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宝
中医药养生膏方专家
王国宝,男,汉族,出生于1954年,中医药养生膏方专家,中药调剂国家级高级技师,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药理和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习经历
1971年开始从事中药方面工作,师承于中药界大家刘侣笙老先生,以及王西阶、刘永玉、张茂业、郭东亮和雷雨霖等名家,学习中药调剂、中药鉴别、中药炮制和传统制剂技术。王国宝很好地继承了中医药养生文化核心精髓,以及传统秘方和配方。自修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中药专业课程。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在中医药养生及养生产品制剂的理论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在实际操作的技艺技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个人经历
“我16岁初中毕业分配到药店做员工,那会好多毕业生上山下乡去了,人才奇缺。”王国宝表示。刚刚到药店开始学习的王国宝那时是一头雾水,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他虽然初中毕业,但也就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读中医理论书,理解起来非常吃力。“羚羊清乎肺肝、犀角解乎心热、诸药此类最寒”这样的文言文他读得半懂不懂的。逐渐地,他了解了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读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
中药调剂师有三大任务,需要对山上、地上采下来的中药材进行鉴别,然后进行炮制,传承这种技艺。把中药材做成可以煎煮的饮片,直径不能超过3厘米,厚度不超过3毫米,对中药材进行蒸炒,减少毒性、去除异味等等。“中药调剂不是简单地把中药材做成病人可以用的中药饮片,还要看懂医生的处方,知道医生为什么这么开药。”王国宝表示,他一边实践,一边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些书是中医药基本理论,如何把这些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需要请教大师。中医界的宗维新、刘春辅、梁宗翰等大师都曾经辅导过他。
作为中药调剂师,还需要有临床实践,要懂脉相,“浮、沉、退、数”都代表什么。逐渐地王国宝通过向中医大师学习,在中医临床上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中医药品中“丸散膏丹”是中成药的4种剂型,近几年,服膏方在全国的养生保健市场甚是流行。中医有一句俗语:“膏可食,药可食,但膏药不可食。”王国宝很严肃地告诉记者,这句话虽然听着像玩笑,但是可以听得出,在传承技艺、研究新药的时候需要非常谨慎。
膏方制作技艺
膏方又称为蜜膏,是以蜂蜜为主要溶剂。王国宝为记者讲解道,中药膏方的熬制讲究六个字:方、药、水、器、火和蜜。“方”指的是药方。药方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治医生开据的中医药方;第二种指的是千百年记载的传统药方。而“药”指的是中药调剂的抓药技术,要做到“精准”,即计量要精、药味需准。水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要因人而异。有一次王国宝在病人抓药时,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其常年患有结石病症,所以在熬制膏方时王国宝将普通的自来水换成了净度高的纯净水。这样既可以保证膏方的质量,又不会加重顾客的结石病症。
膏方熬制的器皿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通常在熬制中药时都会使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腐蚀的砂锅,但是砂锅不易做成大型器皿,因此我们将耐酸碱性好、抗腐蚀性强的紫铜锅作为熬制的器皿。火候是成药前的关键,再将药材放入锅中后,倒入相比于药材8倍的水进行大火煎煮。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煎煮3-4个小时,将煮出的药汁儿清出后继续倒水煎煮,这样的程序要持续3-4遍。箅出的药汁集中沉淀后再进行过滤,将澄清的药汁用文火进行10个小时的浓缩,并不停地搅拌,直到“滴水成珠”的清膏出现。
最后一道“蜜”的工序则更加讲究,王国宝介绍在制作膏方的时候,蜂蜜不仅起到改善口味的作用,还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制剂。但是入膏方的蜂蜜并不是普通的蜂蜜。膏方中所用的蜂蜜需要进行锻制成115度-117度的“炼蜜”。再将清膏与其混合,最终制作成浓稠的膏方,适合长期调养食用。
王国宝传承的膏方技艺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加工工艺。膏方制作需要配方设计、临床疗效、观察总结、生产工艺流程等,对产品标准撰写备案等。对于学习膏方技术的年轻人来说,不仅要有学药的实践,还要有学医的实践,这样才能把养生产品做好。学做膏方并不难,但是需要全面地了解医学和药学知识,这需要时间。为了做好膏方,王国宝还自学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课程。“膏方产品也是鱼龙混杂,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传承下来,激活中医药养生产业。”王国宝表示。“跟着我学膏方技艺的有7个人,他们年龄阶段是20多岁到40多岁,有本科毕业的,也有研究生毕业的。”王国宝表示,除了带徒弟之外,他还对一些主管药师和主任药师进行培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3 11:11
目录
概述
学习经历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