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效率
干旱时针对可用水资源进行严格检测
用水效率是干旱时,针对可用水资源进行严格检测。因此,人口增长、需求量增加、河流体系干涸、环境流需求、地下水层降低、以及用水效率等压力就显得尤为突出。
缘起
全球水资源的匮乏,促使我们必须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GHD的综合方案可解决降低水流失与改进水系效率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降低饮用水配水系统水损率及需求量将是水资源保护中的一个待开发领域。水用户可与水务机构、市政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水损管理举措。
基本措施
灌溉用水效率有待提高
1.提高用水效率,首先要革新观念
过去,人们常以人均水资源量及其在世界上的排位来证明中国水资源的短缺,而没有充分认识社会对水的需求是可以调控的。如今世界上无论是富水或者是贫水国家,都在努力克服水的浪费,从用水习惯上的“大吃大喝”,引向“健康饮食”,大力提高用水效率,同时,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以往水资源规划人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模式下制定的工业万元值取水量和传统的农业灌溉定额来评估“缺水量”和“缺水率”,而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的实践经验,找出这方面的惊人差距,从主观上寻找普遍存在的缺水与浪费并存的根源。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及其水行政部门的决策人员往往侧重供水管理,即设法增加投入,扩大供水设施(有些也是必要的),而较少把精力用于需水管理,即促进社会对水的高效利用,降低消耗行为的管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供需,按水市场配置资源。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只重“硬件”、不重“软件”的倾向,才能自觉地引导这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
2.提高用水效率的基本措施是经济、技术、法规政策和公众参与
水价是刺激用水效率、克服浪费的最有效的措施,即使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水价仍然是配置水资源的最重要手段。这方面,中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现需要进一步落实《水利产业政策》中关于供水水价的规定,即新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贷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原有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水价政策和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的原则,区别不同用途,调整到位,以后再根据供水成本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对超定额用水的,要加价收费。总之,水费改革必须坚持下去,更不能停步。
科技兴水,努力提高水利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引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农业要改革按定额灌溉的传统模式,研究采取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联合运用的科学灌溉方法;同时要继续研究并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情况的渠道衬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工业要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增加循环用水次数,开发和推广工业节水技术;生活用水要规定用水设施如自来水龙头、冲厕和淋浴喷头的节水标准以及保证用水效率水平的技术参数等。
在政策法规方面,要全面贯彻《水法》和《水利产业政策》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地区要依法实施国家规定的各项用水管理制度,大力普及节水措施;继续实施农业节水灌溉计划,分期分批建设节水灌溉县;对农业节水项目应优先立项,增加投入,优先安排贷款和财政贴息。水资源短缺地区要继续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在新建高耗水项目的建议书中,必须包括用水的专项论证,否则不得立项和建设。要制定节水型用水设施的国家标准,并规定任何企业不得再生产不符合标准的生活用具。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把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纳入法律内容,使我国高效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凡涉及群众利益和居民所共同关心的大事,如调整水价,推广节水器具,供水计划和枯水期间及城市缺水综合对策等都应通过适当方式让公众听证或讨论。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的政策措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现状
某地用水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把水当做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进行管理,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初步建立起用水管理制度,开源节流并重,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国用水量长期高增长的趋势缓和下来。1981~1995年全国用水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1.3%的水平,低于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4%。
这期间,海滦河、黄河流域用水年平均增长率已分别降至0.5%和0.7%。从总体上看,全国总用水量开始进入低增长阶段。华北一些城市和地区已连续多年呈现零增长。据对国内120个城市供水发展状况分析,已有61%的城市在“八五”期间用水量的增长率已低于供水设施建设的增长率,出现了供水的买方市场。
1981~1995年的15年里,全国总用水量只增加20%,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即中国平均每年以1.3%的用水增长率,维持了平均每年1.4%的人口增长和10%左右的经济增长。
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大力推进水费改革是改变社会用水量高增长势头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是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对水的需求的。但仍有部分省区,由于用水管理不力,水费改革滞后,用水浪费仍十分严重,社会需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用水管理起步较晚,且很不平衡,全国用水效率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据有关资料分析,美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5.39万亿美元,总用水量5250亿立方米,以每立方米水产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用水效率为每立方米10.3美元;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2.94万亿美元,用水总量908亿立方米,用水效率为每立方米32.4美元;中国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5.76万亿元,全国总用水量5350亿立方米,用水效率为每立方米10.97元,按1995年汇率换算,约合每立方米1.32美元,只有美国1990年用水效率的1/8,日本1989年用水效率的1/25。
展望
提高用水效率措施
对2000年中国总需水量有各方面不同的预测值,估计将达到5500亿立方米或稍多一些,其中农业用水约占75%,城乡用水比为1:3。届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国民生产总值按1995年价格计算达到8.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800美元。按GDP计算,用水效率约为15元每立方米,约合2美元每立方米左右。
21世纪初,预计全国总用水量将继续保持1%左右的低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或稍多一点,国民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的8.5万亿元再翻一番,人均GDP将达到1500美元左右。按不同方法预测,全国总用水量可能达到6000亿~6700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约为430~480立方米每年,农业用水将占总用水量的70%,城乡用水比约为3:7。按GDP计算,用水效率约为25~28元每立方米,约合3.2~3.5美元每立方米,比现状提高1.4~1.7倍,约为美国1990年用水效率的1/3。应该指出,2010年的实际用水量和用水效率将取决于人口的控制、工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节水的成效和用水管理改革等诸多因素。如果各方面进展都比较好,实际情况将可能偏于预测的较低值,反之,则偏于预测的较高值。
展望21世纪中期,届时中国人口达到高峰值16亿或稍多一些,人均综合用水量大体保持现有水平,中国总用水量可能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3%~0.5%,农业用水量仍将占总用水量的60%左右,城乡用水比约为4:6。那时,我国国民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体规模将接近美国的水平,GDP达到8万多亿美元。按GDP计算的我国用水效率将达到10美元每立方米左右,接近美国1990年的水平。
按照上述远景展望,21世纪中期中国人口达到高峰时,总用水量也将达到最高值的7000亿~800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率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的25%~29%,比21世纪初的19%增加6~10个百分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前苏联和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应该说这样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安全的。届时,农业用水在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仍将保持在60%左右,足以保护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4 16:10
目录
概述
缘起
基本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