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谯令,桓帝永兴元年(153年),撰《李母碑》。《水经注》卷二十三《涡水注》曰:“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
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
永平中,太守第五伦察举孝廉,为重泉令。
元和中,迁
益州太守。撰有《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明、章二帝之际,有蜀郡成都人王阜,遵命作《
老子圣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这里分。”视老子为道的化身,认为他出生于天地开辟、宇宙形成之前,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将老子视为道体,强调他无始无终,与天地同存。同时还应注意到这里面内含老子具有开天辟地之功的意思。《
太上老君开天经》便是对此进行发挥,把老子当作创世主。认为没有天地之前,唯独有老君“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他似无实有,万物赖他而生。从“洪元”第一大世纪始经“混元”“、百成”,再是“太初”第二大世纪。这时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以“太初”之师“太的身份,口吐开天经一部,进入第三大世纪始”,天地开始分别,日、月、星随之诞生,再就是“太素”“、混沌”“、九宫”“、伏羲”等世纪,创造了宇宙间的一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