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斌,1929年3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47年毕业于扬州中学,同年考入
中央大学电机系。1951年毕业于改名后的
南京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
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任教至1999年退休。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0年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及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微电脑应用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在专业上历经电机学、电工基础、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曾讲授过电工基础、
模拟计算机、脉冲电路、数字计算机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专题等课程。
1960年南工增设的
计算机专业是由王能斌负责筹建的。创办之初,师资缺乏,实验室全无,为了促进专业的发展,经批准从其他专业抽调部分学生转入计算机专业,教师结合备课和
实验室建设王能斌是计算机系第一位硕士生导师,也是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形势要求他为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培养做铺路工作。20年来,他本人指导研究生80余人,其中直接指导的博士生有8人,曾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专业初创,百废待兴。即使在此期间,每逢召开全国计算技术交流大会时,南工
计算机专业总是发表一些论文。1965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晶体管数字积分机填补了国家空白,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文革期间,计算机专业的同志研制了多台基于积分机的数控计算机,在造船厂应用得很好。1965年,为了促进高校的计算机研究,教育部在全国布了两个点:一是以北方清华大学为主,研制小型计算机;二是由南方西安交大、南大和我校为主,研制中型计算机。科研形势喜人,惜因文革而中断。 进入20世纪80年代,过去的那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计算机的主要研究方式显然已经过时,向新的研究方向转移是必要的。在课程更新的同时,在科研方向上也来了一次大转移。系里不少同志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