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洞庭湖经济圈
以粮、棉、油、麻、鱼、生猪为主要经济的地区
环洞庭湖经济圈是柳思维于1996年提出的概念。
规划构想
“环洞庭湖经济圈”的概念,早在1996年被柳思维提出来。环洞庭湖地区具有自然资源的同构性、环境功能的整体性、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和社会文化的同源性,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促进环洞庭湖区经济一体化,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现实选择。构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优化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角度出发,依照湖区的自然属性和大自然生态规律,对洞庭湖区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进行科学合理、动态协调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以及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基本原则是: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不以耗竭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讲求经济效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民生、综合治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改善民生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综合治理。统筹管理、合作共赢。加强地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建设互补互促的产业生态链,实现环湖各地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总量增长协调共进。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通过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规划,确保环湖地区可持续发展。
发展主轴
应用点轴开发模式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是要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和重点开发据点。鉴于洞庭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状况,目前宜采用点轴式地域开发模式。在洞庭湖区内,重点布局轴线可确定东线、西南线和中线三条。 东线的主轴线为京广铁路湖区段,107国道、湘江、东洞庭湖东岸线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湖区内基本上与铁路平行。此轴线北有岳阳、南有长沙,表现为“哑铃状双星式”的地域格局,其沿线地带正为现阶段湖南省的重点投资地区。在湖区三条布局线的建设时序上属于先期开发。
西南线的主轴线为石门—长沙铁路,与此基本平行的还有长沙—常德高速公路、319国道长沙—常德段和207国道常德—临澧—张公庙段。本轴线呈西北—东南向斜贯湖区,对连接京广与枝柳两大铁路干线、沟通湖区腹地具有重大意义。在湖区建设时序上属于中期开发。
中线的主轴线为联结石首-华容-南县-茅草街-沅江-益阳的南北向公路干线,北通长江,南达娄底,辐射带动湖区中部的开发。本轴线纵贯湖区腹地,所途径的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水运和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提高产业层次:一是发展避洪农业和养殖业;二是突出发展资源型工业,打造轻型工业航母;三是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环湖景区整合为精品路线,联手打造洞庭湖“水乡风光游”。
洞庭湖承担着长江及四水调水功能;环湖常德、岳阳、益阳、津澧新城、荆州5市、27县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同时,环湖地区资源丰富,除农副产品外,还拥有丰富的石膏、卤水、长石粉、石灰石等。该地区在产业、环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可实行优先发展,培育全省继长株潭之后的“第二增长极。
五大体系
一是构建防洪保安圈。着眼人水和谐共处,加大水患治理力度。进一步整治长江河道堤防,启动湘、资、沅、澧四水整治工程,加强上游控制性拦洪工程建设,确保下游重点堤垸和重要城镇安全。岳阳重点要加快洞庭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堤防建设,全面启动层山安全区等蓄滞洪区的建设步伐。继续加强洞庭湖堤垸薄弱堤防和病险涵闸等工程建设,使之达到抗御1998年型洪水标准。加快堤垸治涝工程建设,加强电力排涝设施建设和配套改造,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
二是构建交通信息圈。抓好“铁、公、水、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同网。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在完成环洞庭湖高速公路东、西、南的基础上,加快随岳、岳常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尽快启动京珠高速公路岳阳至长沙段复线工程。进一步改善岳常、益常、荆岳、岳益之间的城际交通联系,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或“一小时经济圈”。完善水运交通网络,整治长江中游航道,加快规划和建设主要港口和专业码头,大力发展长江旅游航线和开辟高速客运航线。以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区建设为龙头,加强岳阳与常德、益阳等内河港口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完善的水运港口体系。配合做好境内铁路的升级改造,加快武广客运专线和荆岳铁路建设,新建与武广高速配套的岳阳、汨罗汽车新站。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设以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信息高速公路,构建城际间多网互联互通,加快区域信息化进程。
三是构建生态环保圈。要保护好湿地。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成立洞庭湖地区统一的湿地保护机构,在河道两岸和湖泊划定缓冲区,建设水体污染的过渡地带,采取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防治工业污染、禁捕禁猎等多种保护措施,确保洞庭湖水域不减少,水质不恶化,资源不枯竭,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要保护好绿地。进一步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做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加快湖区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要保护好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四是构建民生保障圈。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以城市之力带乡,以工业之力促农,以社会之力帮村。高度重视环洞庭湖的“三农”问题,实行政策、资金、项目向环湖地区倾斜,大力加强交通、通信、电力、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安全饮水、血吸虫病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决湖区群众就业难、就读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
五是构建现代产业圈。立足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文化资源、岸线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物流业和现代旅游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挖潜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生态农业,做强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洞庭湖在全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湖南城陵矶布局大运量、大耗水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进一步打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君山天下岛”的旅游品牌。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加快建设洞庭湖湿地公园,联手打造洞庭湖生态旅游圈。
发展难题
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难在统筹,贵在行动。环湖地区要高度统一思想,加强区域合作,破解综治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制定大规划。规划是建设的指南。目前,洞庭湖区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建议环湖地市联合行动,大力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以省统筹编制环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地再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子规划。在编制规划时要遵循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原则,具体做到“三个统筹”。统筹大江大湖。洞庭湖作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与长江休戚相关。要争取国家重视,将洞庭湖综合治理纳入长江流域治理的重点,争取治理资金、项目倾斜。统筹水域流域。根据江西治理鄱阳湖的经验,治湖必先治河,治河必先治山。要从根本上改善洞庭湖的水环境,必须加大对湘、资、沅、澧等河流的综治力度,消灭源头污染。统筹开发保护。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水资源、沙石、芦苇、渔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规划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合作竞争的发展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坚持生态优先,做到在保护中开发,确保可持续发展。
2、创新大体制。完善的体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从根本上解决环洞庭湖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关键要创新管理体制,理顺权属关系,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要完善协调体制。洞庭湖濒临两省,连接四市,要跨流域、跨行政区划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建立协商对话机制,建立各方信息网络平台,推进跨市经济协调发展。建议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建立岳阳、益阳、常德三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协作磋商,在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流动、产业扩散、商品流通等领域进行协调,促进重点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每年召开一次环洞庭湖经济贸易投资洽谈会,共同谋划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要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机构繁多、责权利不对等是造成无序开发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借鉴湖北省洪湖等地的经验,设立统一、有效的洞庭湖综合管理机构,由市政府洞庭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建岳阳市洞庭湖管理局,为正处级行政管理机构,隶属市政府,全权负责我市洞庭湖区域的规划编制、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产业发展、社区管理等事务。要健全法律体制。法律法规最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洞庭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法律支撑。我们可学习太湖流域管理的经验,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加快《洞庭湖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以便进一步调整洞庭湖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行政、资源和环境等关系,以规范和加强洞庭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推行补偿机制。抓住长江流域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的契机,积极探索加快建立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当前重点要理顺和拓展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推动完善地方政府的投入机制,加强国际交流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建立跨行政区的洞庭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3、引进大项目。构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靠项目来支撑和推进。要把上争国家投资、外引客商投资作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生态、环保型的战略项目。要建好项目库。目前我市已进入综合治理项目库的有“三大”系项目,其中国家投入近期治理项目三大类总投资83亿元。我市建立的中长期项目库项目91个,总投资331亿元。我们要重点围绕这些项目,进一步搞好论证和包装,更多地争取国家投资。同时要加强与益阳、常德的项目对接,抱团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投资;要以长江、黄盖湖等为载体,加强与荆州的协商,积极争取国家和湘鄂两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要科学布局项目。在争取项目和实施项目时,做到全市一盘棋,统筹考虑,优化布局,实现平台同建、水患同治、交通同网、生态同护、产业同调、能源同享、物流同兴。要服务建设项目。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全力推进环湖重大项目建设。当前,重点要加快推进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建设,由香港黄河集团投资50亿元的洞庭湖公馆建设,由北京中坤集团投资20亿元的月山生态公园建设等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4、推进大整治。要大力治污。抓住省委、省政府重点整治湘江流域水污染的契机,统筹推进洞庭湖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工业治污方面,重点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结构减排,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切实加强规划区域和项目影响评价工作,积极开展沿湖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引导冶金、化工等污染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加快建设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对工业“三废”实现集中处理处置。严格环境准入,加大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坚决取缔关停污染严重企业。生活污水处理方面,以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推广农村沼气,开展村庄整治,引导群众自觉改水、改厕、改栏,全面开展净化、绿化、硬化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要积极开展农业清洁化生产技术推广,实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要大力治乱。坚决整治乱捕乱猎、乱挖乱采行为。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全面落实春季禁渔和捕捞许可证制度,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加大对砂石市场的管理力度,坚决打击洞庭湖、汨罗江、新墙河等地非法淘金和乱挖滥采砂石行为,将限产禁产指令落实到河段和船只,实现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大力治虫。把湖区血防灭螺工作与湖区环境治理有效结合,采取对易感地带实施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兴林灭螺、分层对人群和家畜进行同步治疗、强化对血吸虫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加强对血吸虫病人及时诊治等措施,使血吸虫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5、营造大环境。加强洞庭湖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既需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又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充分发挥洞庭湖湿地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国际观鸟节为平台,加快东洞庭湖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洞庭湖的生态品牌、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让岳阳“中国观鸟之都”的品牌越来越响,让洞庭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洞庭湖。环湖地区要步调一致,团结一心,携手合作,首先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继而争取国家的重视,将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上升到全省、全国战略的高度。
6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四大城市在2020年前后建成100万人口[或100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培育几个具有火车头功能、牵引力强大、产业链较长且能带动区内经济大发展的“巨无霸”[大型企业集团]。争取国家在区内布点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增强中心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把岳阳的汨罗、益阳的沅江、常德的津[澧]市、荆州的石首等条件较好的城市建成50万人口以上的次中心城市,培育一批明星企业,打造一批响亮品牌。建设一批经济有竞争力、环境友好型的县城和乡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21:29
目录
概述
规划构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