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然(1936年12月10日-2023年2月6日),出生于浙江镇海,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会演指挥奖获得者,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出任中国和国际级比赛评委,乐器制造厂顾问。曾任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艺术总监,
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兼指挥。
人物生平
王惠然,原籍浙江省镇海县,1936年12月10日出生于上海。
王惠然自幼喜爱民族音乐,13岁起自学琵琶、月琴等民族乐器,参加过评弹、越剧、江南丝竹、山东柳琴戏、京剧等的演出,打下了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根基。
1953年,越剧热席卷全中国,王惠然与同伴组织起“新音越剧音乐组”,并于1955年考入单县越剧团。
王惠然在传统琵琶技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食、中、无名、小指轮奏外弦,把大拇指解放出来弹奏内弦以产生复音效果,成为新技法“四指轮”,进一步扩大了琵琶的表现力,并藉此于1956年4月考上北京的公安军文工团任琵琶独奏演员。团里对他的培养非常重视,聘请哈尔滨艺术学院李廷松教授教他学习琵琶,历时半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演奏富有激情,处理细腻。
1957年,王惠然作为中国艺术团成员前往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他的琵琶独奏以高超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苏联及各国朋友的广泛赞誉。莫斯科广播电台更录制了他演奏的《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塞上曲》和中国第一首多声部的琵琶独奏曲、“四指轮”新作《月下欢舞》,声誉鹊起。
1958年7月,公安军文工团撤销,王惠然同团里大部分人员一起被调往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他担任民族乐队首席及琵琶、柳琴独奏演员。
1960年,以彝族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了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这是一首在中国当代琵琶发展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琵琶作品,那优美的曲调一直不绝于耳,其广为流传已成为琵琶乐手的必修曲目。它的产生,对琵琶曲的创作、演奏技法的革新、开拓和扩大琵琶独奏曲的表现范围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之后,他又创作了《江南三月》、《金色年华》等琵琶独奏曲。
1958年底,试制成功了第一把三弦高音柳琴。音域由窄变宽,音色由闷噪而变明亮,成了转调自如、颗粒性强的高音弹拨乐器,解决了民族管弦乐队弹拨乐声部明显缺乏高音乐器的问题。之后,他又参与制作了四弦高音柳琴,把柳琴提高到独奏乐器的地位。他的改革成果获得了“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惠然曾担任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大会”、1988年“第二届全国少儿民族器乐比赛”、1988年“中国乐器国际比赛ART杯”、1989年文化部“中国第六届作品(民乐)比赛”的评委。
人物简介
王惠然(1936年12月10日-2023年2月6日),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生于上海。从小酷爱民族民间音乐,十三岁起自学琵琶、月琴等,立志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和创作。其演奏富有激情,处理细腻。曾创作琵琶独奏曲《
彝族舞曲》、《
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书。
2008年2月16日,王惠然爱徒在国际比赛获金奖,他自己筹办的中国首届柳琴大赛也有于2008年7月在珠海举行!“以前珠海很多市民根本不认识柳琴这种乐器,但这次两个孩子获奖,让我觉得非常开心和欣慰,因为这也是珠海本土的柳琴选手第一次获得如此高的奖项,我相信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人了解柳琴,喜爱柳琴。”
担任职务
济南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指挥、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徐州乐器厂高级艺术顾问,香港中乐团和青年中乐团客座指挥。
艺术成就
一直以来,柳琴只用于戏曲伴奏,至一九五八年王惠然成功研制了三弦及四弦高音柳琴,并以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格,加以现代气息及技巧,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台经常播放的乐曲,家传户晓,影响深远。此后王惠然还创作了更大型的柳琴协奏曲,使柳琴的技巧更趋完美。自第一把柳琴试制成功后,王惠然便开始了他的柳琴演奏生涯,并于1960年创作了第一首柳琴独奏曲《银湖金波》。他还创作了包括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陕北随想曲》、弹拔乐合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在内的很多优秀的柳琴曲和一些民乐合奏曲。其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多次在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和全中国调演中获创作奖。
王惠然创作的作品还包括民族管弦乐合奏《黄河随想曲》、《昭君别》、《喜迎春》;组曲《华夏风情六首》;吹打与乐队《秦王破阵乐》、《飞龙》;柳琴曲《幸福渠》、《木棉花开》、《春情》及协奏曲《忠魂》、《海江晨曲》、《江月琴声》等。他的作品细腻深沉、优美抒情,尤其注重强弱快慢的对比,务求情绪起伏、抑扬顿挫、感人至深。王惠然所谱写的大型合奏曲、吹打乐、琵琶曲及五十几首柳琴曲,获得“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十余项中国与国际性大奖,首创的“四弦高音柳琴”获中国乐器改革最高奖。此外,王氏亦录制了《王惠然作品专辑》等多张唱片及电视音乐片“琴弦上的追求”专辑,确定了他对柳琴演奏技巧和艺术的形式、发展和规范化作出的巨大贡献。王惠然曾多次远涉海外表演,学生亦遍及世界各地,论文和著作亦于世界多处发表。王惠然的指挥技巧爽朗细腻,深具魅力,曾四次赴港指挥香港中乐团、香港青年中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九四年率前卫民族乐团访港表演,均获巨大的成功,受到各界热烈赞赏。
王惠然除了对柳琴的乐器改革取得成绩外,对演奏技法的整理和发展更作了重大的贡献。他所著的《柳琴演奏法》一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对普及柳琴演奏起了很大的作用。由王惠然指挥、王红艺独奏、记录王惠然开创柳琴艺术的传记性电视音乐片《琴弦上的追求》,荣获全中国文艺片一等奖,从而确立了他被誉为“柳琴艺术开拓者、创音立者”的地位。作为指挥家,王惠然是从指挥自己的作品入手的,后来又相继指挥了多部歌剧、电视剧音乐及民族管弦乐合奏、协奏曲等。他的指挥别具风格,富有激情的艺术魅力,具有大将风度,深获观众的赞扬。王惠然在创作和演出之余,还悉心培养民族音乐的接班人。他曾应邀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讲学,并为中国音乐学院及十几个省、市的艺术院校、专业团体的柳琴演奏者授课。他在国内有近百名琵琶、柳琴学生中,有的已担任声部首席;有的已成为演奏家;有的在大专院校担任教师。而且,港、澳、台、美国、西德、新加坡等地也有不少他的学生,王惠然为促进柳琴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柳琴情缘
柳琴之父
柳琴是由王惠然根据传统的“土琵琶”改造而成,因此国际上把王惠然称为“柳琴之父”。王惠然以前是学琵琶的,偶然在山东看了一场柳琴戏,于是对“土琵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弦月、吹奏乐,都有高中低不同的声部,这样在演奏时能够相互结合,表现力也更有立体感,然而弹拨乐却只有中低声部,没有高声部,王惠然发现柳琴有弹出高音的潜力。于是花几块钱在当地买了把民间柳琴,并找到徐州乐器厂的师傅一起进行研制,从最初的二弦扩展到三弦以至四弦,音域由原来的1.5组八度,扩展到4组八度,音色也变明亮了,柳琴成为转调自如、颗粒性强的高音弹拨乐器。1988年,王惠然因此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惠然还于2008年开展了自己的中国柳琴大赛,这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也是柳琴发展50年来首次举办国际性的专业比赛,这次大赛无论是对柳琴艺术的发展,还是对提高珠海的知名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柳琴简介
柳琴,典型的琵琶类弹拨乐器。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只是右手用拨子弹奏。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土琵琶”长期流传在中国山东、安徽和江苏一带的民间,用于伴奏地方戏曲。
人物评价
二百多年来,柳琴只用于戏曲伴奏,至一九五八年王氏成功研制了三弦及四弦高音柳琴,并以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格,加以现代气息及技巧,创作出“春到沂河”、“幸福渠”等独奏曲,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台经常播放的乐曲,家传户晓,影响深远。此后王氏还创作了更大型的柳琴协奏曲,使柳琴的技巧更趋完美。
王氏所谱写的大型合奏曲、吹打乐、琵琶曲及五十几首柳琴曲,获得“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十余项中国与国际性大奖,首创的“四弦高音柳琴”获中国乐器改革最高奖。此外,王氏亦录制了“王惠然作品专辑”等多张唱片及电视音乐片“琴弦上的追求”专辑,确定了他对柳琴演奏技巧和艺术的形式、发展和规范化作出的巨大贡献。王氏曾多次远涉海外表演,学生亦遍及世界各地,论文和著作亦于世界多处发表。
王氏的指挥技巧爽朗细腻,深具魅力,曾四次赴港指挥香港中乐团、香港青年中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九四年率前卫民族乐团访港表演,均获巨大的成功,受到各界热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