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蛇
文化领域术语
珥蛇是中国古代先民所扎的一种辫子,因其像蛇而得名。造型是从耳边沿胸部垂下来。
基本释义
【词目】珥蛇
【拼音】ěr shé
【词性】名词
【释义】形状像蛇的辫子
古代先民所扎的这种形状像蛇的辫子,其造型,是从耳边沿胸部垂下来。
词义详解
文明史以前的中国先民,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实在不高,当时还没有发明出剪子等特制的工具来处理自己的头发。但披头散发,许多人会因此造成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对快速行进的人,会发生很大的麻烦。自己的头发一旦被树枝荆棘之类缠住,这种“上吊”般的滋味,并不是好受的。在自己一次次地被树技、荆棘抓住头发造成疼痛之后,先民们自然会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先民们无力有效地全面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不可能把大大小小的树木全部砍掉,把满地的荆棘杂草全部铲除,只好通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通过改造自身,来适应外在的残酷大自然,于是,在有一天,某些先民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对自己的头发作出巧妙处理的方法——把头发扎成两根下垂的辫子,从耳部往胸前挂下来。这在某些还不懂将自己的头发如此处理的其他先民们看来,这种头发的处理方式,便是“珥两蛇”了。以这种方式处理头发的人,如果他们的头发是青色的,便被看作是“珥两青蛇”,如果头发是黄色的,便被看作是“珥两黄蛇”了。而这种“黄蛇”的颜色,并不一定原本就是黄色的,很可能是被当时的生存环境诸如黄土高原一带的泥沙泥水染黄的。
因为,当时的中国先民中,还没有诞生出后来的秦始皇,没有产生出这么一个能够号令天下的大能人,通过下一道诏令,便令天下的所有人都使用一种统一的文字符号。在当时,也没有产生出这么一个举世公认的大圣人,可以这样地对世人发号施令:头上长出的毛,要称之为“发”,长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草”,才可以称之为“毛”。更何况,在夸父们生活生存的那个时代,可能连文字都没有,即使已经有文字了,词汇量必然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先民,由于当时根本想不到,他们的后代,居然会是那么的聪明,竟然能规定将头发经过一番特别风格的处理以后,就认为必须叫做为“辫子”了,他们只知道头发经过这么的一种处理后,形状像蛇,所以,就代代相传有哪些先民就是这样的“珥两蛇”的,而这种蛇的颜色,有的是青色的,有的则是黄色的。听过这些传说的先民中的后人,也就依样画葫芦,根据他们先辈们的描述,利用可怜兮兮的少量词汇,通过一番艰难的指手画脚,如同哑巴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一代又一代地代代相传,说某某先民就是“珥两青蛇”或是“珥两黄蛇”的。
中华民族的先民,如果不是通过扎辫子并使辫子下垂的方式来处理头发,而是扎成往上翘起的诸个小辫子,或者是将一头的头发扎成为一个大头鬃,这种头发的造型,便是“头有角”了。故而,在许多传说中的我们的先民,有的是头上长一角的,有的是长二角的,有的甚至是长九角的。头上长着“两个角”的人,这种头与牛的头,两者该是多么的相象啊!于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中,那些脑袋长得稀奇古怪的牛头马面的人,甚至是长了九颗脑袋的,如“鬼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山海经·大荒北经》)也就都有了。这“九首”,应该就是扎着往上翘的九根或说是很多根小辫子吧?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之下,如果当时恰好腾不出手来保护这下垂的辫子,为了避免被树枝荆棘缠住,先民们自然会用上自己的嘴巴,把辫子往嘴里一塞,牙齿一咬;还可以将辫子围绕着脖子缠上几圈,这样就可以避免树枝荆棘之类会再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了。如果古书上正有这种先民将下垂的辫子塞进嘴里的文字记载,哇,这对尚不清楚这蛇原来是辫子的后人看来,简直是太恐怖了——用嘴咬蛇呢!上面所摘录的《山海经》中与先民有关的蛇,正有这样的许多记载。如:
1.《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
2.《海内经》:“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之。”
3.《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珥蛇”,在《山海经》中还被直接地称之为“戴蛇”。如《海内西经》云:“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膺有赤蛇”是什么意思?膺,胸也。赤,红色。“膺有赤蛇”即胸部有红色的蛇。这应该是指从耳部沿胸部垂下来的辫子。
“珥蛇”也好,“戴蛇”也罢,以及所谓的“膺有蛇”,这里所说的蛇,事实上都是指已经将头发进行过处理,扎成了从胸前挂下来的辫子。嘴巴咬(啖、啖、衔)蛇,则是将自己的下垂的辫子含在嘴巴里,以免被外界的诸如树枝、荆棘等一把抓住小辫子。
参考资料
珥蛇.在线汉语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22:22
目录
概述
基本释义
词义详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