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墓地,中国
新石器时代晚期最
高等级的
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反山墓地),属性为
良渚文化。
瑶山墓地
位于浙江省
杭州市余杭区安溪镇下溪湾村,即在东经120度00分56秒,北纬30度25分37秒的地方,海拔36米。原名“窑山”,考古报告改称“瑶山”。1987年5月1日,当地村民盗掘了一处瑶山墓葬(12号墓)。1987年5月7日至6月4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瑶山墓葬发掘,发现了所谓的“瑶山祭坛”和11座良渚文化墓葬(编号为“余瑶M1~M11”,12号墓除外)并出土了大批高等级玉器。90年代又数度在此进行保护性发掘。
瑶山和反山墓地曾同时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瑶山墓地在良渚古城东北5公里处。
墓葬情况
历年发掘的良渚文化墓葬共有12座,主要集中在瑶山遗址的东北部。全部墓葬分成南北两排,排列比较整齐。北排墓葬有六座,自东向西依次是M6、M11、M14、M5、M4和Ml。南排墓葬也有六座,自东向西依次是M8、M2,M7、M9、Ml0和M3。被盗掘的M12位于M2与M7之间。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基本为南北向,墓向朝南(即头南脚北)。随葬品有玉器、陶器、石器等,编号754件(组),以单件计共2660件。其中又以玉器为主,共出士678件(组),以单件计共2582件。玉器的种类包括冠形器、带盖柱形器、
三叉形器、成组锥形器、钺、琮、小琮、璜、圆牌、镯形器、牌饰、带钩、纺轮等,但未发现
良渚文化玉器的主要种类——璧。
墓地形制
瑶山墓地是一个三重的“回”字形土台,从内到外依次是赤色土方、灰色土框和黄褐色土框。
瑶山墓地发掘者:“在历年的发掘中我们曾试图在遗迹表面寻找建筑遗迹,结果一无所获。除叠砌的石坎外,也没有发现相关的具有特别意义的遗迹现象。因此,根据已有的考古学现象,尚无法判断瑶山遗迹除墓地之外是否有其他用途。当然,联系到较为平整的中心区域及其以南宽阔的漫坡台面,不能排除该遗址建成后或埋墓前后存在祭祀活动的可能性,只是我们目前无法从考古发掘中得到确认。” “从现有的发掘情况看,墓葬均排列在地势最高且十分规整的中心区域内,而且有明确的分布规律,分成东西向的南北两行墓列。墓葬的陶器组合及器形一致,这表明它们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在墓葬排列中,遗迹中心区域的红土台被个别墓葬打破,但‘红土台’仍基本保存完整,显然,这处墓地与‘红土台’遗迹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报告《瑶山》。
在以上叙述中,发掘者们遵守了考古行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他们没有确认瑶山墓地“原先是祭坛”,因为没有发现相关的地面祭祀建筑和祭祀活动的遗迹。
瑶山墓地“回”字形土台不是祭坛,而是原始中国的政治结构模型。
首先,三重的“回”字形方形土框,突出反映出“天圆地方”观念,与我国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市平面(以河南平粮台古城为代表)基本呈方形的事实吻合,可以据此初步判断瑶山墓地形成于龙山文化时代(2600 BC~2000 BC)。
其次,这个三重“回”字形的地理框架,又可见于《
淮南子·地形训》:(由内到外)第一重方框名为“九州”,第二重方框名为“八寅”,第三重方框名为“八弘”。学者们通常称这一类“回”字形方框为“同心方”。类似的“同心方”还可见于《夏本纪》(内服外服制度)和《山海经》。
这种“同心方”式样的世界观只有在建立了“八弘一宇”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后才会出现。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间,不会早于龙山文化时代(其上限是2600 BC)。我们采用以今推古的办法可以认识瑶山墓地的“同心方”的实际含义。假设“以今推古”的“今”是周王朝初期(1046 BC),“古”是瑶山墓葬主人生活的时代(3000 BC~2500 BC)。那末,武王分封之后,国家形成了这样的行政地理格局:中国东南由周公管辖,中国西北由召公管辖,武王居于河洛地区。《白虎通》:“周(召二)公入为三公,出作二伯,中分天下”。注云:《公羊隐公五年》传:“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周初的这种地盘划分法,显然反映出这样一种政治地理结构:帝(武王)居中,太子(周公)居东南,庶子召公居西北。这一周代的政治地理结构在成分上正好与“瑶山祭坛”三重“回”字形土框组成成分相同,即瑶山墓地“回”字形土台(由内而外)第三重的砾石面黄褐色土,明白是在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戈壁大漠的地貌。而第二重的灰色土,直接取自瑶山脚下,而瑶山地处我国东南的吴越地区,因而第二重灰色土框表示了“东南地区”的意思。第一重的赤色是赤帝之色,位居中央。
实际上,周初的国家行政区划,来源于武王之师的防区划分。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武王之师的前军转化为东南军区,后军转化为西北军区,中军转化为首都卫戍区。因此,说到底,远古中国的行政地理与王者之师的编制构成有对应关系,而王者之师与“北极五星”和“心三星”队列是天人对应关系。因此,“三层同心方”与“心三星”线形队列是一种一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等价变换关系。我们以王者之师的军阵变换来说明线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变:王者之师在向既定战场开进的途中,是一字长蛇阵:以太子前军开路,王者中军跟进,庶子后军殿后;到达战场后,若采取防御战术,则中军可以就地变换成一个以王者为核心的方阵;然后前军队列围绕中军方阵跑动,首尾相接后就变成一个方框之阵,把王者中军方阵嵌套在里边,它自身就构成了第二层防线;最后,后军也效法前军,把自身变成一个方框之阵,把前军中军方阵一起嵌套在里边,这就构成了最外层防线。这样,线形的三军队列就变换成了一个“同心方”方阵,可以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若要解除作战状态,恢复行军队形,则三军同心方阵可以相反的动作顺序来解散方阵,恢复线形队列。因此,“同心方”世界观,很可能来源于远古军队的防御性方阵。一句话,瑶山三层“回”字形土台与天上的“北极五星”和心宿三星表面上没有关系,实质上是一回事,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从周初中国的地理政治架构入手,就能理解所谓瑶山墓地的“同心方”,它其实就是早期中国政治地理模型。而“同心方”上面的墓葬,其主人们就是早期中国的统治者(王室)。
浙江西南地区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好川村好川文化遗址1997年夏考古发掘出土的12件三层台阶形玉片是瑶山墓地“回”字形土台的侧面表示形式,即“昆仑丘”的侧视图。这样的三层台阶侧视图在“佛利尔1号璧”的刻图中也有。
年代测定
⒈发掘者对瑶山墓地的年代估计:“关于瑶山墓葬的年代,我们可依据墓葬内出土的陶器进行判断。墓内的陶器组合为夹砂陶鼎,泥质陶豆、夹砂陶圈足罐、夹砂陶缸,也是良渚遗址群内良渚墓葬的主要陶器组合。瑶山各墓出土的陶器组中,同类器物的形制相似,这表明它们应属于同一时期。通过对出土陶器的观察,结合以往对良渚文化的分期结果(参见芮国耀《良渚文化时空论》,《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我们推断,瑶山墓葬的陶器组合相当于良渚文化第三期,瑶山墓葬的年代处于良渚文化的中期偏早阶段。”
以上年代结论是一种相对年代结论,出自《瑶山》,该考古报告没有给出瑶山墓地的绝对年代结论。但在公开发表的其他论述瑶山墓葬的文章中,作者们倾向于给出瑶山墓地的绝对年代值:2900 BC(稍早于反山墓地的2800 BC)。
⒉天文考古学者对瑶山墓地年代的结论:
这一墓地包含了父、子两代人的墓葬。M12是父亲,帝王。M8、M2、M7和M9依次是嫡长子、嫡二子、嫡三子和嫡四子,其中M8主人死于太子任上,M2和M7按照墓葬顺序依次登上过帝位。M10和M3依次是庶长子和庶次子,其中M10主人去世后M3主人接替过M10主人的位子。
我们知道,“北极五星”和“心三星”的主星(最亮星)都是赤色星,且星名是“帝”或“天王”。回字形墓地正中是红土台,应是“赤帝”之位。凡是打破红土台的墓葬主人均登上过帝位,即M12和M2、M7主人生前都登上过帝位(北排的M6很可能是M2的配偶,在M2去世后的一个时期内利用皇后的身份也登上过帝位),这样判断的理由是良渚古族墓葬有这样一个传统葬俗:亲子的骨殖可以通过和父亲的骨殖叠加在一起,来表示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在瑶山大墓的情况来讲,父子的骨殖没有必要像平民墓那样直接地上下叠加,但可以通过“打破”红土台的办法来表达这种传统的“叠加”作法,以表示父子血缘关系和帝位的承继关系。
我们还知道,“北极五星”和“心三星”东起第一星都是“太子”,东起第二星都是“帝王”,东起第三星都是“庶子”。我们也知道,帝王属第一等级,太子属第二等级,庶子属第三等级。而瑶山墓地中心红方框可以认作第一等级,其外的灰土框是第二等级,最外的黄土框是第三等级。那么,瑶山墓地存在明确的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由M12代表(M12的位置本来应该在红土台正中央,这样可以正规地表示出他位处最高等级之意,可是红土台是其父亲之位,不是他的本位,所以他只能以“墓葬打破方式”表示他继承了其父的地位),第二等级由M8代表,第三等级由M10代表。而且M8在瑶山墓葬南排中是东起第一墓,M12在“M8-M12-M10”墓葬组合中居于东起第二的位置,M10居于东起第三的位置。所以M8对应太子星,M12对应帝王星,M10对应庶子星。根据“北极五星”定义和命名年代的上限2572 BC(参见本百科词条“北极五星”),可以判断瑶山墓地的形成年代上限是2572 BC,即在典型龙山文化时代的早期,和反山墓地的形成年代大致相同。但由于反山墓地处在良渚古城中,在莫角山土台旁,所以反山墓地的等级高于瑶山墓地(或者以南北位置的分别来决定地位高低:瑶山墓地在反山墓地北面,所以瑶山墓地等级低于反山墓地。这种对比相当于瑶山墓地内部南北两排墓葬的对比)。既然在瑶山墓地中存在敬畏红土台的情况,即存在敬畏先帝的情况,那么可以判断:瑶山墓地的形成年代应该比反山墓地离开2572 BC更远一些,即瑶山墓地晚于反山墓地。例如,我们可以确定瑶山墓地的形成时间在2500 BC前后,这比“2900 BC”之说短少了400年时间。
缺璧问题
璧是古代的一种信托凭证,用来作为主从关系成立的标志。假如一个小国愿意依附于一个大国,那么小国国君可以致送一块璧给大国国君(这是把对方比喻为太阳,把自己比喻为受太阳照耀而生长的万物之一。玉璧的质地,即其纹理,应该毕露无遗,以表达出“素忠为信”的意思),如果玉璧被接受,那么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或者说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或者说主子与仆从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如果小国国君态度强硬,不愿接受大国的保护,不愿做仆从国,那么他就不会致送玉璧,这样,大国国君那儿就少了一块玉璧。
瑶山墓地主人在世的时代,王室成员已经被分封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家天下”的政治局面,这种情况下,各地的地方统治者都是皇室成员,这样,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之间就无所谓建立保护和被保护关系的事情了,因此,皇家墓葬中就不需要随葬玉璧这种部族或国家之间信托关系凭证了。瑶山墓地的建造者就是想用不葬玉璧的方式来表示当时已经取得了“家天下”的政治成就。
参考资料:《瑶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