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博,男,汉族,1982年10月生,陕西扶风人,2011年6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博士, 北京理工大学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创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常务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2006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获材料学硕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获化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先后供职于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美国加州PID公司,洁碳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Supervisor)、高级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材料研发部门经理(Research Manager),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等职;
2015年10月,王博任北理工化学学院副院长;
2016年6月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7年11月任北理工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19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功能多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功能化修饰及其应用研究工作,参与了部分材料的规模化量产、工业性能评估和催化性能研究等工作。
王博教授立足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OF)、配位聚合物薄膜材料(MOFilter),面向重大国家需求,在污染治理、绿色储能、能源气体生产与储存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课题三项、主持探索重大研究计划一项,主持北京市新材料重大专项一项,承担973课题一项。参与MOF材料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了MOF吨级中试,参与MOF车用高能量密度氢气、甲烷分离制备与储存技术等工业化应用研究。
王博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功能多孔材料的研究,是英国皇家化学会“2008年度十大前沿化学技术奖”和美国Wired杂志“十大前沿绿色技术奖”获得者。
王博教授曾在自然(Nature,1篇), 科学(Science, 2篇), 美国化学学会会志(JACS),美国科学院通讯( PNAS)、德国应用化学会志(Angew)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论文SCI他引超过7000次,单篇最高他引1800次。已经获批美国专利3项,获批中国发明专利3项。空气滤膜技术已经与相关企业合作,为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作出了贡献,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此外,关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二氧化碳选择性捕捉与能源储存的研究成果先后被英国BBC, 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加拿大CBC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几十家国际媒体报道,并被美国Wired杂志评为十大绿色科学技术。由于成绩突出,被遴选为美国全国科技学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并多次组织纳米技术在可新能源及全球气候变暖等领域应用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同时,王博教授也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美国化学会(ACS)的会员,英国化学会“2008年度十大前沿化学技术奖”以及“美国能源部新兴绿色技术奖”获得者。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是王博一直以来的育人理念。
培养学生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王博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能力培养,他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学生眼界,也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荣誉表彰
200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十大前沿化学技术奖”和“中国教育部优秀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
2016年,获评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24年1月,当选2023年度“最美军工人”。
2024年8月,获得2024年科学探索奖
2024年,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社会任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际IZA学会MOF Commission常务理事、科技部氢能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交通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理事、中关村氢能技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交通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会理事、兼职担任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学报和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副主编。
人物评价
科研工作中,王博始终坚持创新,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评)
参考资料
导师介绍.北理工课题组.
北理工前沿院组织机构.北理工前沿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5: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