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石产于
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溪田上接坑头,沿溪向外延伸,田石来源于
寿山溪中,附近山坑、水坑的碎石顺流而下,融入田中,埋与地下,因常年受溪水,泥沙、地热等影响,石质发生根本变化,形成田石。
物品分类
因产地或矿脉
而异,可分为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
上坂田石多细嫩,晶莹剔透(光泽强),缺少温润感,接近水坑,如田石中的黄田冻、白田冻;
中坂田矿脉位置最佳,石质细腻而色泽浓重,温润感强,如田石中黄金黄、桔皮黄等产于此;
下坂田石在寿山溪下游淤泥较多,田石成色深暗,田石中的桐油黄、黑田等产于此;
碓下坂田石多色及色深暗,多白点与色斑,石质表面粗糙,如田石中的硬田、牛蛋田、搁溜田等产于此;
一般来说田石多以其颜色命名,而不是以地名、人名命名;
按颜色分
为: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绿田、花田等,具体还要细分成色,如黄田(黄金黄,鸡蛋黄、桂花黄等成色),如白田(羊脂白、荔枝白、猪油白等),如红田(桃花红、朱砂红、蜡烛红等),如黑田(牛角黑、煤渣黑等),一般来说,大多是以现实中的实物颜色命名,以田石颜色与实物颜色一致为标准命名;学习给田石命名与石友交流也是一大乐趣;
田黄石产于
寿山—溪田中,靠挖掘而得,黄色具多,故名田黄石,清代,
乾隆皇帝极力推崇,田黄石名声大振,不仅被称为石“
石帝”、“石中之王”立于中国印石之首,而且价格日飞猛涨令人咋舌,旧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现在何止!
三种常见的石皮
分别为乌鸦皮,黄皮、白皮;
田黄石特征
石皮、红筋格、萝卜丝纹、质感。
颜色
有黄皮、白皮、黑皮,有单层皮,双层皮,甚至有三层皮。
质地
细结柔嫩,细中带糯;再说红筋格,田黄大多有红筋格,与掘性山坑的红筋不同的是,田黄石红筋不很明显,细细的红赫色很浓,仔细看才可见;
萝卜丝纹
凡田黄石肌理中皆有萝卜丝纹,因矿脉而异,肌理中的萝卜丝纹略有不同,如高山种田黄形成的萝卜丝纹清晰如网;如杜陵种有不规则的水流纹;如坑头种肉眼很难找到萝卜丝纹,因萝卜丝结构较细,像细细的蚕丝隐约,眼睛看花了都看不见,在20倍放大镜下清晰可见;但无论田黄石的萝卜丝纹如何,都存在肌理中;质感以温润,细结,凝腻为佳,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六德!
形成原因
有朋友问:田石
石皮是如何形成?具体有几种皮?先谈石皮的形成,寿山地区有非常复杂的地质结构,碎石埋于不同地质结构中,长期受地质特有的成分影响,表面受物质颜色的扩散,表面石皮颜色与物质颜色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石皮;
乌鸦皮在淤泥中形成,
黄皮在土壤中形成,
白皮在砂土中形成;
双层皮的形成更为错综复杂,比如说田黄在土壤中形成黄皮后,又掉入淤泥中形成乌鸦皮;再比如说银裹金,田黄在土壤中形成黄皮后,又掉入砂土中形成白皮;总之,推理下去,就知道答案!比如乌鸦皮牛蛋形成:碎石滚入溪水里,石头与较硬的鹅卵石碰撞,产生白点,机会好的石头被水冲到田里,常年受土壤滋润,在后来土地被水淹没,常年集水,土壤变成淤泥(黄色土壤变黑色),石头受黑色淤泥颜色扩散,表面形成黑色乌鸦皮!可以想象石皮的形成多么艰难,因此这些带皮的石头倍受珍惜!
物品鉴别
田黄与那里品种石叫容易混淆?如下为与田黄混淆的石种:掘性山坑石,掘性坑头、鹿目格、牛蛋、溪管田、硬田等,还有人工做色加皮的染色田,还有河南石,浙江的昌化田等;田坑的石头中除田黄,还有白田(白中透黄与蛋清色)、红田(红中透黄与紫色)、绿田(绿中泛黄)等,这些都与田黄是兄弟,只是颜色不同!按产地或矿脉而异,还有溪管田、搁溜田石、溪蛋田石、牛蛋田石;还有历史原因形成的寺坪田石;
寿山石是中华民族的国宝,雕刻寿山石的大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