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涵养发展区是
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资源保证地,是构建全市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区域。
发展范畴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
门头沟、
平谷、
怀柔、
密云、
延庆五个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该区域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全区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53.30%;2006年常住人口176.6万人,占全市11.17%,常住人口密度为202人/平方公里;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46.95亿元,占全市的4.75%。该区域属于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关键要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立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规划研究
生态涵养区发展规划,是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富民就业为核心,强化
生态修复与水源保护,完善
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并积极引入总部经济及高端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和服务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延伸,促进生态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
研究内容
充分研究生态涵养发展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站在未来以创新思路破解山区发展难题,科学定位,有效实施,对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产业培育、生态城镇建设、
生态文明引导等主要内容进行科学论证。
总体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绿色北京”建设要求,全面提升
生态资源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发展,留足绿色空间和未来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兼顾生态涵养和生态经济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统筹兼顾政府推动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实现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
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产业友好、人民富裕的生态经济发展区。
近期,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富民就业为核心,强化
生态修复与水源保护,完善
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积极引入总部经济及高端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和服务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延伸,促进生态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目标
到“
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区域内
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
翻一番;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1至2个国际性的会议休闲度假名区。
发展策略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
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
充分发挥
生态资源效益,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突出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型第一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坚持把融合化发展作为
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互促。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延伸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
加强区域合作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任务
生态建设、水源保护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第一要务,立足
生态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养山富民,促进全面发展,也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职责。
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
一是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深山
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
生态系统和城镇
人工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并结合流域治理、矿区
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继续建设首都生态屏障体系。
二是加强涵养区水源生态建设。以保护区域内各种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开发节水设施,提高水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
三是通过
植树造林加强山区生态建设,扩大
生态林规模。
四是加强
空间管制,特别是生态涵养区中的
密云水库上游、官厅水库上游要禁止开发;
五是加大
禁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防止违规采伐和非法开矿,形成全面的生态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
六是以农田林网为主要内容加强浅山区生态建设。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农田林网。
七是以公共绿地为基本内容加强城镇生态建设。继续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为基础,植树种草,增加绿地,美化环境。
积极创新生态与农村发展模式
一是建立若干个生态建设试验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统筹安排生态建设。
二是建立各个区县之间生态建设协调机制,促进生态链在涵养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良性循环。
三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构建
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共赢。
四是建设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涵养区
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水源建设补偿制度,制定扶植涵养区发展的经济援助政策,积极支持涵养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是继续把涵养区“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三农”发展的投入与分配机制和全面建立城乡接轨的各项保障制度。
六是遵循“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大原则,通过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山区农民转行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林果业等富民产业,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一是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源治理,以提高生态保护和
水源涵养功能,优化生态环境。
二是提高
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再生资源比重,减少直接处理投资;建设
垃圾填埋场以及粪便处理场,提高城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
三是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范围内的社会单位及居民楼房垃圾袋装率和县城内垃圾分类率;建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清洁农村,文明乡镇。
四是限制或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实施有机农业工程。推广
缓释肥,提倡农家肥和有机肥,改善施肥方式,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扩大
生物治虫农田范围,减少农药使用量。
五是杜绝
污水灌溉,推广
可降解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实施绿色畜牧养殖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监管;加大对农业生产的
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示范工程。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制定促进涵养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产业项目筛选
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严格限制不合指标的项目进入。
二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保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倡导
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是推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生产方式。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工业比重,增加企业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的费用投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链。以加工企业及相关服务组织为纽带,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家庭生活,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
五是倡导
科学消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鼓励使用
绿色标志食品、环保标志产品和节能节水论证产品。
六是倡导使用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并实施“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措施;在农村减少使用薪柴
秸秆等燃料,发展
生物质工程,提倡使用
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扩大
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范围。
加快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一是建设与资源、
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发展聚落,通过
生态移民、生产移民、生活移民等方式调整人口布局,推进农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坚持以环境友好型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空间集聚,构筑科学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
二是
集约发展经济,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经济集约增长。
三是要努力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