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农学类专业,授予农学或工学学位。环境科学相关。生物质工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可再生的农林
生物质资源转化成电能、运输燃料、生物燃气、固体燃料、
生物塑料、
生物材料、药物等各种产品的朝阳产业。在石化能源枯竭、环境危机严重、气候变暖加剧的大形势下,生物质工程是挽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尤其在油价搅动全球秩序的不安定时代,生物质能源更成为许多国家复苏和振兴的希望。如今,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主导。
介绍
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促进农民增收、创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道路。
领域重要人物
石元春的介绍
(1931—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31年2月10日出生,
湖北武汉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
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
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 现为两院院士,《
中国农学通报》主编。和程序教授最早将国外的Biomass翻译定为生物质。
为了完善生物质工程战略,石元春院士专题考察调研了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
呼伦贝尔等四大沙地以及其它各种边际性土地,为
生物质资源探寻立足之地;主动结交在第一线艰苦奋斗的生物质企业家,鼓励和指导他们战胜困难。为了推动生物质工程战略的实施,石元春院士后发表了“开辟农业‘第三战场’,种出一个绿色大庆”、“建立我国四大沙地碳汇林及生物质能源基地示范点”和“生物质能源主导论”等论著,篇篇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充满睿智,读来激动人心,这些文章都已经成为生物质领域从业者必读的经典和指导手册。
石元春出版相关的《决胜生物质》??
“《决胜生物质》既是石先生十年思想的集成,也是石先生‘80后’创新的首次发布”,王涛说,这本书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深刻也最生动的关于生物质工程的著作,全面地汇集了国内外相关的事实和资料,深入地分析了能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详细地比较了不同路线的优势、缺点和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中国未来的“绿色文明”之路。这必将在引导生物质产业更好发展、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推动我国的新能源、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深远影响。
“我不是单就能源谈能源”,发布会上,石元春院士还回答了新闻媒体的提问。他在《决胜生物质》一书中,则对生物质产业相关的十大关系一一进行了辨析,并得出结论:基于生物质产业发展的能源农业,原料非传统、可再生,产品低碳、绿色,技术现代、市场无限。推动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亟需各个方面的努力,石元春院士还特别呼吁,“我希望更多的中国科技界同仁,走与
民营中小企业相结合的道路”。
党委副书记张东军主持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近20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学校党政办公室、宣传部、出版社、生物质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学院的部分师生也参加了发布会。
闵恩泽的介绍
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剂之父,主要从事石油炼制
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2007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获“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晚年主推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替代石化原料。
专题研究组成立了,闵恩泽的夫人陆婉珍院士发现丈夫又开始经常半夜两三点兴奋不已,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写字台前长考疾书。在大量实验和学术思考之上,闵恩泽领导的团队成功开发了“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在劣质和多种来源原料炼油的技术领域领先世界。该工艺于2008年在海南省建成工业示范装置,并已投入生产,B-5生物柴油已在海南的加油站销售。
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的开发”,也是闵恩泽与
中国石化总工程师曹湘洪院士、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等业内专家详细讨论、几经考察,根据中国农地、水资源宝贵,滩涂、盐碱地、沙漠地区面积较大的特点确定的。目前这个项目在进行小试研究,预计2015年进行户外中试装置研究,2020年建设工业示范装置。可以说,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每一步,都是闵恩泽根据国情和中国“后天与后后天的需求”精心设计的。
2010年,闵恩泽主持的咨询项目《生物质炼油化工厂推动能源化工迈上碳水化合物新时代》向中科院提交了报告。闵恩泽亲自撰写了一章,对我国生物质能源,包括乙醇汽油、秸秆乙醇、微藻生物柴油及新一代生物质汽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已是耄耋之年的闵恩泽充满信心:“我们不仅要急起直追,而且要争取
技术领先权易于我手。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超不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