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计划是确定由
资本密集型资源(设备、工具、设施和总体劳动力规模等)综合形成的总体生产能力的水平,从而为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持的计划。所确定的生产能力水平对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成本结构、库存策略以及企业自身对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要求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长期生产能力计划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生产能力计划。
长期计划中涉及的生产性资源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也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消耗完毕,如建筑物、设备、物料设施等等。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可分为
扩张型生产能力计划和
收缩型生产能力计划两类。
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具有战略性质,是考虑长期需求预测、企长期发展战略和产品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对
企业生产能力作出的规划。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具有风险性,需要周密研究,充分论证,谨慎
决策。
中期生产能力计划是指在半年至18个月的时间内制定的月计划或季度计划。这里,雇员人数的变化(
招聘或
解雇)、新工具的增加、小型设备购买以及
转包合同的签订等情况发生时,中期计划可能需要调整。
短期生产能力计划是指小于一个月的生产能力计划。这种类型的生产能力计划关系到每天或每周的
生产调度情况,而且为了消除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矛盾,
短期计划需作相应调整,这包括超时工作、人员调动或替代性生产程序计划等。
在进行生产能力计划时,首先要进行
需求预测。由于能力需求的长期计划不仅与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关,还与技术变化、竞争关系以及生产率提高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还应该注意的是,所预测的时间段越长,
预测的误差可能性就越大。
对市场需求所做的预测必须转变为一种能与能力直接进行比较的度量。在制造业企业中,
企业能力经常是以可利用的设备数来表示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必须把市场需求(通常是产品产量)转变为所需的设备数。
当预测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为正数时,很显然,就需要扩大产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当一个
生产运作系统包括多个环节或多个工序时,能力的计划和选择就需要格外谨慎。
处理能力与需求之差的方法可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不考虑能力扩大,任由这部分顾客或订单失去。其他方法包括能力扩大规模和时间的多种方案,包括积极策略,消极策略或中间策略的选择,也包括新设施地点的选择,还包括是否考虑使用加班、外包等临时措施,等等。
评价包括两方面: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以所要进行的投资为基准,比较各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情况。这里,可使用
净现值法、盈亏平衡分析法、投资回收率法等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