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众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王树众,男,1968年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人物简介
担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理事,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计算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九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动力工程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可持续能源》等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Fuel等国际著名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
主要经历
198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
199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热能工程热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10~1999.11在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nstitute for Energy Technology)做博士后。
科研情况
研究领域或方向
1.非牛顿流体的多相流动与传热
(1)泡沫压裂技术
(2)清洁压裂技术
(3)泡沫驱油技术
2.先进燃烧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1)煤的超临界水热燃烧
(2)化学链燃烧
3.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的超临界水处理和能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
(1)污泥的超临界水处理
(2)电子工业废水的超临界水处理
(3)垃圾渗滤液的超临界水处理
(4)印染废水的超临界水处理
(5)农药废水的超临界水处理
(6)煤气化废水的超临界水处理
4.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1)热解气化和飞灰等离子体熔融技术
(2)垃圾分选及综合利用
(3)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5.新型锅炉的开发设计及系统集成
(1)IGCC技术
(2)工业煤粉炉
(3)电加热高温导热油蓄热蒸汽锅炉
(4)废液焚烧炉
(5)直流注汽锅炉
(6)SAGD汽包炉
(7)采油污水直接加热产汽注汽锅炉
(8)废水直接加热炉
(9)干式粒化液态熔渣余热回收锅炉系统
(10)海水脱硫技术
6.新能源技术
(1)地热能开发利用
(2)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7.合同能源管理及整体节能
(1)合同能源管理
(2)整体节能理论及实践体系研究
8.能源战略及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评价
学术及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热能工程、多相流动和传热、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七十余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企业委托研发课题的研究,其中负责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纵向科研项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10余篇,被SCI/EI收录88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拥有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国家发明专利98项,实用新型8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7项,提交国际专利申请8项。
(1) 于1994年成功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用于计算油气水多相混输特性的稳态计算机模拟软件-STPHD,“结束了国内对油气混输管线中的段塞流无计算手段的历史”;
(2) 在热能工程领域,开发出基于Windows友好界面的集热力计算、空气动力计算、强度计算等设计计算与计算机自行绘图功能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燃油燃气炉CAD软件包-WNS BoilerDesigner4.0;
(3) 开发出了适用于低挥发份煤粉锅炉的等离子体无油点火燃烧器;
(4) 研制成功了针对垃圾焚烧炉的清灰除焦剂,解决了垃圾焚烧锅炉的积灰结焦问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获授权和提交发明专利3项;
(5) (2010年)研究编制了火电、化工等9大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效对标指南,为国家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指明了方向。
(6) 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油田注汽开采的撬装式直流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近年来又相继创新性地开发完成了三回程高压直流注汽机组,目前已获授权和公示的发明专利6项;
(7) 在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方面进行了气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增压双循环流化床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成功筛选并制备出了具有高活性、长寿命的载氧剂;
(8) 进行了城市生活污泥和高浓度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气化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在内的十余项科研课题,于2009年成功开发出了国内处理能力最大(3吨/天)的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气化处理城市污泥的示范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攻克了诸如系统防腐、防盐沉积堵塞、脱盐除渣、安全控制、能量回收与综合利用、系统经济性提升等一系列产业化推广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装置整体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关键设备和技术工艺、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拥有系统、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授权和公示的国家发明专利38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1项,提交国际专利申请4项);
(9) 针对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备在燃烧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对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进行了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在外循环基础上附设有效内循环的新型复合循环流化床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并减少飞灰含碳量,具有更加优越的环保性能;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循环流化床型垃圾气化和飞灰熔融系统,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污染物协同控制,二恶英和重金属排放远低于国际相关排放标准,并实现了垃圾飞灰的资源化利用,相比垃圾焚烧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优异的环保性能;
(10) 在对垃圾性质和破碎、分选技术、装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创新设计和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分选和综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WSR),可以实现混合垃圾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高值化”, 具有优异的环保和技术经济性,目前已提交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参考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王树众.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2 17:2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