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湖,古称景星湖,由
庐山泉水注入而成,位于
江西省
九江市市中心,湖周十余里,面积千余亩,是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最引人入胜的景点。
地图
简介
甘棠湖位于
江西省
九江市市中心,由
庐山泉水注入而成。湖中筑有长50 米的长堤,堤上有宋代所建思贤桥。湖中烟水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 年),相传为三国时周瑜点将台旧址,现存为1972 年修复,有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亦亭、镜波楼等建筑,亭前还有石剑匣二座。
甘棠湖,古名景阳湖,是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最引人入胜的景点,甘棠湖面积约八十公顷,是一座“自有源头活水来”的天然湖泊,甘棠湖位于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南倚
庐山,北濒
长江,平均水深1.4米,最深达2.4米,东西约长2公里,南北宽1.9公里,水源由
庐山泉水汇入而成,水质晶莹洁净,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城
浔阳(今
江西省
九江市)的中心。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曾在此演练水师。唐诗人
白居易为
江州司马时,建亭于湖心,以《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名“浸月亭”。北宋寓“山光水色薄笼烟”之意改为“
烟水亭”。由于相传
周瑜练水军时曾在此点将,故又称“周瑜点将台”。
李公堤
修建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李渤跨湖筑堤以利交通,并在堤上建桥安闸调节税时,以利灌溉。后人称此堤为李公堤,此桥为思贤桥。一堤将甘棠湖分为两半,东称南湖,西为甘棠湖。现桥为六十年代重修。
李公堤的由来
九江古城,秀在两湖。这片清碧的湖水就是
甘棠湖。堤那边的那片湖水称为南门湖(南湖)。如果把
九江城比作美丽的少女,两湖就是少女明媚的双眼。我们现走的这条路,实际是条湖堤,长1公里,好似青蛇卧波,将湖面一分为二。堤中段有一拱桥相连,使得湖水相通。大堤之上树荫如盖,常有青年男女依伴而行,被人戏称为“情人路”而此湖、此堤、此桥真正的名字,却是大有来由。我们今天能在此散步,是和一位地方官分不开的,他就是李渤。
李渤,字澹之,洛阳人,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后为权臣所顾忌,长庆元年(821年)也就是白居易离开九江的第四年,他被调任江州刺史(江西省九江市古时称江州)。李渤对九江很有感情,年轻的时候在
庐山山南读过书,就在现
白鹿洞书院。故地重游到江州,正值大旱,庄田颗粒无收,朝廷还要按丰年征收赋税,他体察下情,为民请命,使朝廷免下了江州赋税。
当时
江州城(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出城南门,就是南门湖,要到对岸必须绕一大圈。李渤为了百姓行走方便,就组织民众在南门湖中修筑堤坝。堤长七百步(约二华里)沟通南北变通途,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因为周代的召公爱民如子,他常在甘棠树下现场办公,解民疾苦,后人就常用“甘棠”二字赞颂有功德贤能的官员。
江州人为感谢李渤比之“召公”,颂其“甘棠”。将新建的堤命名为李公堤,外湖为甘棠湖,桥名思贤桥。
甘棠诗歌
甘棠湖
寒梅开了的时候,
甘棠湖的水呀,已承载不起一叶小小的轻舟,
甘棠湖凭栏而望,零落败荷冷风理残枝 行走在九江长江大桥冰冷的铁轨上
极目天垂,涌动的江潮上沙欧几点轻舞,飞来又去
从我的心头掠过
今 年的冬季我要归去,
归去,归去看你
将我的火烫的热情与于你无尽的思念顷泻,
贴近你苍凉的胸膛,溶化你冰冷的怀中
从些后啊,
山长水阔有了魂归的故乡,
朝云暮雨的旅途不再寂寞
相思的闲愁不再上下
公园
甘棠湖公园面积约八十公顷,是一座“自有源头活水来”的天然湖泊。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曾在此演练水师。唐诗人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建亭于湖心,以《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名“浸月亭”。北宋寓“山光水色薄笼烟”之意改为“烟水亭”。由于相传周瑜练水军时曾在此点将,故又称“周瑜点将台”。内主要古建筑有: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众妙楼、燕会亭等。正殿左壁有一长方石牌,上刻一巨大草书“寿”字,传为八仙中的吕洞宾手书,字体龙飞凤舞,形若游龙,气势磅礴,细观金字由“九转成丹”四字合成,体现了道家“炼丹”、“修仙”的思想,观之妙趣横生。立于亭前,遥望庐山,只见山如屏障,烟云缥缈,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在湖中有唐代江州刺史李渤筑的长堤,长堤上有宋代建筑的“思贤桥”,把甘棠湖一分为二。由此堤可登上高12米、六角三层的“映月楼”,举目眺望,绿波涟漪,彩霞映波,岸柳成荫,景色如国。
历史沿革
九江(浔阳城),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名城。九江之称最早见于《
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现九江城,是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年设道领县,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领二十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的德化县同名,于1914年改为九江县。
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物华天宝
九江地处江南古陆成矿带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交汇地段,已发现的矿种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三大类8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4种,其中金,
锑,
锡,
萤石储量居全省首位,
铜居第二,
钨居第三,
石灰石,
石英砂,大理石,
花岗石,
瓷土动物资源彭泽县桃红岭是稀有野生动物梅花鹿栖息之地,现有梅花鹿150只以上.九江有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鲥鱼,彭泽鲫,
虾虎鱼等,中华绒鳌蟹也是特产之一.九江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有修河,博阳河,长河三大水系,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鄱阳湖是省内诸河入长江的总通道,又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沿湖12个县区,其中九江有6个。
中华五湖
在陆地表面上有一些能够蓄相当水量的天然洼地,称之为湖泊。湖泊不仅使我们的星球更加璀璨,还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但是,湖泊是非常容易消失的。要使美丽的湖泊长久存在,根本的是保持河流沿岸的土壤不流失。中国历来有五湖四海之称,“四海”即是
渤海、黄海、
东海、
南海;“五湖”指的是湖南的
洞庭湖、江西的
鄱阳湖、江苏的
太湖、
洪泽湖、安徽的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