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天文观测仪器,是以
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
基本圈的
环规及
瞄准器构成的古代
天文测量天体的仪器。浑仪的制造始于汉
落下闳,到了唐代,由天文学家
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元代的天文学家
郭守敬将其简化,创制了
简仪。中国现存最早的
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理论背景
命名简介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
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
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组成构成
基本构造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
古希腊早约60年。
浑仪的最基本构件是四游仪和
赤道环。
四游仪由窥管和一个双重的圆环组成。窥管是一根中空的管子,类似于近代的
天文望远镜,只是没有镜头。
双重圆环叫四游环,也叫赤经环,
环面上刻有周天度数,可以绕着
极轴旋转,窥管夹在四游环上,可以在双环里滑动。转动四游环,并移动窥管的位置,就可以观测任何的天区。
赤道环在四游环外,上亦刻有周天度数,固定在与
天球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这样,就可以通过窥管观测到待测量的天区或星座,并得出该天体与北极间的距离,称“去极度”,以及该天体与二十八宿距星的距离,称“入宿度”。去极度和入宿度是表示天体位置的最主要数据。
改进完善
一、多重环结构
浑仪的改进和完善,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而又由繁而简的历程。从汉代到
北宋,浑仪的环数不断增加。首先增加的是黄道环,用以观测太阳的位置。接着又增加了
地平环和
子午环,地平环固定在地平方向,子午环固定在天体的
极轴方向。这样,浑仪便形成了二重结构。唐代起,浑仪又发展成三重结构。最外面的一层叫
六合仪,由固定在一起的地平环、子午环和外
赤道环组成,因东西、南北、上下6个方向叫六合,故名。第二重叫
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内赤道环组成,可以绕极轴旋转。其中白道环用以观测月亮的位置。最里层是四游仪。北宋时,又增加有二分环和二至环,即过二分(春分、秋分)点和二至(夏至、冬至)点的赤经环。
二、简化、分立
多重环结构的浑仪虽是一杰出的创造,在
天文学史上也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要把这么多的圆环组装得中心都相重合,十分困难,因而易产生
中心差,造成观测的偏差。一是每个环都会遮蔽一定的天区,环数越多,遮蔽的天区也越大,这就妨碍观测,降低使用效率。
为解决这两个缺陷,从北宋起即开始探索浑仪的简化途径。这个浑仪改革的途径由北宋的沈括开辟,元代的
郭守敬完成。沈括由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取消白道环,借助
数学方法来推算月亮的位置;一是改变一些环的位置,使遮蔽的天区尽量减少。
郭守敬取消了黄道环,并把原有的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即
简仪和立运仪。
1、简仪
简仪由四游仪、赤道环和百刻环组成。
赤道环的位置移至
旋转轴的南端,这一方式,在各国的
天文台上安装望远镜时,还广泛地被采用。百刻环的安装是一创新,环上等分成100刻,分为12个时辰,每刻又分作36分。
它固定在赤道环内,既可承托赤道环,又可得到
真太阳时的读数。四游仪窥管两端各设有十字线,这是后世望远镜中
十字丝的肇始。
2、立运仪
立运仪与简仪装于同一底座上,由两个圆环组成。一个是平铺的“经纬环”,代表地平环,环面上刻有方位。一个是“立运双环”,中夹有窥管,可测量天体的
地平经度和纬度。
简仪和立运仪的设计和制造,在世界上领先300多年。近代天文台的
赤道装置,测量仪器
经纬仪等,都可从中找到其原始形态。
中国古代浑仪采用的是
赤道坐标系统,比西方采用的
黄道坐标系统要先进得多,已为各国天文台所广泛采用。
人们还可以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看到明代正统二年到七年(1437~1442)间制造的浑仪和简仪。
历史发展
中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
秦汉时期)。
史籍记载浑仪的制造始于汉
落下闳。他是
蜀郡人,
汉武帝时应召到京师长安参与制订《
太初历》。落下闳以他制造的浑仪观测天象,测定了二十八宿的
距度、五大行星的运动情况等等,为制定《太初历》取得了
第一手资料。浑仪并不是落下闳最先发明的,他说:年轻的时候就能做这种仪器,那时只根据尺寸制作而已。用这架只有
赤道坐标的仪器来度量太阳月亮的运动,发现两者的运动都不均匀,这同西汉天文学家们的想法不同,于是大家都在找原因,后来发现,日月的运动都是沿黄道的,还是西汉的天文学家司马迁描述更准确。《史记·天官书》:“月行中道,安宁和平。东汉班固给出了更详细的描述《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月行九道的来源。
公元104年,东汉和帝下令
贾逵另制一架仪器,用来测量日月的运动,他在浑仪上增设了黄道环,以黄道来测量日月运动,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架
黄道铜仪。
贾逵用他的黄道铜仪来测量日月的运动,发现
太阳的运动显得均匀了(其实也应该是不均匀的,因他的仪器精度不够,当时也没有这样的认识),而月亮的运动仍是不均匀的。贾逵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得出结论:月亮的运动是不均匀的。这一发现是改进仪器得到的第一个结果,它导致了历法的进步,也丰富了人们对
天体运动的知识,为以后
太阳运动不均匀的发现打下了思想基础。
唐代,由天文学家
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
浑天黄道仪。
由于浑仪的
圈环过于复杂、遮掩天区,影响观测,
沈括取消白道环并改变一些环的位置。
元代
郭守敬取消了黄道环,并把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
简仪和
立运仪。
典籍记载
《梦溪笔谈·极星测量》:天文家有浑仪,
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机衡是也。
浑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
水银转之,置于密室,与天行相符,
张衡、
陆绩所为,及开元中置于武成殿者,皆此器也。
皇祐中,
礼部试《机衡正天文之器赋》,举人皆杂用浑象事,
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等。汉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自祖亘以机衡考验天极不动处,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有余。
熙宁中,余受诏典领历官,杂考
星历,以机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
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余于《熙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