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产
经济学术语
“生态资产”从广义来说是一切生态资源的价值形式;从狭义来说是国家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带来直接、间接或潜在经济利益的生态经济资源。“生态资源”或“生态经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物质构成和生态功能的源泉。传统经济学把生态系统看成是纯自然物,认为只有自然属性;而且又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将自然系统看作是社会总资产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形成全球性问题,人们为了寻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反思了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发现问题的经济学根源是“自然无价值论”,提出了资源、环境、生态的价值观和生态资产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初步形成了自然经济学框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形成了不同部门的自然经济学,如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等。
简介
新的资产观点与传统资产观点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认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尤其是生态环境经济资源,是自然创造并赠予人类的资产,它是社会经济资产的基础资产,它属于社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资产按资源类型可分为:生物资产、基因资产、生态功能资产及生境资产四大类型。
生态资产按价值类型可分为:自然存在价值与社会利用价值两大类。其中,自然存在价值(总自然存在价值,含已耗用自然存在价值及剩余自然存在价值);社会(间接)利用功能价值(总利用功能价值,含:有机质价值、维持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价值,营养物质的先婚后储存价值、水土保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净化污染价值等)市场直接利用价值(总直接利用价值,含:生计消费使用价值、产品、加工品使用价值、直接服务价值等)及潜在价值(基因利用等)。
自然生态(经济)资产具有如下特点:一、自然资产与社会资产的结合;二、公有资产与私有资产的结合;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结合;四、有益资产与有害资产的结合;五、动态资产与静态资产的结合;六、可更新资产与不可更新资产的结合。
生态资产的测算与计量,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还处在研究阶段;生态资产的应用(生态经济资产的统计与生态补偿)也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家在部门(森林、江河湖海湿地、珍稀濒危物种等)、区域、全国、全球生态资产的评估方面已经取得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世界银行资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中对“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评估”方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研究项目中对“外来物种、生物安全、遗传物质项目中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面,为国际上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健民、王如松. 2001. 中国生态资产概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8.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北 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徐海根、王健民、强胜、王长永. 2004. 外来物种、生物安全、遗传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4)吴人坚 等. 2012.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马建章 等.1995. 动物物种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 野生动物,(2):3~8
(6)薛达元. 1997.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称不上自然保护区案例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姜文来. 1998. 水资源价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8)陈平留 等. 200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2 19: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