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歌
中国音乐协会理事
田歌(1933年12月~2019年2月1日),籍贯山东省单县,中国内地作曲人
演艺经历
田歌称他是在如痴如醉的状态下聆听金湖秧歌的,他认为金湖秧歌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曲调优美,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演唱是原生态的,从嘹亮、高昂、甜美、悠长的秧歌声中,田歌听出了金湖劳动人民在插秧的过程中所抒发的情意。田歌断言,就是实行机械化插秧之后,金湖秧歌也不会失传。田歌希望金湖秧歌在现有文字记录的基础上,将声音保存下来,特别要将那些民间会唱的老人的声音保存下来,以便进一步发掘整理。田歌表示,他将在今后的音乐创作中揉和金湖秧歌的元素,帮助将这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唱下去。
他创作出的一首首动人心魄的歌曲,就像他的名字,是那样的甜美抒情真挚感人,21岁时他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草原之夜》,仿佛是一夜之间,歌曲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乃至传入世界各地,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教材,并被西方人赞美迷人的“东方小夜曲”。
他有一支歌——迷人的旋律飘越40年时光,从中国萦绕于巴黎伦敦、纽约,以及世界音乐之都维也那……,这支歌就是有“东方小夜曲”美誉的《草原之夜》。 他还有一支歌一神奇的旋律在拓荒者的汗珠中洇开江南的湖光山色,令新疆人自豪地高歌:《边疆处处赛江南》。 他有无数支歌——丰富的旋律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耀着岁月的风貌,为几代人提供了精神乳汁。 他就是在中外乐坛享有声誉、为新疆人民熟识和热爱的著名作曲家——田歌。 1997年5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田歌音乐艺术片《可克达拉的歌声》,作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年的献礼。田歌,在天山脚下生活、战斗了40多年,九十年代初,离休后定居六朝古都的南京,此次,随摄制组故地重游,我有幸在乌鲁木齐采访了他。 年逾六旬的艺术家何曾有老的迹象呢?身材挺拔,鬓无霜色,激情不泯。 同他交谈,避不开那两支歌。195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他随之遍访天山南北广袤的垦区。
音乐作品
代表作品有:《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舞蹈音《葡萄架下》、歌曲集《啊,亲爱的伊犁河》、《田歌独唱歌曲集》等。
草原之夜》是1959年拍摄的大型彩色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维族战士们歌唱劳动和爱情的悠扬歌声,深受感染,立即写成歌词,并根据当地流行的蒙古民歌素材编曲,成为蒙古民歌的经典力作。歌词: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那千里雪消融
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边疆处处赛江南》这首红色歌曲,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值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日夜忘我地战斗在屯垦戍边第一线。歌曲铿锵有力、旋律婉转悠扬,充分肯定了戍边战士的光辉业绩和取得的“边疆处处赛江南”的辉煌成果,同时歌颂边疆各族人民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紧跟毛主席阔步向前的雄伟气概。这首歌从新疆迅速传遍长城内外,传遍大江南北,唱遍珠江两岸,唱遍白山黑水,极大推动了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歌词:
人人那都说啊江南好
我说边疆赛江南哎
哎-- 来来来--
赛呀赛江南
朝霞染湖水
雪山倒影映蓝天
啊 呀 勒
黄昏烟波里
战士归来鱼满船
哎 鱼呀鱼满船
牛羊肥来瓜果鲜
红花如火遍草原
哎-- 来来来--
人人那都说啊江南好
我说边疆赛江南哎
哎-- 来来来--
赛呀赛江南
林带千百里
万古荒原变良田
啊 呀勒
渠水滚滚流
红旗飘处绿浪翻
哎 绿呀绿浪翻
机车飞奔烟尘卷
棉似海来粮如山
哎-- 来来来--
哎-- 伟大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永远向前
革命大旗高高举
天山南北红光闪
啊呀嘞 啊呀嘞
红光闪 红呀红光闪
各民族兄弟干劲冲天
要让边疆处处胜江南
哎-- 来来来--
哎-- 来来来--
哎--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3:10
目录
概述
演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