEOR) 系, 访问学者(12个月)
2013年10月-11月,香港大学 (HKU) 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 (IMSE) 系, 访问学者 (1个月)
2014年6月-8月,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EUR) 计量经济系, 访问学者 (2个月)
2015年10月-11月,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NCSU) 工业与系统工程 (ISE) 系, 访问学者(1个月)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英国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机械工程系, 访问学者 (12个月)
2018年7月-8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 (CUNY) 计算机科学系, 访问学者 (2个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针对制造系统、服务系统中运作管理、过程控制及优化决策等难题,探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系统中管控模式、机制、行为,挖掘新形势下新特征、新机理、新规律,探索制造系统、服务系统从现有数字化、网络化向物联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运作模式、优化理论、分析方法及使能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物联运作管理与控制模式研究
(2)计划调度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3)不可靠生产线建模与性能分析
(4)生产过程管控与决策支持系统
近年来,在以上四个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新人新方向”(重点项目)1项、校“翱翔之星”计划1项、校基础研究基金1项、企业横向课题5项;参加国家863重大专项、863目标导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等6项。指导研究生获得校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6项;指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1人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8项;联合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西航、西飞等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得到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贰等奖1项。
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工业工程与运筹管理(IEOR)系、美国北卡州立大学(NCSU)工业与系统工程(ISE)系、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计算机科学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SU)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IMSE)系、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机械工程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智能系统系、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UR)计量经济系、香港大学(HKU)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IMSE)系等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
代表论文
[1] Jun-Qiang Wang, Guo-Qiang Fan, Yingqian Zhang, Cheng-Wu Zhang, Joseph Y-T. Leung. Two-agent scheduling on a single parallel-batching machine with equal processing time and non-identical job size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7,258(2):478-490.
[2]Jun-Qiang Wang, Fei-Yi Yan, Peng-Hao Cui, Tian Xia, Fu-Dong Cui, Sicco Verwer.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Non-homogenous Fabrication/Assembly Systems with Multiple Failure Mod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7.
[3] Jun-Qiang Wang, Jian Chen, Yingqian Zhang, George Q Huang. Schedule-based Execution Bottlenecks Identification in a Job Shop [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6,98:308-322.
[4] Jun-Qiang Wang, Guo-Qiang Fan, Fei-Yi Yan, Ying-Feng Zhang, Shu-Dong Sun. Research on Initiative Scheduling Mode for a Physical Internet-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6,84(1):47-58.
[5] Jun-Qiang Wang, Joseph Y.-T. Leung. Scheduling Jobs with Equal-Processing-Time on Parallel Machines with Non-identical Capacities to Minimize Makespa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4,156:325-331.
[6]Jun-Qiang Wang, Zhong-Tian Zhang, Jian Chen, Yin-Zhou Guo, Shuo Wang, Shu-Dong Sun, Ting Qu, George Q. Huang. The TOC-Ba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Multiple Constraint Resources: a Re-examin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4,61(1):138-146.
[7] J.Q. Wang, S.D. Sun, S.B. Si, H.A. Yang. Theory of constraints product mix optimisation based on immune algorith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9,47(16):4521-4543.
[8] Yingfeng Zhang, Geng Zhang, Wei Du, Junqiang Wang, Ebad Ali, Shudong Su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hopfloor material handling based on real-time and multi-source manufacturing dat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5,165:282-292.
[9] Jian Chen, George Q. Huang, Hao Luo, Junqiang Wang. Synchronisation of production scheduling and shipment in an assembly flowshop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5,53(9): 2787-2802.
[10] Yingfeng Zhang, Geng Zhang, Junqiang Wang, Shudong Sun, Shubin Si, Teng Yang. Real-time information capturing and integration framework of the internet of manufacturing thing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4,28(8):811-822.
[11] Ganggang Niu, Shudong Sun, Pascal Lafon, Yingfeng Zhang, Junqiang Wang. Two decompositions for the bicriteria 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discretely controllable processing tim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2,54(24):7415-7427.
[12] Yingni Zhai, Shudong Sun, Junqiang Wang, Ganggang Niu. Job shop bottleneck detec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1,61(3):872-880.
[13] J. Q. Wang, J. Chen, T. Qu, George Q. Huang, Y. F. Zhang, S. D. Sun. New Entropy Weight-Based TOPSIS for Evaluation of Multi-objective Job-Shop Scheduling Solutions.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 Hongkong, China.2012:464-468.
[14] J. Q. Wang, J. B. Yang, J. Chen, S. F. Zhang, S. D. Sun. Multi-bottleneck Permutation Flow-shop Scheduling Driven by Bottleneck.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cau, China: IEEM, 2010:1219-1223.(Best Paper Finalist)
[15] Junqiang Wang, Jian Chen, Shuo Wang, Yingfeng Zhang, Shudong Sun. Shifting Economic Bottleneck Identification.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 Singapore, December 6-9,2011:1760-1764.
[16] 王军强,王烁,张承武,崔福东,孙树栋.面向Job Shop调度的关系传播链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8):1914-1929.
[17] 王军强,崔福东,张承武,孙树栋.面向云制造作业车间的机器能力界定方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9):2146-2163.
[18] 王军强,郭银洲,崔福东,张承武,孙树栋.基于多样性增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开放式车间调度优化[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10):2479-2493.
[19] 王军强,周雪明,郭银洲,杨宏安,张映锋,孙树栋.可扩展制造执行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20(5):1035-1050.
[20] 王军强,康永,陈剑,郭银州,张映锋,孙树栋.作业车间瓶颈簇的识别方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19(3):540-551.
[21] 王军强,陈剑,王烁,郭银州,张映锋,孙树栋.作业车间区间型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19(2):429-437.
[22] 王军强,张松飞,陈剑,张映锋,孙树栋.一种求解资源受限多项目调度问题的分解算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19(1):83-96.
[23] 王军强,孙树栋,牛刚刚,翟颖妮.基于TOC和IA的能力受限产品组合优化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17(6):1247-1256.
[24] 王军强,陈剑,翟颖妮,张松飞,杨建斌,孙树栋.扰动情形下瓶颈利用对作业车间调度的影响[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16(12):2680-2687.
[25] 王军强,孙树栋,翟颖妮,牛刚刚.考虑工序外协的TOC产品组合优化研究[J]. 航空学报, 2010,31(9):1880-1891.
[26] 王军强,孙树栋.考虑外包混合形式的TOC产品组合优化研究[J]. 航空学报, 2007,28(5):1216-1229.
[27] 王军强,孙树栋,张树生.考虑外包形式受限的约束理论产品组合优化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13(10):1891-1902.
[28] 王军强,孙树栋,杨宏安,牛刚刚.基于组件的约束理论产品组合优化器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13(6):1087-1096.
[29] 王军强,孙树栋,于晓义,杨展.约束理论的产品组合优化新型运作逻辑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13(5):931-939.
[30] 王军强,孙树栋,司书宾,余建军.基于约束理论和免疫算法的产品组合优化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2(12):2017-2026.
[31] 王军强,孙树栋,李翌辉.考虑外包能力拓展的TOC产品组合优化研究(Ⅰ)[J]. 系统仿真学报, 2006,18(11):3287-3293.
[32] 王军强,孙树栋,司书宾.考虑外包能力拓展的TOC产品组合优化研究(Ⅱ)[J]. 系统仿真学报, 2006,18(12):3452-3458.
[33] 王军强,孙树栋,王东成,杨宏安.基于约束理论的制造单元管理与控制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2(7):1108-1116.
[34] 王军强,孙树栋,韩光臣,孙强.基于组件的可集成车间生产BOM管理系统[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2(4):609-615.
[35] 王军强,孙树栋,司书宾,褚崴,于晓义.组件化和集成化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2(2):231-239.
[36] 王军强,孙树栋,余建军,孙强.集成化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5,11(9):1223-1228.
[37] 王军强,孙树栋,司书宾,柴永生.基于组件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10(9):1095-1099.
[38] 王军强,张翠林,孙树栋,付平. MRPII、JIT、TOC生产计划与控制比较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05,27(2):9-13.
荣誉表彰
可重构制造单元管理与控制系统,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贰等奖,2005年,第四完成人
“构建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新范式,探索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新路径”,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贰等奖,2022年,第一完成人
教学成果奖,西北工业大学,壹等奖,2021年,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贰等奖,2010年,主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2006年-2011年、2011年-2016年
陕西省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奖”,首届(2010年)、第六届(2015年)
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新星”,2022年;“翱翔之星”,2008年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奖”,2008年-2009年 (全校每年共评选出15名教师)
西北工业大学“吴亚军优秀青年教师奖教金”,2013年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奖教金”,2012年-2013年
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壹等奖指导教师奖,2012年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
社会任职
教学兼职
陕西省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类教指委委员 (2020年-2024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专家组专家 (2021年-2023年)
2022年,参与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工业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
学术兼职
中美生产与运作系统性能分析中心(PacPos)主任 (2013年-)
中国运筹学会(ORSC)排序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17年-)
中国图学学会(CGS)数字孪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1年-)
陕西省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2015年-)、秘书长 (2009年-2015年)
中国运筹学会(ORSC)行为运筹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 (2015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JME)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2022年-)
2016年“全国排序论与组合最优化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2020年“第四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程序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分会场主席
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 (2023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19:4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