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中国西北地区省级行政区
甘肃省(Gansu),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截至2024年9月,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2465.48万人。常用方言为甘肃方言,分为兰州方言等七个小片。省会是兰州市
名称衍变
甘肃,是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距今2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陇东地区的华池、泾川县就有人类活动。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甘肃人类活动分布地域从陇东扩展到陇右。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遍及各地,距今约8000—7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密等方国部落。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甘肃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他们本以游牧、狩猎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善于养马。首领非子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间负责给周王室养马,使马有了很大的发展。周孝王后来封秦的祖先为“附庸”,“邑之秦”,在秦亭筑城建邑,始有立足之地。
春秋时期,甘肃省境属秦国和西戎。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先后征服了甘肃地区的戎族。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冀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公元前320年秦派兵伐义渠,攻郁郅,公元前314年再次伐义渠,得25城。至秦昭王时,义渠等戎终为秦所并,以其地设郡置县,加强统治。秦昭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时过9年,于秦昭王35年(公元前272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统一六国,全面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己出现的郡县制。当时,甘肃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2郡。陇西郡郡治狄道,辖区约当甘肃东南部之地;北地郡治义渠,辖区约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之地。
公元前205年,汉始占有陇西、北地两郡。汉武帝先后于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置武威、酒泉2郡。过了10年,于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河西4郡的设置,对切断匈奴与西羌的交通,开辟中国通往西域的走廊,对于开发河西,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省境郡的数目由秦代的2个郡增为10个郡,共辖115县、10道(县一级,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
东汉汉灵帝中平5年(公元188年),将刺史更名为州牧,当时甘肃属凉州,治陇,辖区约甘肃大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凉州共辖10个郡、2个属国、99县。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州(另有一部分地方分属雍州和益州)、12郡、77个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国。属于蜀国的有武都郡、阴平郡的7个县。
西晋时,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
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跨境或在甘肃境内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后赵、前秦、后秦,各占有约当甘肃一部之地。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这一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州县林立,政权更替频繁,“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行政建置十分混乱。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初,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583年),裁并州郡,取消郡一级建制。隋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并分郡为上、中、下三等。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经裁并,甘肃省境共设16郡、76县。同北周时相比,裁撤了22个州、40个郡、28个县。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河西,在山丹焉支山主持召开“万国博览会”,会见西域27国使者,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初改郡为州,唐玄宗时又改州为郡,唐肃宗时再改郡为州,终唐之世,仍为州、县两级制,郡只是地理区域的名称。甘肃省境共设22州,辖67县。除了行政区,唐代还设有监察区。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甘肃置陇右道,治鄯州,兼属关内道、山南西道。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置河西节度使,景云2年从陇右道中分置河西道。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陇西均置节度使,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无所不统。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后,改道的长官为观察使,兼理民政,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其后逐渐变成州上的一级政区。贞元以后,唐朝政府悉调西北戎军平定“安史之乱”,汉唐以来成为东西交通咽喉之地的河西走廊空虚,吐蕃乘机占领河西,控制河陇地区前后约八九十年之久。五代时期,后梁占有甘肃之一部,后唐约有秦、阶、成、泾、原等州,后晋据有武州,后周有秦、阶、成州,前蜀占据甘肃的东南部。
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3年(公元997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4路(前3路在甘肃境)。宋神宗熙宁5年(公元1072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路,辖21州、51县。
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建国,都兴庆府(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
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凤州、同庆府、天水军。金朝则在甘肃境置4路、16州(府)、50个县。
元世祖至元18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张掖市)。省辖7路、5个直隶州、4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明清时期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2年(公元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9年(公元1376年),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府、9州(隶属于府)、50县。
清初,清圣祖康熙3年(公元1664年)在甘肃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陇西)。康熙6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清高宗乾隆29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总督署至兰州。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清德宗光绪10年(公元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分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府、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甘肃共设7道,下辖77县,即兰山道(治皋兰县)、宁夏道(治宁夏县)、西宁道(治西宁县)、泾原道(治平凉县)、渭川道(治天水县)、安肃道(治酒泉县)、甘凉道(治武威县)。
大革命后,1928年,划甘肃西宁道属7县,另建青海省;同时划甘肃宁夏道属8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2部地,成立宁夏省。区划调整分置以后,甘肃省辖64县,1929年增置到68县,增设了永靖、和政、康县等县。
1932年3月,正宁县四村塬周围72个村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同年,成立了中共甘宁青特委。1933年3月,建立中共陕甘边特委。不久,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11月在华池县荔原堡诞生。接着华池、庆北(1936年与华池县合并)两县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长征进军甘肃,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宕昌县境,通过渭河封锁线,召开哈达铺、榜罗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县胜利会师,进一步促进了陕甘的革命活动。1935年11月,根据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陕甘边区根据地划为陕甘省。1937年1月,中共关中特委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将正宁、宁县“一分为二”,国民党在其白区设两个县,共产党在红区设新宁、新正县,隶属关中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8月甘肃省解放以后,即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州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1950年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精神,将撤销的宁夏省合并于甘肃省。195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更名为“甘肃省人民委员会”。
1958年,全面调整区划,大规模地并县,所有区、乡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经过调整,到1958年底,全省共设7个专区(州、市)、42个县(市、自治县、区)、574个人民公社、62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的这种状况一直到1960年基本没有变化。1961年甘肃省适当划小了人民公社的规模,陆续恢复了1958年撤并的专区、县,全省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1966年到1976年,区划只是个别调整。从1968年1月开始,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改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1969年各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革命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后,全省设县(市、区、旗)83个。1973年撤销临夏市。到1975年,全省共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1979年,改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同时,根据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调整后全省设12个专署、州、市,80个县。到1985年甘肃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辖86县(自治县、市、区)。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地区设立武威市(地级),将原武威市(县级)改设凉州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地区设立张掖市(地级),将原张掖市(县级)改设甘州区;撤销平凉地区设立平凉市(地级),将原平凉市(县级)改设崆峒区;撤销酒泉地区设立酒泉市(地级),将原酒泉市(县级)改设肃州区;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庆阳市(地级),将原西峰市(县级)改设西峰区,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定西市(地级),将原定西县改设安定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设立陇南市(地级),将原武都县改设武都区(2004年9月正式挂牌)。至此,甘肃省完成撤地设市工作,全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整体西北至东南走向,呈如意状,东西长1600多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44%,居各省区面积第7位。
气候
甘肃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别显著,包含西风带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气候区,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四大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多风沙。
甘肃省年平均气温8.1℃(中国平均9.4℃)。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河西走廊和陇中北部年平均气温4℃~10℃,祁连山、河西走廊北山和甘南高原0℃~7℃,陇东南7℃~15℃。年平均气温乌鞘岭最低0.3℃,文县最高15.1℃。气温年较差最大34℃,昼夜温差最大16℃。极端最高气温在河西走廊大部、陇中、陇东、陇南一般为35℃~39℃,敦煌最高曾达43.6℃,祁连山区和甘南高原在3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南北差异大,最北端的马鬃山曾出现过-37.1℃,最南端的文县最低值为-7.4℃,相差29.7℃。
2022年全省平均气温9.5℃,较常年同期偏高1℃。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武威市局部偏低0.5℃以内,酒泉市北部、张掖市、武威市中北部、白银市、兰州市、临夏州、定西市东部和天水市西北部偏高1~1.6℃,省内其余地方偏高0.5~1℃。气温最高中心在武都和文县,均为16.3℃;最低中心在乌鞘岭,为0.9℃。
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少、区域分布不均、东西部差异大,且降水季节性强、年际波动大。全省30年年平均降水量398.5毫米(中国平均632毫米),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西部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河西中东部和陇中北部为100~300毫米,陇中南部、陇东南和甘南高原为300~750毫米。有观测记录以来,夏半年(4—9月)集中年降水量的80%~90%。年平均降水量最多为533.7毫米(1964年),最少仅为279.4毫米(1956年)。境内的秦岭山区、祁连山区、青藏高原边坡地带降水较多,是长江和黄河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
202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36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1.3%,为近10年最少。2022年全省各地年降水量,酒泉市和张掖市北部为10~100毫米,张掖市中部、武威市北部和白银市北部为100~200毫米,省内其余地方为200~600毫米,陇南市东部为600~831.1毫米(康县);与常年同期相比,酒泉市东部、武威市北部、兰州市局部和庆阳市局部偏2~9成,酒泉市西部、嘉峪关市、张掖市中部、兰州市北部、白银市大部、定西市东部、天水市西部、甘南州局部和陇南市北部偏少2~7成,其余地方接近常年同期。
甘肃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中国平均2200小时)。河西走廊和甘南高原太阳能最为丰富,其中马鬃山最多为3300小时。全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700~6350兆焦每平方米,如果利用太阳能丰富区面积1%估算,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全省风能总储量居中国第3位,尤其是河西地区风能储量丰富。全省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37亿千瓦,可开发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5。
地质
地质上甘肃省位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作用而形成的青藏高原北部前沿,是中国中央造山带和南北地震带的交汇区,也是华北古板块、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板块接合部位。跨越多个造山带和变质变形强烈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全省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有出露,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不同古板块的代表性地层序列基本完整,沉积建造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群分布广泛,矿产资源丰富,部分矿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
甘肃省岩石地层类型齐全,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有出露。地层分布十分广泛,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以古生界最为发育,分布面积最广。
全国地层划分方案将甘肃省划分为3个地层大区、7个地层区、10个地层分区。3个地层大区是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和华南地层大区。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包括中、南天山北天山地层区和塔里木地层区。其中,中、南天山北天山地层区划分为觉罗塔格黑鹰山地层分区和中天山一北山地层分区塔里木地层区则仅包括塔南地层分区。华北地层大区包括阿拉善地层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和秦祁昆地层区。其中,晋冀鲁豫地层区划分为华北西缘地层区和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秦祁昆地层区划分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和东昆仑中秦岭地层分区。华南地层大区包括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和巳颜喀拉地层区。其中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又划分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和摩天岭地层分区,而巳颜喀拉地层区则属于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97)。部分地层分区又划分为若干地层小区。
甘肃省发育多条造山带,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多次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出露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6%(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等造山带。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岩浆活动期。岩浆岩的类型主要为钙碱系列,从超基性到酸性均有分布。火山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分布广泛,尤其是早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尤为广泛。各地质时代均有火山活动,形成各种火山岩与各时代沉积岩共生。
甘肃省地质上分属四个构造单位: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部分属天山-兴蒙造山带;河西走廊至景泰一线以北和最东部的庆阳地区属华北地台;以南为祁连造山带;泽库-武山断裂以南为秦岭造山带。
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境内共发育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等38条断裂带。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中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位于第一、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区域,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主要有走廊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阿尔金山、黄土高原、甘南高原、西秦岭山地六个地貌单元。
在甘肃省河西东廊北侧,包括合黎龙首中低山区与北山(马鬓山)剥蚀残山区。前者为准平原的岛状山,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主峰是张掖东北东大山,最高峰3616米,山地南陡北缓,矿产丰富。中国镇都金昌市就坐落龙首山东北麓。后者包括金塔北山、大马鬃山与小马鬃山,大部海拔高度在1800~2500米间,相对高差一般低于300米。
甘肃省南侧祁连山和北部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东起黄河,西止汉玉门关,与罗布泊洼地相通,介于东经90°10'~104°30',东西长900~1100千米,南北宽5~50千米。海拔在1100~1500米间,大部为祁连山的山前缓倾斜平原,自祁连山北麓至河流下游盆地中心,依次出现山前倾斜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由于酒泉—嘉峪关黑山与山丹大黄山(又名焉支山)的横向断块隆起,河西走廊被分隔成疏勒河、党河流域盆地、黑河流域盆地和石羊河流域盆地三个内陆盆地。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较好,光热和水、土资源充足,形成若干绿洲。
祁连山与阿尔金山呈弧形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自然分界线。广义的祁连山西起当金山口,东至乌鞘岭,北界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茶卡一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东西长900~1000千米,南北宽250~300千米,面积约2060×104公顷。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祁连山地纵谷和山间盆地广泛发育,适于生命繁衍的河谷地带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为中国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狭义的祁连山仅指最北一列,即祁连山系北部诸山脉,自东至西,可分为东、中、西三段。阿尔金山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个边缘山系,由数列雁形状山脉和谷地组成。长度750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最高峰在6200米以上。主体在青海和新疆两省区境内,仅其最东段的安南坝山归甘肃省管辖。
位居甘肃省中部,是晋、陕、甘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1000~2600米间,主要分布在北秦岭以北,祁连山东延部分的乌鞘岭、毛毛山、寿鹿山、哈思山一线之南,以纵峙其中的六盘山(陇山)为界分为两个地貌单元。陇东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子午岭之间,北起长城,南面以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相接,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河谷、平川、山峦为主要特征。陇西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祁连山东麓南为西秦岭山系,北抵靖远、景泰一带的半荒漠地区南缘。甘肃黄土堆积范围很广,厚度巨大。乌鞘岭以东、六盘山以西地区黄土分布最为集中,厚度大多为100~3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黄土堆积最厚的地区。
达里加山至康乐县南的白石山一线之南(约在东经103°附近),与西秦岭相接。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甘肃省地势最高的高山、高原交错区,也是昆仑、秦岭两个地槽褶皱带的连接区。整体上虽为高原,但山坡浑圆和缓,谷底盆地浅宽,致地表呈波状起伏,有“甘南山原”之称,呈现为山原区、高山峡谷区与中低山区三个地貌类型区。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东缘部分,除少数河谷外绝大部分地区高于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高原面地表起伏小,切割微弱,相对高度由东至西,从300~400米降至100~200米,多为宽阔草滩牧场与典型高原,为甘肃省重要的天然牧场。
太子山南至光盖山西麓直抵省界一线(约在东经103°附近),邻接甘南高原,北与陇中黄土高原以露骨山至火炎山间的渭河、西汉水分水岭为界,东南止于甘、陕及甘、川省界。西秦岭以石质山地为主,是甘肃省平地最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西秦岭山体大小、高低及地质、地貌的差别很大。无论水平或垂直各方面,都有“十里不同天”,或“高一丈,不一样”的急遽变化。习惯上,以徽成盆地和西汉水上游的宕昌县中部为界,分为南秦岭、徽成盆地和北秦岭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水文
甘肃省位于中国东部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相对中国东南部地区而言,总体上水资源较贫乏,河川径流不发育,河网密度不平衡。河川年径流深与其降水量分布大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一线以南为丰水区,以北为贫水区。径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暴雨、地下水、降水与冰雪融水以及混合补给型。除河流外,冰川亦是甘肃省重要的水资源,但冰川面积小,均为山地冰川。
甘肃省河流特征有平均河网密度偏小、补给形式多样、径流深值整体偏低且地域差异显著、径流季节分配不平衡、普遍具有结冰期等特点。甘肃河网密度远小于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甘肃河流的补给除降水外,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非常重要,且越是干旱区,冰川融水所占比重越高,如党河冰川融水补给占39.1%。在径流深方面,除陇南南部地区达400.0~600.0毫米外,其余绝大多数在100.0~400.0毫米,由于多种补给形式的存在,使得甘肃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一半左右,甚至更高。此外,除陇南外,绝大多数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或多或少的结冰期,其中甘南高原、祁连山等河流的冬季结冰是由高海拔造成的。
甘肃省地表水系的一大特征是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境内河流以乌鞠岭一毛毛山一景泰县北部一线为界,以西是内流区域,以东是外流区域,分属长江(主要是嘉陵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12个水系。其中长江流域有嘉陵江和汉江两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挑河、涅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了良河、祖厉河及其他直接流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及北洛河六个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苏干湖四个水系。甘肃省年径流量大于1.0×108立方米的河流有78条。
长江流域地处甘肃省南部,境内流域面积3.9×104平方千米,本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河川径流发育,多年平均径流量130.4×108立方米,入境水量为30.2×108立方米,出境水量为115.2×108立方米,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嘉陵江干流及西汉水的年际变化较大,白龙江的年际变化不大。省境内长江水系包括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其中,属于汉江水系的有八庙河和冷鱼河。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巳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后进入甘肃境内。在甘肃境内两段共长913千米,流域面积14.5×104平方千米,划分为6个水系,即黄河干流水系、挑河水系、涅水水系、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及北洛河水系。
甘肃内陆河分布于河西走廊,均发源于祁连山区,河流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的降水补给,以及山间的地下水潜流和冰川融水,径流大小受气象及地形特征影响。本区由于远离海洋,处在干旱内陆地区,水汽来源主要靠下半年的东南季风,而冬半年在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气候干寒,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主要内陆河水系为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疏勒河水系等。
甘肃的湖泊数量少且面积小,且湖泊类型少。常年水面面积1.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7个,水面总面积1000000平方米。位于干旱区的湖泊多处于退缩或完全干泪状态。截至2018年,甘肃共有水库387座,其中大、中、小型水库分别为9座、44座、334座,水库总库容108.5×108立方米。省境因地处内陆,板块活动和水热活动强度小,地热资源和温泉的数量有限,但质量很高,其中几处温泉跻身于中国著名温泉之列。有地热资源63处,有温泉和地热钻孔28处,其中25.0℃~40.0℃的低温温泉有21处,40.0℃~60.0℃的中温温泉有4处。
甘肃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圾,大雪山及冷龙岭等山脉。祁连山是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摇篮。祁连山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达2060.0平方千米左右,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56500.0k立方米的3.7%。现代冰川下限,北坡为4100.0~4300.0米,南坡4300.0~4500.0米,且西部较东部高200.0~300.0米。冰川总储水量约为1145.0×108立方米,大体相当于河西地区年径流量的15倍。
依据构造、地貌条件及含水层的水理性质,甘肃省地下水类型有山前(山间)平原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黄土丘陵黄土孔洞一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高山区冻结层水、中低山区局部及一些地区第四系下伏中新生代碎屑岩孔隙一裂隙水。根据1956-201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甘肃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22.4×108立方米,其中内陆河流域为41.3×108立方米、黄河流域为44.1×108立方米、长江流域为37.0×108立方米。扣除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甘肃省总水资源量为277×108立方米,其中内陆河流域为61.1×108立方米、黄河流域为121.6×108立方米、长江流域为94.2×108立方米。
水利
甘肃省水利主要工程有引大入秦工程、引洮工程与景电工程,三大工程包括了甘肃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023年,甘肃省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建成通水,盐环定扬黄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试蓄水。阿克塞生态保护和城乡供水、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开工建设(开工时间为2024年1月),天水曲溪城乡供水、酒泉洪水河水库等工程建设均完成预设任务。
2023年甘肃省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54处,新建续建水库等调蓄设施19座,实施2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3567处、水质提升项目115处,遴选标准化星级水厂23处。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5%,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4%。
是将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城乡生产生活供水、水能发电、生态补水和调蓄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骨干水利工程。工程地跨甘青两省的海东、武威、兰州、白银四市,主要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1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和调蓄设施,支渠以上渠线长达1265千米,调蓄水库3座、总库容1029万立方米,有各类建筑物4500多座。工程概算总投资28.33亿元,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36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规划农业灌溉面积66万亩、生态灌溉面积7.34万亩,供水范围覆盖兰州市、白银市、兰州新区和天祝县等地区,受益区人口达200多万。
甘肃省自民国初就有引洮水入陇的议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限于技术原因,引洮工程被搁置下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洮工程再次被提上议程。1992年,甘肃省把引洮工程列为陇中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向水利部和国家计委上报了工程总体规划。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试运行。2021年9月28日,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在平凉市静宁县八里镇正式通水,标志着引洮供水工程主体全线建成。受益区扩大至甘肃中部干旱缺水地区的13个县区,受益人口超过600万,占甘肃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处,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区段、河西走廊的东出口,距省城兰州180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景电工程是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电力提灌工程,建有泵站43座,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2422千米,设计灌溉面积97.67万亩,2022年实际灌溉面积约140万亩。
土壤
甘肃省地形、气候和植被多样,因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甘肃土壤分类有12个土纲、37个土类,据气候和植被状况,地带性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三个系列,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暖温带森林土壤和森林草原土壤、温带草原土壤和温带荒漠土壤、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的高寒土壤。土壤主要类型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等,由于土壤垂直分带明显,甘肃省不同区域土壤有所不同,祁连山东段自下而上依次为灰钙土、栗钙土、灰褐土或黑钙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陇南山地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灰褐土、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
自然灾害
甘肃省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干旱: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自1949年到2000年50多年间,全省累计受旱面积占各种气象灾害总面积56%,是影响甘肃经济建设的主要气象灾害。
冰雹:冰雹是甘肃省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甘肃省主要雹源区均与高大山脉、地势高、地形复杂地区相对应,冰雹路径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冰雹日数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山区多,河谷、盆地和沙漠少。
洪涝:暴雨和洪涝也是甘肃省的气象灾害之一。甘肃省虽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是地面植被差,地形陡峭,小范围暴雨洪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时间集中、防御困难、灾害严重。
沙尘暴:甘肃省的大风、沙尘暴也是重要气象灾害之一。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中国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一般为4~27天。大风、沙尘暴天气一般春季最多,夏季多于冬季,秋季最少。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易发生地震、水土流失、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震: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境内共发育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等38条断裂带。有历史记载以来,省境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40次,7级以上地震15次,8级以上地震3次。14个市、州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或遭受过邻区地震的波及破坏,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肃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023年,甘肃省水资源总量21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88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7%。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1.9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8.2%。全年总用水量115.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2.6%。其中,生活用水量10.74亿立方米,增长3.9%;工业用水量6.38亿立方米,增长0.8%;农业用水量91.42亿立方米,增长11.1%;生态用水量7.26亿立方米,下降47.8%。人均用水量470立方米,增长3.8%。
土地资源
甘肃省土地广袤,类型丰富,受地形的影响,土地未利用率高,土地地形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沼泽等,为中国之最。截至2024年1月,根据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全省主要地类数据为:耕地5209475.41公顷(7814.21万亩),种植园用地428582.17公顷(642.87万亩),林地7962794.65公顷(11944.19万亩),草地14307100.53公顷(21460.65万亩),湿地1185581.96公顷(1778.3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52601.88公顷(1278.90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31203.06公顷(496.8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9401.97公顷(614.10万亩)。
生物多样性
根据1996年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甘肃省总土地面积为4547.74×10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62.56×104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77%,全省森林覆盖率为9.04%。各类林木面积甘肃省总土地面积为4547.74×10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62.56×104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77%;全省林分面积229.46×104公顷,蓄积19432.88×104立方米,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53.66×104公顷,占33.43%;疏林地面积31.09×104公顷,占4%;灌木林地面积170.42×104公顷,占22.35%;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88×104公顷,占4.8%;苗圃地面积0.43×104公顷,占0.05%;无林地面积268.78×104公顷,占35.25%。在有林地面积中:天然林165.80×104公顷,占65.03%;用材林面积94.7×104公顷,占37.14%;防护林面积101.7×104公顷,占39.89%;薪炭林面积1.54×104公顷,占0.6%;特用林面积31.52×104公顷,占12.36%;经济林面积25.5×104公顷,占10%。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1046.3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9.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33%;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8386.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5188.89万立方米。乔木林以阔叶林为主,面积183.25万公顷,蓄积13778.53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混交林最多;针叶林面积66.22万公顷,蓄积10220.70万立方米,其中云杉面积最大;针阔混交林面积14.42万公顷,蓄积1189.66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甘肃省草原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甘肃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草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主要草原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等14个类88个草地型。根据草原植被盖度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草原植被盖度为52.9%。
甘肃省共分布有维管植物213科1296属44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4000余种,裸子植物50余种,蕨类植物300余种。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等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植物有90余种。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甘肃省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中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在中国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中,甘肃省包含有7个,总面积达14.0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0.94%。截至2022年,甘肃全省共有23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1460.3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45%,其中国家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56个(国家级21个、省级35个)、自然公园151个、风景名胜区24个。
矿产资源
甘肃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截至2022年,保有储量位居中国地区排名第一位的矿产有11种,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储量地区排名居中国前列。其中,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81.05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3,集中分布在陇东地区;煤炭探明资源储量291.7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278.34亿吨,集中分布于陇东地区;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83亿吨,全国排名第4,集中分布在庆阳地区。此外,省内部分城市矿产资源较为富集,如金昌市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金川矿山,铂、钯、锇、铱、钌、铑等稀贵金属储量居中国之首,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80种(含亚矿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14种(含亚矿种),金属矿产占比65%,非金属矿产占比20%,能源矿产占比15%。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61种。共探明矿产地1402处,其中:大型126处,中型197处,小型1079处。
能源资源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中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先确定太阳能发电和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的省份,敦煌已建成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甘肃省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达95亿千瓦,中国排名第5。
行政区划
政区
截至2023年6月,甘肃省下辖14个地级市(州),其中有2个自治州;共有86个县(市、区),其中县57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5个、市辖区17个;全省共有1229个乡(镇),其中镇892个、乡305个、民族乡32个;全省有街道127个。
重要城市
政治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465.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9.1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71‰;死亡人口为22.4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0-15岁人口为485.0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67%;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510.4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1.2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70.0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6.4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65%。城镇常住人口为1368.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097.43万人,减少44.3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5.49%,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民族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省内包含55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土族、满族等10个民族,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省的独有民族。民族地区有自治州2个: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县7个: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在甘肃全省86个县、市、区中,少数民族聚居的有21县、市,其余65个县、市、区以少数民族散居为主。其中,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2019年民族自治地区常住人口333.5万人,占全省12.5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4.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9%。
语言
甘肃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内部又主要分属于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有几个点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甘肃方言可以分为陇东方言、陇中方言、陇南方言、洮岷方言、河州方言、兰州方言、河西方言七个小片。陇东片包括六盘山以东的十三个县区和白银市的靖远县、景泰县的部分方言。陇中片包括六盘山以西、以南的定西市(除了临洮、岷县)、天水市的方言。陇南片包括陇南市、甘南州的舟曲县的方言。洮岷片包括临洮、岷县、甘南州的临潭、陇南市的宕昌的部分方言。河州片包括临夏州及周边的部分方言。兰州片包括兰州市三县五区及周边的一些方言。河西片包括整个河西走廊的方言。
宗教信仰
截至2023年,甘肃省内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经济
综述
甘肃省的经济特色和支柱是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其中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机械和煤炭工业一直被列为主要支柱产业。甘肃的工业发展,走了一条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业、从重工业到新型工业化、从科技创新到培育工业“新动能”、从智能制造到绿色崛起的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之路。从历史发展看,甘肃由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到“西部工业的核心”,从“工业强省”到新时代的强工业行动,工业在甘肃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甘肃省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第二产业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轻纺、建材为主,产业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导,工业发展依托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覆盖10大类,以批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023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3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141.8亿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867元,比上年增长6.9%。
2023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698.5亿元,增长19.9%;非税收入304.9亿元,下降6.1%。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322.3亿元,增长55.2%;企业所得税82.3亿元,下降2.8%;个人所得税24.8亿元,增长5.0%。2023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18.5亿元,增长6.1%。其中,民生支出3569.5亿元。
2023年甘肃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11元,比上年增长7.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33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1元,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03,比上年缩小0.06。2023年甘肃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3元,比上年增长8.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44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75元,增长9.4%。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1.8%。2023年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7.5%。
第一产业
甘肃省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困难突出,长期处于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甘肃省农业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其中,马铃薯产业是甘肃农业产业化最早、产业链最全、竞争力最强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2023年,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271.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4.0万公顷,增加0.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09.9万公顷,增加2.5万公顷;马铃薯种植面积56.9万公顷,减少0.8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8.6万公顷,增加3.2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31.7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果园面积33.1万公顷,减少0.1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7.8万公顷,增加0.8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272.9万吨,比上年增产0.6%。其中,夏粮产量343.6万吨,增产0.4%;秋粮产量929.3万吨,增产0.7%。全年蔬菜产量1822.6万吨,比上年增产5.0%。中药材产量148.9万吨,增产8.3%。园林水果产量616.4万吨,增产7.1%。
2023年,甘肃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56.2万吨,比上年增长10.4%。牛奶产量101.8万吨,增长10.8%。年末牛存栏558.9万头,增长5.1%;牛出栏261.4万头,增长5.5%。羊存栏2805.8万只,增长8.1%;羊出栏2558.2万只,增长12.3%。生猪存栏696.0万头,下降0.5%;生猪出栏958.6万头,增长7.0%。
第二产业
甘肃省工业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轻纺、建材为主,产业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导,工业发展依托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872年7月,甘肃机器制造局在兰州设立。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部委办负责人为甘肃的工业化建设付出诸多心血。1953年起,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标志就是以156项重点项目建设为中心,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石。其中,156项中的8个项目落地甘肃。加上与之配套的项目、限额以上项目以及重点国防军工企业的8项,共同组成“一五”期间甘肃的16项重点工程。甘肃由此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实施的重要省份。从1957年到1966年,16项重点工程均建成投产,为甘肃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批重要的工厂被誉为“甘肃工业的基石”。继“一五”之后,甘肃金川公司、酒钢公司、刘家峡水电站等大型企业相继落地,为甘肃工业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1959年甘肃金昌地区发现特大镍矿。位于这里的金川公司不但拥有了世界级的矿山,也建设成了世界级的企业。它不仅是中国镍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2022年8月,甘肃省的玉门油田、中国核工业五0四厂、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正式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
2023年,甘肃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89.6亿元,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7.0%;集体企业下降10.0%,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0%;私营企业增长11.6%。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5.9%,省属企业增长10.2%,省以下地方企业增长8.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0%,重工业增长8.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4%,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发电装机容量8963.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2.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524.6万千瓦,增长9.2%;水电装机容量971.8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2614.1万千瓦,增长26.1%;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39.8万千瓦,增长79.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14.0亿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36.6亿元,下降7.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06.6亿元,比上年下降23.2%;制造业257.0亿元,下降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0.4亿元,增长7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元,比上年增加0.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2023年,甘肃省建筑业增加值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963个,比上年末增加293个。
甘肃省科技产业发展良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次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排名第23位、西部地区第5位,处在第二梯队,有2家国家级高新区和10家省级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达1409.2亿元,占甘肃省全省GDP11.1%,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在中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年度综合排名中分别位列第56名和第122名。甘肃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基地,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地区。2022年12月,甘肃省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项目、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第三产业
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覆盖10大类,以批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服务业在甘肃省“十三五”收官之际,占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5%。
2023年,甘肃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1.4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0.6亿元,增长21.7%;金融业增加值955.9亿元,增长5.2%;房地产业增加值568.7亿元,增长2.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821.1亿元,增长4.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利润总额增长215.9%。
2023年,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44.2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5.5亿元,增长11.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831.1亿元,增长9.0%;餐饮收入498.6亿元,增长22.7%。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2%,烟酒类增长18.1%,化妆品类增长12.6%,金银珠宝类增长30.6%,日用品类下降2.0%,中西药品类增长6.4%,汽车类增长1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1%。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34.7%。
2023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491.7亿元,比上年下降13.0%。其中,出口123.8亿元,增长3.8%;进口367.9亿元,下降17.5%。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66.6亿元,比上年下降2.6%,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74.6%。其中,出口69.3亿元,增长26.8%;进口297.3亿元,下降7.6%。
2023年,甘肃省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4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39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5268万美元,增长31.0%。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34482万美元,下降40.0%。
2023年,甘肃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4.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1.4%。房屋施工面积12102.5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874.3万平方米,下降0.9%。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577.9万平方米,下降25.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10.6万平方米,下降27.1%。房屋竣工面积1241.1万平方米,下降35.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77.0万平方米,下降34.2%。商品房销售面积1496.7万平方米,增长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26.8万平方米,增长2.8%。
2023年,甘肃省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1%。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71.3万件;包裹业务37.0万件;快递业务量2.9亿件,增长49.2%;快递业务收入52.3亿元,增长37.0%。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0.1亿元,增长15.4%。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2.4万个,其中4G基站10.7万个,5G基站5.8万个。全省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186.1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87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4G移动电话用户1356.5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318.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5.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8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86.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4.1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162.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5.1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52.1亿GB,比上年增长9.0%。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958.6万个,增长11.6%。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47.7部/百人。
2023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8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87.8%;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745.8亿元,增长312.9%。接待入境游客13.06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708元,比上年增加215元。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54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488.3亿元,增长6.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489.8亿元,增长8.3%,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407.3亿元,增长8.4%。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境内上市公司36家,比上年末减少1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5家,H股上市公司1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9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4年,甘肃省共有经济开发区6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47个、其他15个。2022年,53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不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1.7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到21.97%,“领头雁”作用不断凸显。47个省级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58.19亿元,累计拥有规模以上企业924户,占全省比重达38.6%。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3月,时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9.53平方千米,位于安宁区核心区域,是甘肃首家国家级经开区。2014年起兰州经开区被纳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建设区域。2018年,空间布局调整为“一区六园”,重点发展建设机场北高新园区、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九合园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等六个二级园区,规划面积265.32平方千米。机场北高新园区位于国家级兰州新区,规划面积18.14平方千米,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重点打造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园区内已入驻由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投资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500强九州通医药集团投资的九州通西北现代医药园,以及申联医药、佛慈制药、新兰药、和盛堂制药、锦东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和20多个生物医药项目。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现辖二十铺工业园、东十里工业园、下曲工业园、社棠工业园和冀城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天水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多年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设立,2006年升级为省级重点开发区,现辖南园、西园、东园3个园区,规划面积102.1平方千米。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市场主体壮大、创新驱动升级、专业园区打造、绿色园区创建等“五大工程”,致力推动酒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主责主业,发展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智能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2022年-2024年,累计开工项目84个,签约项目51个;新增市场主体392户,累计达到1301户,其中工业企业235户,规上工业企业52户,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甘肃省普通小学共有4465所,比上年减少317所;教学点4351个(不计校数),比上年减少370个。在校生2040393人,比上年增加20319人。校均规模457人,比上年增加35人。全省普通初中共有1437所,比上年减少16所;在校生951936人,比上年增加48365人。校均规模662人,比上年增加40人。全省普通小学教职工137944人,比上年减少1071人;专任教师152108人,比上年增加240人(九年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部、附设小学班专任教师计入小学专任教师,附设幼儿班专任教师计入幼儿园),小学生师比13.41:1(上年为13.30:1)。全省普通中学教职工161491人(含普通高中教职工),比上年增加2626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83961人,比上年增加1344人,普通初中生师比11.34:1(上年为10.94:1)。
截至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共有368所,与上年持平,在校生529748人,比上年增加4011人,校均规模1440人,比上年增加11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77所(不含技工学校,下同),与上年持平,在校生181351人,比上年减少19212人,校均规模1025人,比上年减少108人。全省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8361人,比上年增加406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04%,比上年减少0.06个百分点;生师比10.95:1(上年为10.96:1)。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3585人,比上年增加144人;生师比为13.35:1(上年为14.92:1);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95.09%,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9所,其中:本科层次高等学校22所(普通本科高校20所,本科层次职业高校2所);专科层次高等学校27所(高等职业学校26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与上年持平。普通高校本科、专科在校生344762人,比上年增加9592人;高职本科、专科在校生317731人,比上年增加4760人;研究生在校生64901人,比上年增加4408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113844人,比上年增加21848人。全省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21919人,较上年增加828人。研究生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82.65%,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4.49%,比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生师比为19.62:1(上年为20.52:1)。全省职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14033人,较上年增加1103人。研究生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40.14%,比上年提高2.34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比上年下降1.94个百分点。生师比为21.27:1(上年为23.1:1)。
兰州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中国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九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中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截至2024年,拥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306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3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4人。有研究生导师2400人;在站博士后339人;临床医学教授123人、副教授262人。有两院院士(含兼职)2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神农青年英才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中国女科学家奖4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3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06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6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0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75人;陇原青年英才37人。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中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截至2024年,拥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2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2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截至2024年,学校有教职工26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4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60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011人。有专任教师17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87人。有博士生导师227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2201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05人,校外实践导师971人)。国家级及部委人才项目入选131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486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345个。其中,医院737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357个,中医医院120个,专科医院2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20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44个,卫生院1351个,村卫生室162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4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6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2.0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万人,注册护士10.04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4万张。其中,医院15.61万张,卫生院3.22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2105.81万人次,出院人数589.84万人。
甘肃省人民医院建于1950年,是甘肃省政府所属的集医疗、科研、教学及预防保健、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除本部外,有西院区、兰州新区分院两个分院。医院核定床位3650张(其中本部2600张,兰州新区分院500张,西院区550张),现开放床位3063张。职工3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7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9人(含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专家42人,陇原青年英才6人,首批卫生健康行业骨干人才8人、优秀青年人才10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5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千余人。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铁路局中心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485平方米,编制床位1010张,医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首批被省卫健委批准的互联网医院和公立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专科,也是省政法委、省卫健委批准的平安甘肃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医院现有职工10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6人,副高级职称132人。博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172人。硕士生导师39人,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高层次专家13人,骨干人才5人,青年人才8人,典型人才2人,陇原青年英才3人,甘肃省名中医4人,基层名中医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名。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当前有临床科室36个(含体检部),医技科室7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精神病专科、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省级临床医学中心3个(甘肃省精神卫生医学中心、甘肃省精神卫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中心),专科联盟2个(甘肃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呼吸介入专科联盟),特色科室有精神卫生科、睡眠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骨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神经科等。
媒体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8%,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4%,提高0.02个百分点。
2022年,实施“如意甘肃·智慧广电”建设工程,制定印发《甘肃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实施方案》,全省2个智慧广电案例获总局表彰。在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广电领域IPv6升级改造、25个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肃北县智慧广电固边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省、市两级17家播出机构29个电视频道全部实现高清播出,完成民族地区3.92万户高清机顶盒升级改造任务。截至2023年,中国广电甘肃网络公司“甘小果”智能终端累计发展用户4.35万户,市场口碑良好。甘肃矿区完成无线调频广播系统升级改造。
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的《读者》杂志,1981年4月创刊于甘肃兰州,秉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期刊的著名品牌。《读者》杂志的发行量长期位居中国国内期刊前列,2006年4月,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创下中国期刊发行量的新高。2011年,《读者》正式进入中国台湾地区发行。《读者》还实现了华人主流阅读市场的全覆盖,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也拥有大批读者。《读者》杂志的成功,也带动了整个公司的发展,2015年,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文化
截至2022年12月底,甘肃省拥有博物馆226家、公共图书馆104个、文化馆10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4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114个。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各级非遗项目8161项,传承人12436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8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121家。国有文艺院团72家(省级9家)。
2022年,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短视频云上展播季、“赞颂党的二十大·我的悦读生活”经典诵读、第二届“陇韵书香季”全民阅读、全省群文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展、送戏曲进乡村、“群星艺术节”“黄河大合唱”群众艺术普及等活动,举办“冬奥过大年·春绿玉门关”百日千场演出活动。组织开展“春绿陇原·云端盛宴”网络展演活动,组织主流网络平台展播优秀剧目和文艺演出140部,总播放量达6788万人次;组织甘肃交响乐团在张掖七彩丹霞举办“春绿陇原·永远的绿洲”实景云展播交响音乐会,单场网络收看达500多万人次,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全省各地共举办1500多场文艺活动,惠及3600多万观众。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被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县级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称号。
科技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全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2449项,其中,基础理论1102项,应用技术类成果1288项,软科学59项。专利授权量20903件,比上年下降7.0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68件,增长44.34%。有效发明专利1525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12件。共签订技术合同14148项,增长6.8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8.15亿元,增长38.27%。
体育
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体育事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做实西部体育强省建设,助力体育强国;要做实全民健身,助力健康甘肃;要做实竞技体育,助力奥运争光;要做实青少年体育,助力健康成长;要做实体育产业,助力经济发展;要做实体育赛事活动安全,助力和谐稳定”的要求。
2023年5月18日,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在兰州体育馆举行,本届运动会历时7个月,相继在13个市、县举办了18个大项83个小项的比赛,参与人数14000多人。全省各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成绩斐然:第四届甘肃省自行车长征赛联赛分站赛达10个,全省大众冰雪运动实现全季节发展,代表甘肃参赛的临夏州积石山县篮球队夺得首届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冠军,甘南州足球队获得首届“贡嘎杯”五省(区)州际青年足球邀请赛第一名,刘玉武获得第十八届全国象棋等级赛冠军并晋升象棋大师,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广场舞在全国大赛中获得5个一等奖。
2023年6月11日,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甘肃省体育局、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兰州马拉松在兰州奥体中心鸣枪开赛,共有来自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4万名选手参赛。作为展示黄河文化和城市魅力的重要平台,“兰马”自2011年创办以来,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已经成长为马拉松“双金赛事”。
2023年5月28日,全国“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甘肃会场)在兰州举行,奥运会冠军焦刘洋等5名体育明星来到现场,与全省各地的4000余名儿童青少年运动过“六一”。成功举办第三届“甘小侠”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组织甘肃省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7项科技体育竞赛;甘肃省体育局、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共同出台《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甘肃省体育局、省教育厅首次联合举办全省篮球、足球、田径、排球、三人制篮球中学生锦标赛。据统计,2023年甘肃省各地开展的儿童青少年健身活动达1000场以上,参与儿童青少年近100万人次。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共有体育场地92462个,体育场地面积560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5平方米。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207枚,其中金牌70枚。
社会保障
2023年,甘肃省城镇新增就业32.0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3.90万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3.2万人,其中,省外输转230.6万人,省内输转292.6万人。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2.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78.98万人,减少7.5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10.58万人,减少44.57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6.6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1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0.05万人,增加7.29万人。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7.44万人,增加10.2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0.82万人,增加2.0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65.41万人,增加8.51万人。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共有30.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9.1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5746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7个,社区服务中心563个,社区服务站4745个,社区专项服务机构和设施431个。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92个。其中,未登记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114个,全托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67个,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955个,互助型社区养老设施5854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02个。
环境保护
2023年,甘肃省7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5.9%。2023年,甘肃省14个市州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6.2%(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庆阳市、嘉峪关市、武威市和临夏州4个城市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甘南州、酒泉市、张掖市、白银市、平凉市、金昌市、定西市、天水市和兰州市9个城市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陇南市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
交通
综述
甘肃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以兰州为核心,酒嘉、天水为重点,各市州政府驻地等为依托的“一主两辅、多极多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当前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兰州和酒泉被确定为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兰州中川机场、兰州西站、天水南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初步实现公、铁、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和旅客“零距离”换乘;以兰州为中心的陆港、空港加快建设,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获批临时口岸对外开放,敦煌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一大批物流园区项目建成投运,枢纽集疏运网络也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综合交通网络也逐步完善。宝兰高铁、兰渝铁路、银西高铁、敦格铁路等建成通车,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46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425公里,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80%。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总里程达到15.6万公里,其中高速及一级公路突破6000公里,与相邻的6省(区)省会之间实现高速连通,14个市州政府驻地全部实现高速贯通,实现了全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民航机场布局日趋完善,陇南成县机场建成投运,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中心的机场群基本形成,航空服务和对外联通范围不断提升;内河水运不断发展,船舶航行条件持续改善。兰州城市地铁实现“零”的突破,兰西城市群快速交通圈加快建设,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公路、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公路
截至2022年12月底,甘肃省公路密度36.92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1.83万千米,高速公路5783千米。按照行政等级分,国道1.42万千米(国家高速4743千米)、占比9.0%,省道1.74万千米、占比11.1%,农村公路12.56万千米(县道2.39万千米、乡道2.73万千米、村道7.43万千米、专用公路28千米)、占比79.9%。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15.35万千米、占比97.6%,其中,高速5783千米、一级1617千米、二级1.09万千米、三级1.50万千米、四级12.02万千米;等外公路3700千米,占比2.4%。全省共有桥梁18128座、186.6万延米。其中,特大桥270座、44.5万延米,大桥3576座、95.2万延米,中桥5194座、30.0万延米,小桥9088座、16.9万延米。全省共有隧道817道、110.0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80道、39.0万延米,长隧道272道、48.7万延米;中、短隧道465道、22.3万延米。
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83万千米;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00千米,比2020年增加1900千米,全省通高速县(市、区)从2020年的67个上升到2023年的80个,推动县通高速率达到93%,全省公路路网加快织密。连续三年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建设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超过1万千米,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0%,通达城乡的农村公路惠及更多群众。
2022年,甘肃高速公路(含一级)通车里程达到7400千米,隧道307处/612座,隧道总里程达到953.584千米,开通运营268个收费站(含独立运营路段的65个收费站)。甘肃省联网收费公路共征收通行费138.69亿元(含政策性减免40.51亿元,实收98.18亿元),同比增长18.5%,创历史新高。4条差异化收费路段(临合、雷西、景中、武威南至玉门)共减免通行费11.87亿元,占减免总额的29.3%;货车交通量同比增长90.9%,货车通行费收入同比增长63%,增收8.87亿元。
2024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规划,甘肃交通运输系统将全力以赴抓交通项目建设,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建成S60卓尼至合作等8条高速(一级)公路350千米,推进兰州-西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并加快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
铁路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营业里程6520.20千米,其中高铁1857.2千米(含高铁联络线)。管辖车站(线路所)333个,配属机车1342台(电力机车1163台、内燃机车179台)、客车1924辆、动力分散动车组71组、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16组。管内开行旅客列车291对,其中高铁36对、动车102.5对、城际45对、直达25.5对、特快16对、快速48对、旅游1对、普快1对、普客16对。担当图定客车183对,其中管内102对、跨局81对。管内有宝兰高铁、兰新客专、银西高铁、银兰高铁、陇海、兰新、兰渝、兰青、包兰、宝中、干武、太中银、中川、天平(天华)、西平、敦煌、酒额17条干线和平汝、红会、嘉镜、玉门南4条支线,接轨地方铁路4条,连接甘、宁、青、新、蒙、陕、川7省区,是西北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2014年12月26日,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兰新高铁开通运营,同年,兰州西站建成投入运营,成为纵横跨川、甘、青、宁四省(区)、中国西部最大规模的路网型铁路客运枢纽站。新建兰州西站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车站按一站两场布置,总规模13台28线,由北至南分别为普速和城际场、高速场。其中,普速场为改建陇海线、兰新线以及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贯通,规模为5台11线;高速场为宝兰高铁与兰新高铁专线贯通,规模为8台17线。兰州西站站房设计融入丝路飞天文化,建筑风格兼有中原传统文化和西域风情特色,恢宏气派、流动飘逸,已成为兰州市新的地标性建筑。
天水南站是宝兰客运专线的重要中间站,宝兰客运专线天水南站位于城市南侧秦州区与麦积区之间,北侧为城市主干道羲皇大道,车站总建筑面积24000多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按三站台七道设计,车站有立折能力,可办理始发终到业务。宝兰客专自西宝客专宝鸡南站引出,经天水、秦安、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站。全线共设东岔、天水南站、秦安、通渭、下小岔、定西南站、榆中、兰州西客站等8个车站。其中:下小岔站为越行站,兰州西客站为客运始发站,天水南站为有立折条件的中间站,其他车站均为客运中间站。
2024年4月,在建武威东站建设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武威东站是兰张三四线铁路中间站,是甘肃河西地区重要铁路客运枢纽之一,该站为线侧下式站房,总建筑面积11999平方米,建筑高度21.5米,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采用钢桁架结构,车站站房主体两层,中间候车厅为通高一层,两侧为二层,地下局部一层,最高聚集人数1500人,站台设3台7线。
航空
2022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完成运输起降7.4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40.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8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1.14%、49.72%、22.94%。集团全年新增客运航线34条,加密客运航线29条,新增货运航线2条,新增通航城市3座;累计通航城市101座,执行客运航线218条,货运航线5条;累计执飞航空公司36家(含2家货运航空公司)。其中,2022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起降5.6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94.2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90%、-51.18%和-24.08%,旅客吞吐量中国机场排名第30位。这是自2016年以来,兰州机场受疫情影响旅客吞吐量首次跌破1000万人。
2023年,甘肃民航航空运输生产再创新高,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800万人次,累计达到1872.43万人次。其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563.74万人次,继2019年之后再次突破1500万人次大关;敦煌机场旅客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成为甘肃省第一家、西北第二家百万级支线机场;张掖、金昌、陇南机场旅客吞吐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人文
综述
甘肃省地处中国黄河上游,地域辽阔,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汇地,其独具特色的陇菜菜系、浓厚的民情风俗、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文化、具有区域性优势的地方性特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等构成了甘肃文化的整体。
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甘肃疆域狭长,东西跨度大,文化类型在组成系列上丰富多样。按照时代划分,史前时代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先秦时期有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西戎文化、周秦早期文化等。秦汉以来有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等;按照性质来分,则有彩陶文化、青铜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特有民族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旱作农业文化及以红色文化和以《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等;按照民族成分来讲,则有氐羌文化、大月氏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吐蕃文化、党项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类型极大地充实了华夏文明的内涵和组成体系。
饮食
截至2022年11月,甘肃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共67个。其中大部分是食品和药材,也有环县皮影、庆阳刺绣这样的民俗特产。
参考资料来源
习俗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秦人就在渭水河畔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此后历朝祭祀,相沿成习。明代,天水祭祀伏羲形成定制,每年分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并制礼作乐,天水成为祭祀伏羲的中心。清代以后,伏羲祭祀仪式逐渐演化积淀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厚民俗文化。
现代公祭大典正式举办之初,大典的祭祀乐舞主要内容还是天水旋鼓、秦州夹板、甘谷唢呐、秦安腊花等,后期加入一些特定编排的舞蹈,但没有成为体系篇章。2010年开始在伏羲庙院内增加古筝表演,增加伏羲路迎宾队伍数量;2012年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组织重新排练了祭祀乐舞,演职人员达202人,2013年更是增加到320人。2016年,由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正式仿照《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庙”条记载中的乐舞礼制,创新编排了大典乐舞告祭内容,总共分四部分,即:序章,威仪棣棣;第一乐章,画开天地;第二乐章,万代敬仰;第三乐章,龙脉永昌。2017年,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接手乐舞告祭排练,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百先生作为艺术顾问,通过冯双百团队的再次创编,最终形成了每年公祭大典时所展示的祭祖乐舞篇章。
西王母是中国古文化的优秀遗产,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已流传3000多年,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有较大影响。千百年来,泾川回山已成为西王母后裔朝觐的圣地,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山西王母庙会,现存宋开国元老陶谷碑记载,开宝年间重修王母宫,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习,已传承1051届。 
“西王母信俗”是千百年来,在泾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西王母祭祀仪式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祭祀活动分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四个程序进行,法师携带法器,身着法衣,登赴祭坛,高唱道号,读涌经文,呈现出吉祥、长寿、团圆、祈福、穰安的和谐氛围。庙会期间,来自方圆周边市、县朝拜的群众每年多达10万人(次),回山和县城常出现人流蜂拥、水泄不通的空前盛况。 西王母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数愈来愈多,已成为泾川一大民俗盛会,颇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宗教人士的关注。
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卍”是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明代洪武三年(1370),永昌县毛卜喇村李姓先生在北京做小商贩,闲暇时入园把图谱暗暗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带回家乡,迄今已有500年历史。永昌“卍”字灯俗表演时,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十九排,杆高2米,共361根。主场正中竖高8.10米主杆,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幕布遮蔽,在进出口正面扎一道龙门,饰以彩灯,用作屏障。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象征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置“鳌山”(“灯山”),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每人手拿一盏1.5米高的花灯,顺通道盘舞,热闹异常。
西和乞巧节民俗是秦文化的遗留,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盐官河流域为中心,源于秦人的女性崇拜和祭祖活动。是一种集崇拜信仰、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词谣赋、音乐歌舞、才艺展示和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民俗活动。西和乞巧民俗中,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因活动主题是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由于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女节”。乞巧活动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按次序依次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期间,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歌舞表演和祈祷方式向巧娘娘诉说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互拜巧过程,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才艺,为相邻村、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谊的平台,为未婚青年寻找配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秦安女娲祭典是天水市政府及陇城民间祭祀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的祭祀活动。从2006年恢复公祭以来,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女娲庙举行公祭和民祭合一的女娲祭典。 秦安县即古城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女娲庙坐落于“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的清水河中游的秦安县陇城镇,距著名的大地湾遗址仅5千米。传说伏羲和女娲就出生在这里。陇城仍然保留着与女娲传说有关的风沟、风台、风茔的地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风沟中还有传说中女娲居住过的女娲洞。 
裕固族服饰大致可分为妇女服饰、未婚女子服饰和男子服饰三类。妇女服饰上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妇女的帽子特点鲜明,东部各部落的妇女帽子形似礼帽,但顶部呈小圆顶形;西部各部落妇女帽顶则是尖顶,帽沿后部卷起。红缨帽一般以芨芨草编织或羊毛擀制帽胚,用红布做帽里,白布做帽面,帽沿为镶有花纹的黑边,帽顶配有红缨,故称“红缨帽”。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是一件非常精制而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用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穿缀而成,共分三条,胸前左右两条,背后一条。头面也是裕固族已婚妇女和少女的区别标志,妇女出嫁成婚后方可戴头面。裕固族男子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身穿大领偏襟长袍,衣料大多以布、绸、缎或褐子、兽皮为主,扎彩色腰带,佩有腰刀、火镰、鼻烟壶、烟荷包等饰品。裕固族有专门的婚礼服饰,色彩和配饰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
青苗会民间祭祀是流行于甘肃岷县锁龙乡部分村社的一项独特而神秘的神灵祭祀活动。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青苗会流行区域位于甘肃省岷县锁龙乡,五大会的总庙在锁龙乡赵家庄,人称月楼滩庙,庙里供奉着两位善神:九天圣母京华娘娘、九天圣母京皇娘娘。相传两位娘娘在明成化年(1465年)出生,明万历年(1573年)加职,两位娘娘都到出嫁的年龄,因不满家里指定的婚姻,离家出走,最后在锁龙的梳发台显神,成为锁龙五大会的两位善神。 
青苗会民间祭祀庙会活动由“坐床”、“取水”、“坐庙”等几部分组成。作为流传久远的庙会活动,锁龙月楼滩青苗会民间祭祀携带了许多农耕文明的信息,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独特的人神沟通方式,虔敬的水崇拜等都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当地民间民俗活动的活化石。
戏曲
甘肃省境内现有戏曲剧种13个,分别为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眉户、京剧、豫剧。其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眉户演出团体、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 
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甘肃传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是甘肃戏剧形成、发展、完善的第一个高峰期。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西秦腔的记载,这种被称为甘肃调的秦腔成为中国秦腔艺术的早期分支。清代,甘肃秦腔广泛流布全省。清中后期,形成甘肃三路秦腔的流传格局。抗战时期,甘肃因作为大后方汇集了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剧种、曲种。京剧、蒲剧、豫剧都是在本时期传入,并异常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阶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神奇辽阔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传承有序的戏剧文化,为甘肃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跻身于戏剧大省的先进行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常演不衰,多部戏剧精品在国家文艺评奖和展演中屡获殊荣,扩大了甘肃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甘肃省陇剧院的陇剧《西狭长歌》入选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话剧剧本《天下第一桥》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提名;舞剧《彩虹之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8部终评作品。秦腔《民乐情》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提名奖”“配角奖”。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被国家民委选调晋京展演,秦腔《许铁堂》荣获全国十大剧种演出优秀剧目奖。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杂技剧《九色鹿》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以精湛的杂技技巧和高科技手段再现敦煌壁画故事。省陇剧院创排完成《米仓魂》,填补了高山戏大型舞台剧的空白。 
2019年-2021年4月,甘肃省成功组织了90台、158场次舞台剧目和文艺晚会演出,现场观众达21.85万人次,50场网络直播共吸引1.03亿人次网友关注,5次位居新华网全国直播周冠军,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场场有亮点”的常态化演出机制。省文艺工作者开展“艺术战疫”创作活动,通过线上创排展演的方式,创作3600多部(幅)抗疫文艺作品,全网浏览量超过1500万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春绿陇原”是甘肃历史上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全、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参演单位最多、受众面最大、普惠性最强的演出活动,也成为甘肃省文旅融合后文艺展演的新品牌。在文旅部的高度重视和兄弟省区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任务圆满完成,为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吹响了集结号。“一会一节”闭幕式演出、中外联袂文艺晚会《相约敦煌·2019》等7台剧目组成的闭幕式文艺展演,汇集各类艺术样式,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弘扬了丝路精神,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艺术展示大放光彩。 
甘肃省各级文旅部门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打造了诸多旅游演艺剧目。旅游演艺版《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回道张掖》《天水千古秀》等精品剧目,累计演出51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350余万人次,演出门票收入超过4亿元。还把大型情景体验剧《天水千古秀》、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成功搬上舞台,填补了河西走廊中段和甘肃省东部地区没有大型驻场演艺的空白。《又见敦煌》荣获“中国独立剧场旅游演艺十强”第三名。大型沉浸式文旅演艺《乐动敦煌》、大型激光水舞秀《记忆盘古》、大型实景剧《张国臂掖》成为文化旅游活动的新项目。舞剧《大梦敦煌》、歌舞剧《骊靬神韵》借助当地旅游节会活动,进一步拓宽旅游演艺市场。 
2019年-2021年4月,甘肃省有3人次入选文旅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省文化艺术艺研所项目《甘肃影戏戏曲文献数字化保护》入选文旅部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项目。为了加快推进艺术创作调查研究,相关单位完成了《甘肃国有改制院团现状调查研究》和《我省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调研报告》。同时省内专家深入研讨交流、开展田野采风,《中国戏曲剧种全集·甘肃卷》的9个甘肃独有剧种的编撰工作也于2021年完成。
文物古迹
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52处,其中古遗址50处、古墓葬11处、古建筑53处、石窟寺和石刻2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庆阳市(23处)、酒泉市(21处)、张掖市(19处)、天水市(18处)、武威市(13处)和平凉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列市州前五位。武威市凉州区(10处)、张掖市甘州区(9处)、华池县(7处)、民乐县(6处)和瓜州县(6处)分列县区前五位。
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甘肃省)、甘肃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5处)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坐西朝东,面向三危山。洞窟密布在南北长约2千米的崖面上,高约40米至50米,岩质为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沙层疏松,不适于雕刻,故石窟中以泥塑彩绘为主。
莫高窟窟群全长1600余米,分南北两区,现存有壁画、塑像者共492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区。莫高窟的北区除少数洞窟存有壁画,其余则是多达二百五十余个空窟。现编号的492个洞窟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五座。最大彩塑高35.5米(武周证圣元年建第96窟的“北大像”),最大壁画约47平方米(五代第61窟“五台山图”)。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漫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彩塑有佛陀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罗汉像及高僧像等。壁画题材有表现佛陀、菩萨等等的单身画像(即尊像画);有叙述释迦牟尼从入胎、出生到成长、悟道、降魔、成佛等神化了的传记性的佛传故事画;有表现佛陀在成佛前的若干世忍辱牺牲、救人救世的本生故事画;有描绘佛陀度化众生的因缘故事画;有以汉族传统神话为主包括道家的某些神话的故事画;有描绘佛教传播中佛陀、菩萨、高僧事迹为题材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灵异事迹和圣迹的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有以佛教经典为内容的佛教经变画。这些是莫高窟壁画中的主要部分。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和有关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1月,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83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四批)合计404项。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1月31日,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共469个。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7家,AAAA级旅游景区140家,AAA级旅游景区255家,AA级旅游景区66家,A级旅游景区1家。重要风景名胜区具体如下表。
参考资料来源
重要景点
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是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三个景区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世界上冷兵器时代最重要、最经典的国家防线,也是当前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长城形态的百科全书。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中外巨防”“河西锁钥”“丝路咽喉”。嘉峪关关城是整个防线的指挥中枢,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称之为“东方最完美的古城堡”;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认为,嘉峪关城池之上的三座楼宇,是长城沿线最美建筑;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的修建过程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如“山羊驼砖”“冰道运石”“定城砖”等,这些传说故事不仅折射出关城结构的严密,建筑的精巧,更加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嘉峪关关城明墙最南端、讨赖河北岸高达56米悬崖峭壁上的长城第一墩景区,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烽燧墩台,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景区地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东坡,因城墙自山底蜿蜒而上,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俗称“悬壁长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要口,也是明长城西陲防御体系的军事要塞。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千米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千米,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先后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
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东距张掖市区40千米,北距临泽县城20千米,以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称奇。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有着“陇上林泉之冠”之称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215平方千米,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温泉五大景区180多处景点构成。麦积山又名麦积崖,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孤峰崛起,形如麦垛。山峰西南面为悬崖峭壁,著名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不断开凿与修缮,现保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生动展现了当时的雕塑、绘画、建筑水平和艺术文化造诣,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麦积烟雨”。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敦煌城南五千米处,由鸣沙山和月牙泉两部分组成。鸣沙山汉时称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主峰海拔1715米,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其山体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经堆积成,俯瞰似古埃及一座座金字塔,仰看若一道道呈波纹状得沙脊。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似弯月而得名,其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产有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其中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被当地百姓称为“三件宝。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总面积150平方千米,由炳灵湖、炳灵石林、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于2020年12月29日被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炳灵寺石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炳灵寺石窟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和清,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现存窟龛216个,佛像雕塑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201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炳灵寺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石林中的丹霞面积达23平方千米,千峰耸立、形态各异,是一处典型近水丹霞地貌景观,被唐代名将李靖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刘家峡水库是因刘家峡水电站蓄水发电而形成的西北高原湖泊,又因在水库的末端有闻名遐迩的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库又被称为“炳灵湖”。55千米长的湖岸线上,水面最宽处6千米,湖容量5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66平方千米,20万亩的辽阔水面,风光旖旎,宜人的气候,圈定成“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官鹅沟大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属于半湿润气候。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西南城郊,212国道、兰海高速和兰渝铁路贯通宕昌南北,交通便利。
官鹅沟大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总面积达66平方千米。官鹅沟的森林覆盖率达75.1%,每立方厘米空间负氧离子平均达到18000个左右,是不可多得的康养胜地。经专家依据有关指标评定,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景区内气候湿润、幽谷纵横,峡曲林密、峰奇石怪,草甸与花海相映、雪山与碧湖交辉,涧水接飞瀑、高岩藏古木。仰观苍鹰逡巡于峰峦缠云巅,俯察锦鳞游戏于浅溪碎石间。春天野花竞发,争奇斗艳;夏天绿荫蔽日,毫无暑意;秋来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冬则白雪覆地,玉树琼花。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苍茫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30多种珍希的国家保护动物;盎然的官鹅景区内,生长着上千种珍贵的树种和药材。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岐伯
上古时代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约活动于甘肃庆阳一带。岐伯幼时聪慧,长而博识,洞察天地阴阳、四时运气之理,精通医术医药,岐伯与黄帝说医论道,共同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医药诊治之道。岐伯在3年中回答出黄帝提的1080个医学问题,黄帝遂尊岐伯为“天师”。岐伯、黄帝总结出的医学理论众口相传,留于后世。战国时期,医学家根据传说和记载,结合当时医学成就著成《黄帝内经》,成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后世称《黄帝内经》为医书之祖,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伯明察地理,才智过人,通过分析病理,阐述治国为政的道理,辅助黄帝打败蚩尤,融合炎帝氏族,制止原始部落之间的连年混战,逐渐定居中原,成为华夏民族的主干。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垂法以福万民”。岐伯和黄帝论医中,阐述有天文学、历算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元素的知识。岐伯遵照黄帝旨意,制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等,有很多发明创造。
不窋
古代周族部落首领。后稷之子。后稷娶结氏生不窋。后稷死后,不窋承袭父职,在夏政权中继续担任主管农业的官职。后夏后氏太康沉溺于狩猎,不理国事,夏政日衰,稷禾荒芜。不窋被去职失官,率部族迁居北豳戎狄之间(今甘肃庆城一带)。为复兴后稷之业,不窋教育周族尊重当地民俗,注意民族团结,加强同戎族的联系,同时带领周族好耕农,种黍耕,不怠业,教民稼穑。不窋施行教化,变易风俗,争取人心,忠实继承和发扬后稷的美德,遵守宗旨,修订训典,守以敦笃,奉以忠信,深受北豳先民们的拥戴和敬重。领导族人修建不窋城,逐步形成统治阶层和管辖区域,不窋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不窋卒后,葬于县城东帽盒山巅。明嘉靖十九年(1540),庆阳知府何岩立碑,书“周祖不窋氏陵”,今墓址犹存。明代庆阳著名诗人李梦阳诗:“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秦襄公
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
李广
(?-前119),甘肃静宁西南人。先祖李信为秦代名将。李广身材魁梧,长臂善射,虽寡言却喜论阵法,以射箭为乐,受家传射法。西汉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入侵萧关,李广从军击匈奴,以功为郎,常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甚多,深受赞赏。景帝继位,为骑郎将。吴楚反叛,任骁骑都尉,从周亚夫平叛。后任上谷、上郡太守,多次与匈奴交战。匈奴侵入上郡,李广率百骑追击匈奴3名射雕手,射死2人,俘获1人,忽与匈奴数千骑兵相遇。匈奴兵以为李广等是诱敌之兵,遂于有利地形布阵。李广部众惧,欲纵马驰还,李广以为如确驰还,匈奴骑兵会予追杀。于是前进,距匈奴阵2里多,令军士下马解鞍休息,以示不去。匈奴有骑白马之将出,李广率10余骑射杀之。战回,复解鞍,纵马而卧。至傍晚,匈奴疑有伏兵,终不敢击,半夜而去。李广后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与程不识俱为当时名将。武帝初,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西汉元光六年(前129),以骁骑将军统领万骑出雁门攻匈奴关市下,兵败被俘。途中夺匈奴马、弓脱归,因损兵折将下狱,罪当斩,以钱赎罪为民。元朔初复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行猎,误以草中石为卧虎,猛力急射,箭镞尽入石中。匈奴称李广为“汉飞将军”数年不敢犯右北平。西汉元朔六年(前123)入京,任郎中令。同年,以将军随卫青出定襄攻匈奴。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夏,率4000骑出右北平攻匈奴,行数百里,被匈奴左贤王4万骑包围,汉兵伤亡过半,李广射杀匈奴裨将数人,挫匈奴士气。次目再战,会援军至,匈奴解围去。李广七任太守,历文、景、武三帝40余年,先后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建奇功,终未封侯。今甘肃天水市南郊石马坪有李广衣冠冢。
张芝
字伯英。甘肃瓜州县人。名将张奂长子。少好学,有节操,潜心书法,屡次征召做官、应考,一概拒绝,故时人称之为“张有道”。练习书法刻苦专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善隶书、行书,尤擅长草书。学习著名书法家崔子玉、杜伯度笔法,加以创新,其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连,滴行不断,谓之“一笔飞”。其草书《急就章》,皆一笔而成,气脉通达,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张芝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罗叔景、赵元嗣并称,时人称之为“草圣”。著有《笔心论》,今已佚。墨迹在《宣和书谱》载有草书《冠军帖》、章草《消息帖》,在《淳化阁帖》收有5帖。清康熙初年在武威凉庄道署内井中挖出其手书石碑一块,其书法对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影响很大,王氏对汉、魏书迹,唯推钟(繇)、张(芝)草书。
姜维
(202-264),字伯约。甘肃甘谷县人。父姜冏为曹魏郡功曹,战死。姜维以父功赐官中郎,参天水郡军事。诸葛亮出祁山,姜维归蜀,深得信任,以其“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即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任仓曹掾、加奉义将军,赐爵当阳亭侯。后任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跟随诸葛亮数次北上伐魏,既勇且谋,屡立战功。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于北征途中。姜维返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蜀汉延熙元年(238),随大将军蒋琬进驻汉中,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后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费祎卒后,任大将军。延熙十年(247),汶山、平康夷族兵起,姜维率军平定。后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降服羌人。姜维继承诸葛亮的“和夷”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民族和睦团结。姜维于延熙十二年(249)、十六年(253)、十七年(254)、十八年(255)多次出兵攻魏,因力量不敌,屡为魏军所败。姜维累年攻战,功绩不立,宦官黄皓掌权在内,屡欲废姜维。为解除后主刘禅猜疑,自求贬削为后将军,离开成都,驻军沓中(今甘肃舟曲、迭部一带),不久又“退师还保剑阁”。蜀汉景耀六年(263),魏以邓艾、钟会等三路伐蜀,姜维阻钟会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魏军压境,后主刘禅出降,令姜维降于钟会,蜀亡。钟会推崇姜维,与之言:“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姜维暗中和钟会联接,钟会欲据蜀叛魏,姜维欲借机恢复蜀汉,事泄被杀。姜维“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同诸葛亮为蜀汉的兴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有姜维祠与墓。
李世民
(599-649),甘肃秦安北人。李渊次子。隋末随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薛润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唐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后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又修《氏族志》,发展科举制度。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贞观四年(630)击败东突厥,又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发展西域的交通,各民族融洽相处,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641)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后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驾崩于含风殿,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有诗作与墨迹传世。
安维峻
(1854-1925),字小陆,号晓峰,又号渭襟。甘肃秦安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1883),改任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其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安维峻直言上谏,支持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坚决斗争。一年之内连续上疏60余道。甲午战争结束后,又上呈《请诛李鸿章书》,揭露李鸿章卖国行径,主张立斩李鸿章以谢国人,同时指责慈禧垂帘听政。慈禧甚怒,幸得光绪帝开脱,遂革职发配张家口。发配之日,饯行者堵塞行道。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亲为治“陇上铁汉”印相赠,京师大侠大刀王五自行护送。光绪二十五年(1899)回归故里,先受聘于陇西安南书院,后在家乡办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任内阁侍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归里定居,闭门著书,间或从事农田耕作,鬻卖书画。民国14年(1925)病卒。著有《望云山房诗集》《望云山房文集》《谏垣存稿》《四书讲义》,主编《甘肃新通志》100卷81册。
葛霁云
又名葛昊,曾化名葛济平,1896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市。葛霁云小学未毕业就考入省立第三中学(即天水中学)。16岁辍学到天水县邮政局当译电员。1920年秋,被保送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铁路管理。五四运动期间,葛霁云认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李大钊领导下钻研马克思主义,接受革命思想,自觉投身于五四运动。1924年,葛霁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离校后与共产党员南汉宸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积极传播“十月革命”的火种,为在各地建立党的组织而积极工作。
1925年初,葛霁云倡议发起成立了天水籍在京学生组织——天水学会,并创办了季刊《新时代》,葛霁云任主编,公开地宣传马列主义。1925年春,葛霁云被派往国民军2军7师邓宝珊部工作。1927年1月,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在西安成立,葛霁云任民政厅副厅长。他利用这个公开的合法身份,为党组织提供经费,掩护党内同志并发动各县积极组织农民协会,与反动势力作斗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葛霁云在西安被捕,经邓宝珊营救出狱。1928年春,葛霁云、岳跻山等在河南唐县组织游击队,计划开辟革命根据地。
1932年底,葛霁云到了兰州。此时,正值中共甘宁青特委刚刚组建,靖远起义失败不久,党在甘肃的工作正处在困难时期,许多党员都分散隐蔽了。葛霁云对甘肃行署副官长兼特务营营长及教导队队长杜汉三做统战工作,将一些共产党员安排在他的特务营和教导队,并分别担任了连、排长等职。杜汉三对教导队和特务营中的共产党员的活动竭力进行掩护。
1933年秋,葛霁云被通缉,秘密去宁夏孙殿英部与南汉宸一起从事地下工作。1934年,孙殿英攻打宁夏失败,南汉宸去了天津,葛霁云去了新疆,在马仲英部搞兵运。1934年7月陪同马仲英前往莫斯科学习。1936年被派往西班牙工作。1939年回国后在新疆工作。1941年,葛霁云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5岁。
杨静仁
(1918-2001),甘肃兰州市人。1937年杨静仁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甘肃省委直属回民特别支部委员、书记,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常委、伊斯兰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回民青年救亡会常务干事。1941年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并任第一班党支部书记,后任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政委,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陇东外情组副组长。1947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民族科科长,西北局机关游击队队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第四处处长,国家民委委员、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60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宁夏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77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主席。1978年3月任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80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4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2001年10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参考资料
甘肃省地理地貌.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气候情况.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简介.甘肃省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0:14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