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赤腐病是由甘蔗赤腐病病原菌(镰形刺盘孢、图库曼囊孢壳)引起、发生在
甘蔗的病害,主要为害蔗茎和叶中脉,也侵害叶鞘和宿根蔗桩。
甘蔗赤腐病由一种真菌引起,甘蔗赤腐病病原菌的无性阶段是
镰形刺盘孢(学名: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属半知菌,黑盘孢目;有性阶段为图库曼囊孢壳(学名:Physalospora tucumanensis Speg)。常见的孢子是
无性世代的
分生孢子,半月形,平均25微米×6微米,无隔膜,内含粒状和油点,并常有1大液泡。分生孢子密集呈粉红色或橙红色,
分生孢子梗长圆形,淡色,无隔膜,着生于分生孢子盘中,在分生孢子梗中杂有刚毛。除分生孢子外,此菌还常产生能抵抗干旱和不良环境的
厚垣孢子,呈墨绿色,圆形或椭圆形,含油点,多生在菌丝的顶端,脱落后即发芽入侵寄主。
将菌饼接种于多种培养基中,菌落在燕麦培养基上长势最好。菌株在5℃条件下不能生长,而在10-37℃温度范围内,菌丝体均可生长,其中,在25-30℃之间最适宜菌丝体生长,尤其以30℃为最佳生长温度。从菌落长势来看,pH值在6-8之间,菌落生长最好。在3种光照处理条件下,菌落长势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病原菌的生长对光照条件并不敏感。在40-55℃处理过的孢子悬浮液均能长出小菌落。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长出的菌落也愈少,经60、65℃处理过的孢子悬浮液则完全不能生长出菌落。由此推断,该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
危害叶中脉(称为中脉赤腐病):发病初期,受侵染的甘蔗叶片中脉上分散呈现几个发红的小斑点,小斑点沿中脉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红色至褐色条斑,条斑宽0.4-0.5厘米,长2-8厘米,条斑外围均有明显的浅色晕圈;后期条斑中央组织变草黄色至灰白色,周围呈深红色。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散生褐色或黑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盘,一条中脉上常有多个病斑,病部后期破裂,叶片常因此而折断。
危害蔗茎(称为蔗茎赤腐病):初期外表症状不明显,但将蔗茎纵剖可见甘蔗茎内发红,且主要出现在中下部,受害严重时几乎整株蔗茎均为红色;内部组织变红多为整个节间变红,并上下扩展,贯穿几个节间,变色部分常夹杂圆形或长圆形的白色斑块。后期病茎的表皮皱缩、无光泽、有明显的红色斑痕,其上着生褐色分生孢子盘,髓部中空,充满灰白色菌丝,茎内组织腐败干枯,上部叶片失水凋萎,严重时整株枯死。宿根蔗桩受害易引起腐烂,影响萌发,发病严重时常使甘蔗生长不齐和严重缺株,有效茎数减少,造成减产。
甘蔗赤腐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亚热带甘蔗栽培地区(其中对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泰国、印度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甘蔗为害严重)。甘蔗赤腐病在中国各蔗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但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湖南、浙江、江西、台湾。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茎、病叶组织和种茎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在病田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雨、雾、昆虫等传播到甘蔗的地上部分,借灌溉水传到新植的蔗种上,主要通过伤口或直接通过表皮侵入叶片和蔗茎组织。
冬春植蔗下种后常因低温阴雨发芽慢,抗病力弱和湿度大的环境诱发此病而造成缺株。土壤湿度大或天气干旱时,甘蔗容易受伤,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土壤中氮、磷、钾的配比可影响甘蔗赤腐病的发生,病情指数随着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随着磷比例的增加而减少。螟虫及飞虱为害严重的易发病,暴风雨较多或土壤偏酸的地区病害也重。
不同的甘蔗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也较大,Co290易感病;台糖134、Co419、云蔗71/388、云蔗65/55、云蔗89/151、川糖61/408、闽糖70/611、
桂糖11、桂糖12等较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