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河,山东人,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
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重进燕园,拜著名哲学家朱德生先生为师,研习西方哲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1998年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1998年赴美留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师承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教授和柯布博士。
人物经历
早年时期
王治河,山东人,1960年生于北京。
求学之路
1985年重进燕园,拜著名哲学家
朱德生先生为师,研习西方哲学。
1988年获硕士学位。
1988-1998年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员,《
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
1998年秋赴美自费留学。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
社会活动
主要作品
王治河博士20余年来一直从事
后现代哲学,生态文明和第二次启蒙的研究工作。
出版、合作出版
《第二次启蒙》、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怀特海与中国》、(Whitehead and China)、《过程与多元:中国和而不同思想研究》(Process and Pluralism: Chinese Thought on the Harmony of Diversity),
《全球视野中的绿色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政治:一个建设性的视野》,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等中英文学术著作9部。
此外,王治河博士在《
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杂志》(台湾)、《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国《东西方哲学》,《美国经济与社会学杂志》,《每月评论》,《过程研究》,新西兰《教育哲学与理论》,波兰《可持续发展研究》,保加利亚《巴尔干哲学杂志》,印度《真理:哲学杂志》等报刊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60余篇。
主编
《后现代主义辞典》一部,与格里芬合作主编《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译丛》一套(中央编译出版社),与国内学者合作主编《
英汉社科大词典》一部,《过程思维丛书》一套(
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兼任
《中国过程研究》共同主编。
社会实践
追慕前贤将学问与生命
打成一片的境界,潜心学问的同时,王治河博士和他的团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深度交流和
生态文明的研究与传播,已与中外有关单位合作举办了100余个有关生态文明,过程哲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改革,第二次启蒙,可持续城市化,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社区和生态村方面的国际会议,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中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是首个在美国举行的全球性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国际论坛,是中国民间外交在海外推动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13届,已有数千名中外学者,官员和环保志士参加了该论坛,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际在线》、新华社等国内重要媒体都对之进行过专门报道。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专著《扑溯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1995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
1993年被选为中国社科院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入选《当代中国杰出青年大典》。
2003年获得教育部“春辉奖”。
2013年新华社记者曾以“逐梦海外情系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剪影”为题对王治河博士本人进行过报道。
发表文章
中文
王治河:“传染病也是一种生态灾难”,《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8日(总第1699期)
王治河,胡蓉:“绕得过去的中国与绕不过去的中国”,《中华读书报》2020年3月25日
王治河:“中国生态文明的义务代言人”,《中国生态文明》2020年第2期
王治河:“生态文明呼唤一种生态人”,《绿色中国》2019年 第9期。
王治河,
蔚蓝,
樊美筠:“从机械语言学到有机语言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王治河:“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大计”,求是网2018年5月30日
王治河;陈静,
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后现代的通人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5期。
樊美筠;王治河,高淮微:“有机马克思主义对‘学科崇拜’的超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王治河;樊美筠,李玲:“从‘实体自我’到‘有机自我’——当代西方‘自我’概念研究的新取向”,《探求》2018年第3期。
王治河:“生态文明呼唤‘厚道发展’”,《人民论坛》2018年第30期。
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教育:打破现代文明困境”,《世界教育信息》2018年第9期。
黄毅;王治河:“生态文明呼唤经济学范式的变革”,《中华读书报》2018年1月17日。
王治河,樊美筠:“乡村振兴亟需‘热土教育’”,《
中国乡村发现》2018年第5期
王治河,王晓华:“重建当代人文研究的使命意识”,《上海文化》2017年第4期。
王治河,
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对语哲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迪”,《
外国语文》2017年第1期。
王治河,
高凯歌;
樊美筠:“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厚道马克思主义”,《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
刘璐,王治河;
温恒福:“有机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0期。
王治河,
高凯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宣言”,《
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3期。
王治河:“吉林经济发展新希望在于走生态的可持续道路——以有机马克思主义为视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王治河,樊美筠:“西式GDP崇拜的哲学反思”,《哲学动态》2015年第9期。
王治河,张璐莹:“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反思”,《理论探讨》2015年第5期。
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取向”,《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2期。
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1期。
王治河:“走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厚道发展观”,《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樊美筠,王治河:“第二次启蒙的当代拓荒者”,《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热土教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建设性的女性主义”,《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王治河;吴言生:“日本禅的误区及其超越——从中国过程禅的视阈看”,《现代哲学》《现代哲学》2014年第3期。
王治河:“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有根的后现代乡村文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樊美筠,王治河:“第二次启蒙与文明对话的新使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王治河,吴言生:“中国禅的生态意蕴”,《中国宗教》2013年第9期。
王治河:“建设性后现代城市化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北方论丛》2013年4期。
王治河,
樊美筠:“发展一种具有中国色彩的道义民主——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视角”,《现代哲学》2013年第1期。
樊美筠,王治河:“和者生存:走向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尚和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
贾卫列,王治河,樊美筠:“时代呼唤第二次启蒙——‘生态启蒙‘与文明转折中的思维方式的革命”,《神州》2012年第3期。
王治河,樊美筠:“过程哲学与时代的急难”,《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3期。
王治河:“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后现代经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黄娟,王玉文:“危机在逼近,“觉悟”的时候到了——访著名留美学者王治河、樊美筠”,《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4日,第1289期。
王治河,
樊美筠:“走向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
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4期。
王治河:“后现代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王治河,
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王治河:“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后现代思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王治河:“建设一个后现代的五型新农村”,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王治河:“关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后现代哲学考量”,
《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
参考资料
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