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商
东汉末年蜀郡太守
王商(?~约211年)字文表,广汉郪(今四川省三台县)人,司隶校尉王堂曾孙。
人物生平
广汉名士
王商,广汉郡郪县人。是司隶校尉王堂曾孙,王遵与张叔纪之子。
王商学问广博,见多识广,名声显赫于益州。
益州治中
刘焉担任益州牧时,任命王商为治中从事
(注:《华阳国志》卷五提到王商在刘焉时担任治中从事,但《华阳国志》卷十及《益州耆旧传》却称是刘璋辟王商为治中从事。)
兴平元年(194年)征西将军马腾与刘焉之子刘范共同谋袭长安,刘焉决定协助马腾。当时王商多次劝谏,刘焉不从,派遣五千蜀兵相援,最终战败,刘范被杀。
同年,刘焉去世。王商与赵韪等人因为刘焉之子刘璋温厚仁爱,共同上表请刘璋接替其父。由于朝廷混乱,无法遣人更替,于是献帝授命刘璋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辅佐刘璋
汉末时王道隔绝,州牧、州伯犹如东周的七国诸侯,而刘璋懦弱多疑,不能信任大臣。王商便奏记劝谏,使刘璋颇有感悟。王商建议刘璋揽拔奇俊,有益于匡救。他常提携俊杰,他所推荐的名士安汉人赵韪及陈实、垫江人龚杨、赵敏、黎景、阆中人王澹、江州人孟彪,皆在益州担任重职。
韩遂、马腾作乱关中时,多次写信与刘焉联络。后来马腾之子马超又与刘璋联络,有联合蜀地之意。王商对刘璋说:“马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当作唇齿。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如今益州士美民丰,宝物所出,正是狡夫欲图倾覆之地。马超等人因此西顾,如果与他们亲近,则如同养虎,终将自取其祸。”刘璋听从王商之言,于是拒绝与马超联合。
荆州牧刘表与大儒宋忠敬仰王商,皆写信与他相交。许靖来到蜀地,见到王商后称道:“若王商生于华夏,即便是王朗也比不上。”
官至蜀郡
后来,刘璋任命王商为蜀郡太守。王商在任时,因已故的成都人禽坚至孝,为其追赠孝廉。为严遵(严君平)、李弘建祠庙作铭,以此表彰先贤。又研习、推广农业,使得当地百姓受益。王商在郡担任太守十年,最终卒于任上。
人物卒年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益州耆旧传》称王商卒于蜀郡太守任上,之后许靖接任。
《三国志》载许靖担任蜀郡太守为建安十六年(211年)。
则王商当卒于建安十六年(211年)及之前。
人物评价
许靖:设使商生于华夏,虽王景兴无以加也。
常璩:①文表汜博,提携士彦。②有懿德高名。
家庭成员
曾祖父
王堂,字敬伯,广汉郪人,在《后汉书》有传。
祖父
王博,王堂长子。
父亲
王遵,王博之子。
母亲
张叔纪张霸孙女。
族兄弟
王士,字义强。《华阳国志》称其与从弟王甫为“文表诸弟”。
王甫,字国山,王士从弟。《华阳国志》称其与王士为“文表诸弟”。
儿子
王彭,巴郡太守,王化之父。
孙子
王化,字伯远,西晋时官至梓潼太守,封关内侯。
王振,字仲远,王化之弟,官至巴东太守。
王岱,字季远,王化之弟,官至作唐令,早卒。
王崇,字幼远,王化幼弟,西晋时官至蜀郡太守。著《蜀书》及诗、赋之属数十篇。
文学作品
《华阳国志 卷十一》载益州人郑伯邑、赵谦(赵彦信)、陈术(陈申伯)、祝龟(祝元灵)、王商(王文表)皆撰有记载巴、蜀史事的《耆旧传》。
轶事典故
与秦宓
王商任治中从事时,曾写信请同郡的秦宓与州牧刘璋见面,但秦宓回信拒绝。
后来王商为严君平、李弘立祠,秦宓写信称赞王商,并请求他为司马相如立祠堂定铭。
与宋忠
王商声名远播,南阳大儒宋忠曾写信与他相交。
王商任蜀郡太守时,宋忠曾给王商写信说:“文休(许靖)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史料记载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裴松之注》
《华阳国志·卷十中·先贤志》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9 09: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