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鼎故居,位于河北省
邯郸东门里城内中街,建于1918年,分东院和西院,解放后曾做“邯郸行署”和“邯郸行署招待所”。2011年3月31日,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
修建历史
王铭鼎故居(城内东街24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六十年代,邯郸专署机关驻于此地时,先作过机关办公室,后作为接待来往机关的公用招待所。门楣上尚保存有“邯郸专署”和“招待所”等文字。该建筑为邯郸历史名人王铭鼎故居已被公布为历史建筑,但建议要追加“邯郸专署招待所”名牌,在门口悬挂。这样可以更多些展示其存在意义。
2011年3月31日,
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现存较为完整,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在这里,里面住户设置的一道竹门将记者挡在外面。透过竹门可以看到,这所建筑规模很大,不仅有长长的院落,尽头还有二层小楼,可以看出昔日的豪华。如今,却被租住者改建得面目全非,大门口的墙上铭文刻着“邯郸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字样。
建筑布局
王铭鼎故居东、西两个院落,本来这两个院落大门相对,遥相呼应,是一组形制相同,建筑理念不同,天作巧合,新旧相融而形成的建筑群体。但解放后,由于道路改造,更新街名和住户更改院门朝向,现属于两个不同的街道。西院是行官街1号,东院是城内东街24号。从这两处院落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制来看,虽然都是以上房(正房)为轴线,结构严谨、对称布局、主次分明、高低有序,属于北方常见的四合院形制。但是,随着维新变法,一些新思维、新思潮、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在建筑理念上、空间布局上、建筑造型上、建筑装饰上都有了新的创新与突破。
西院
位于行宫街1号的西院,是王铭鼎祖居老宅。据在此住了五十多年的王明路老人讲,该院原为南北两部分,他住的是南苑过厅。门前原有云形彩带纹石墩和石鼓,现在不知被谁搬走了(在院内找到一个带雕纹的上马石)。院内建筑都是七梁八柱,可惜的是1963年发大水,房倒屋塌,现在被住户翻盖得已面目全非。当时,他在倒塌的房梁上看到有修建于民国七年等字样。经查民国二十二年《邯郸县志》记载“六年(1917年)六月六日,天降大雨昼一夜。七日山洪暴发,沁、渚、滏等河水横流无际,平地一片汪洋,全县几成泽国,秋禾淹没,田庐荡折,诚巨灾也。”可见这座宅院是王铭鼎在水灾过后的1918年(即民国七年)重新翻盖的。所幸的是从此院残留下来的部分建筑和残墙断壁上,仍能看出当时的布局。据现场测量,此院长二十四米,宽十四米,为两进式四合院。院门位于西北角,门楼比倒座房略高,双坡式屋顶,青筒瓦铺面,硬山式结构,门顶的脊沿上没有发现珍禽瑞兽,但在门楼檐头上有一组对称的砖雕,但上面的图案已模糊不清。现存大门已被用户用砖垒死,成了堆放杂物的房间,院门也由原面向城内东街24号(即王铭鼎故居东院)改成面向北侧的行宫街。因此,原来的门框、檐柱、楣头、楣板、额枋、台阶得以保存。
进入院内,影壁位于北厢房山墙之上,这种影壁属“跨山影壁”,它属于中心四盆带柱枋”结构;墙基、两侧及顶部用砖垒砌,壁芯有玲珑剔透的花饰图案,四角为三角形的砖刻浮雕,额枋两侧檐头为一组对称的砖雕,南侧砖雕为“寿”字,北侧砖雕为“福”字,壁芯由于时间长远已脱落,只留下长条形青砖为底。
从院内布局来看,上房(正房)坐西朝东,厢房南北对称。但上房已不是当地传统的明三暗二两用袖,而是上下各为五间的二层小楼,在这五间中,除留出南侧的一间作为楼梯外,中间的三间为大厅,北边的一间为内房。这样既保持了大厅的宽大畅亮,又强化了上房的对称布局。从南北厢房来看,虽各为三间,但根据院落的面积,尺度不一,中间的一间略小,两边的两间稍大,而且是三间分隔,各自独立。这些在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正是反映了商贾文化对传统建筑理念的冲击。因为邯郸自1904年3月平汉铁路(即京广铁路)通车后,不仅大大地沟通了冀南地区商品物资交流,也使邯郸由一个封建闭塞的小镇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中心,“铁道既通,邯郸当南北要冲,工艺鼎兴,阆阓又稍稍振云”。新思维、新思潮、新技术、新材料的传入,也带来了邯郸建筑史上的一次变革。而作为一个近代实业家的王铭鼎也率先在自家院内盖起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两层小洋楼,这在当时的邯郸城内也堪称首屈一指,属于新派建筑。同时在正房和厢房的布局上,也打破了在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传统格局,灵活多样,大小不一,这也彰显了具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新代的实业家在建筑理念上对传统封建礼制的挑战。
东院
王铭鼎故居西院,在空间布局的单体建筑上渗入了具有时代意识的建筑理念的话,那么在王铭鼎故居东院,则完全是在新的建筑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一组新的四合院建筑。
王铭鼎故居东院,座东朝西,为两进式四合院布局。临街五间“倒座房”虽然也还是明三暗二两甩袖的格局,但是这五间“倒座房”的“甩袖”,不是甩向院内,而是甩向街道,抱厦明柱的三间檐廊变成了大门以外,成了该处院落的外门廊,大院院门不是位于两侧而是位于正中,这和传统的四合院门楼相比,显得更加通达、气派、宽敞、豁亮;而原来的甩袖房和抱厦明柱一样也是甩向街道,作为大门两侧的厢房,左右对称、南北互应,配上两个临街墙壁上砖垒圆窗,更衬托出整个院落的豪华与大气。从门洞上的双坡屋脊上来看虽然没有珍禽瑞兽,但四根檐头有四组砖雕,分别刻有“福”“禄”“寿”“禧”,这与王铭鼎西院门楼檐头上的砖雕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进入院内,没有看到影壁墙也没有找到影壁墙的基址;在两进院之间,也没有找到垂花门和中阁门的痕迹。这样如果站在门外的街道上,透过敞开的两个大门门扇,遥望院内,院内的布局一览无余。这种建设理念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是在宗法礼教思想影响下,讲究的是个“闭”字,追求的是“私密感”,体现的是“家天下”,它四周封闭,自成一体。因此,院门通常设在倒座房两侧,进门以后有影壁墙遮挡视线,临街的房屋对外一般是不留窗户的,从院落外面是看不见院内情况的,以便“藏风聚气”,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家富不外露”“家丑不外扬”。但王铭鼎故居东院却一反常规,通透豁亮。特别是在大门两侧的两个圆形窗户造型,更大门两侧圆窗具有开放、新潮、西派的风格,当时在邯郸古城的大院中独树一帜。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王铭鼎作为一个开明的实业家,除具有开放、纳新的思想意识外,也是一个民族工商业者在邯郸大院文化中的一种创新思维的反映。
从院落空间形制来看,以座东朝西的两层主楼为中心,共有两进院。一进院两侧,各有相互对称的厢房五间,门窗口为弧形砖券,两侧有砖雕垂柱,青砖到顶,白灰幻缝,屋顶为双层叠水瓦铺顶,房檐为砖雕方檐凸凹镶边五层,檐头有砖雕香炉,图案为大福大贵之牡丹。二进院两侧的厢房,虽然各为三间,但北厢房却是一座上、下各为三间的小洋楼,楼梯设在两进院之间的隔山墙之间,有十六阶砖砌台阶直通楼上。楼上是王铭鼎女儿居住之地,也是“绣楼”。该院正房(主房)和西院一样,也是一座两层小洋楼。正房地基较高,有五层台阶,用红砂石铺就,两侧摆放白砂石岱,具有西式特色。但在建筑个体上,楼上楼下却是明三暗二两甩袖,又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单数和明暗造型;明柱右侧有十层木质楼梯直通楼上,楼上走廊为木质护栏。这种既有传统又有新潮,既不墨守陈规,又符合传统建筑定制的手法,也可能是当时新派人物在建筑风格上的一个缩影。
花园
王铭鼎故居不能不说说王家花园。在宅居院内兴建私家园林是富豪之家的一大特征。特别是明清以后,正值中国造园艺术的鼎峰,在常州、杭州、松江、嘉兴等物质丰富和文化发达的沿海“四府”更为普遍。随后,又波及到盐商比较集中的扬州和北京、南京等南北大地,它已演化成为富家大院有机组成。王铭鼎虽为邯郸著名的实业家,也不落俗套。
但由于自己院内面积太小,东、西两个院落均无空闲之地,于是在紧靠其住宅大院附近东门外购地五、六亩,开始兴建私家花园。园内挖有长方形水池,植莲养鱼;池西建“可鱼轩”轩东北建“梧亭”,园内东南堆土如山,曰“小邯山”;园中虽无奇花异木,都是常见的榆、柳、桃、杏和杂花、野草,尤以瓜蔬最多,但也草本茂盛,野趣盎然。当时,王铭鼎请
王琴堂为其撰写碑文。据王琴堂在碑文中所记:“出城东门半里许,有土山,曰邯山。山之东有废地五六亩,相传以为故明张氏亭园,不知几易主矣。表弟文山购得之,铲除荒秽辟为园。中凿长方池,植莲养鱼。池西岸建半间小屋,日可鱼轩。其东北隅建小亭,曰向梧亭,以亭前植有双梧桐,记实也。民南隅有土堆旧窑,势高耸,因以为山,曰小邯山,以西与邯山对峙也。园中无奇花异木,然寻常榆、柳、桃、杏草、花之属略备,而尤以瓜蔬为最夥,颇饶野趣。今夏余屡游其中,文山向余请日:“吾邯向无园林之胜,吾耕是园,虽借以为后半世节劳游息之所,而吾乡之父老子弟皆可随意游览、纳凉体憩,莫或禁也,则是园半为吾有,半与众共,子与氏独乐众乐之义。又何在园之广狭哉!曷亦赐以佳名?’余曰:‘是即名半园可矣。’遂记之。”可惜的是这座在邯郸近代史上第一座占有重要地位的与民共享的、开放式的私家园林,随着城市的扩张,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现存王琴堂所撰写的“王氏半园记碑”中略知一二。
主要景点
旅游信息
王铭鼎,字文山,同治初年(1862)出生在邯郸城东门里,曾任劝业所长,是邯郸近代公益事业的一位实业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王琴堂的表哥,他们二人合力发展近代工业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其中他们一起开办的酒厂前身就是人们熟知的贞元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