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历史学家,2015年至2021年间出任
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英文学术季刊《中国历史前沿》(FHC)共同主编、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等。作品曾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首届吕梁文学奖、中国会党史研究会优秀学术著作奖等。
人物经历
1956年,王笛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早年在
成都三中就读,后在铁路局的砖瓦厂工作。
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四川大学,修读历史,师从著名史家
隗瀛涛先生。
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教书,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1987年,他破格评为副教授,成为川大最年轻的副教授。
1989年,王笛完成他的首部专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该书把“现代化怎样改变了长江上游地区”作为研究课题,后在中华书局出版。
1991年,王笛赴美,先是在美国
密西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后师从西方研究中国城市史大师
罗威廉教授。在接受学术训练之后,王笛的史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美国进修期间,王笛开始着重关注大众文化、下层人民生活和思维方式。所以在博士论文阶段,他把题目定得很具体,研究1870年到1930年间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互动形成的成都街头文化。
1998年,王笛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然后直接到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任教。同年起,开始着手《
茶馆》的研究,以新文化史取向研究中国城市和日常生活,也是从微观史角度研究城市。
2003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
街头文化》英文版,而该书在2005年获得“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UHA)最佳著作奖”。2003年至2005年,王笛出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CHUS)会长。
2006年,王笛出版《
街头文化》的中译版,而该书入选了《中华读书报》评选出的“年度十佳图书”。同年,开始《茶馆》第二卷的研究工作,探讨茶馆作为传统公共空间在现代的挑战。2006年至2007年,王笛担任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研究员。
2008年,经过反复修改之后,王笛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茶馆》第一卷的英文版,之后出版中译本《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2009年,王笛被
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紫江讲座教授。同年起,他出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0年,王笛担任
四川博物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7年,王笛受聘担任
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以此感谢其对天府文化研究院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同年,王笛担任
暨南大学讲座教授。
2018年,王笛在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茶馆》第二卷的英文版;同年,王笛以沈宝媛的报告为主要材料,出版学术著作《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以探讨川西乡村社会复杂的内部。
2019年起,王笛参与“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研究,从大量欧美报章去梳理原始记录去研究“美国对五四运动的反应”。同年,王笛凭借《袍哥》获得首届
吕梁文学奖之年度非虚构类作品。
2021年8月,王笛卸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
2022年6月,王笛通过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茶馆》第二卷中译版《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
2022年10月,在
中信出版社出版作品《
碌碌有为》。
2022年10月,在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
历史的微声》。
学术著作
出版图书
期刊论文
获奖记录
综艺节目
人物评价
学术评价
王笛能逸出小圈子影响,其写作无硬绑绑的学术用语与概念横飞,仍能在不影响学术份量的情形下,以讲故事或是勾勒历史细节的形式使读者有亲和力,发生阅读黏连感,刷新人们对成都的新认知。他的方法与视角及深入程度,远超过许多人。他虽以史学为业,但多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包围其历史研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史研究路子。王笛的研究领域是微观史与大视野的结合,正所谓以小见大。另外,王笛的研究方法也是传统历史研究颤变的一部分,从原来的重整体研究,到对琐细事物的兴趣,以小历史和大视野揭示了成都社会生活的纹理。总的来说,王笛对成都的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史料上,都自有其贡献,特别是在成都研究上的叙事能力展现得比较充分。(冉云飞《如何将二等题目做成一流学问》评)
王笛受社会史、新社会史、新文化史和微观史等西方史学影响,其“眼光向下”的研究视角较中国史学传统的宏大叙事新颖。王笛以研究日常生活等表面平淡无奇的对象来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是以茶馆为关注点。由于中国历史上关于基层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生活的文献记载很少,王笛的研究非常看重档案,故在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四川省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等收集有关成都街头历史的资料。另外,王笛在历史著作上注重故事和细节,给读者一种文学作品般的阅读感,史学研究的文学性描述有利于与学术界以外的读者交流。他通过采用通俗化笔法,即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历史叙事下,以具有可读性而又引人思考的大众历史读物,帮助普通人理解成都的文化和历史。其中,他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消失的古城》是学术研究通俗化的一次尝试。(中国社会科学网评)
社会评价
王笛教授的“微观史学”引人入胜,他把目光放在平民的街头话语和公共空间,而日常生活、社会变化和经济收支等都成为载体,呈现城市的热闹沧桑以至到国家的兴亡衰落,并把人民和国家的命脉联系起来。(澳门大学校刊《澳大人》评)
与很多着力研究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历史学者不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笛就一直关注晚清、民国时期四川的基层社会、文化。他不仅研究四川历史上的普通人,还希望让成果走出象牙塔,让更多普通人了解自己的学术研究。(四川在线评)
王笛没有脸书、没有推特,也没有微博、不发朋友圈,即使获过两次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且在西方和中国国内学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仍不能算是人尽皆知的明星学者。但随着微观史与新文化史在中国的崛起,王笛的名字开始变得熟悉,尤其基于其通俗化写作,他的历史思考正在焕发出更为亲切的价值。(《中国新闻周刊》评)
他是与众不同的历史学家,注视宏大历史,更聚焦微观世界。他的目光与视野不只囿于书斋,而是触摸城市记忆,深入时间的褶皱。他关注茶馆、袍哥和麻将,也关心小贩、茶客与堂倌。他向着微观世界深处细密地考察与钻探,揭示出广阔世界中的巨大变迁。他用生动有趣、充满细节的讲述,还原了历史中被淹没的声音和被隐去的血肉。(《中国新闻周刊》2024封面人物 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