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碑位于
清华大学校园内
工字厅东南侧。 王国维(1877—1927),浙江
海宁人。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
古文字学,
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
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 1927年在
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生平著作共62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人间词话》
1985年,国家拨款3万元对王国维墓及碑予以萤修。白色大理石坟墓的北端立着一座墓碑,上书“海宁王静安先生之墓”,书者为
沙孟海老人。碑背为
戴家祥撰写长达千余字的碑文。
陈寅恪撰: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 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
一姓之兴亡。呜呼 !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
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公元1877—1927年),浙江
海宁盐官镇人,字静安、伯隅,号
观堂,又号 永观。清朝秀才。他一生著作和译著甚多,其
质与量在近代学者中是极为罕见的。王国维在学术上的成就,使他成为清末民初我国最著名的学者、
国学大师之一。1925年,
清华国学研究院正式开学,聘他任教。他在溥仪的劝说下赴任,与
梁启超、
赵元任、
陈寅恪并为清华“四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