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简称H1N1,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疾病的感染机会在免疫力低下、季节交替等环境下会有所增加。受感染的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病或处于孕期的妇女群体,他们感染后重症发生率较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病死率在万分之二到千分之九之间,因地区环境及医疗条件影响,死亡率存在差异。
病因
该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免疫力低下、季节交替等会增加感染机会。
发病原因
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因子参与发病,血液系统呼吸道消化道、眼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症状。
诱发因素
症状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发病早期类似普通流感,部分病例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体征主要为发热。部分患者病情可发展迅速,突然高热,继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前驱症状
少数病例最初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大多感染者的首发症状仅是发热,起病很急,几个小时就可以达到38℃,同时伴有咽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全身乏力。
典型症状
感染病毒后的第1~4天,此时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炎症反应最为“嚣张”,表现为持续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咳嗽等。一般持续3~5天,随后症状逐渐缓解。
严重并发症状
在病情严重的这类患者中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
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受阻,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也就是俗称的“缺氧”,影响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正常功能。
可出现意识或精神障碍,呼吸异常,皮肤苍白或紫绀,脉搏细速,尿量减少。
继发两个或多个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此时的死亡率较高。
就医
如果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有过流感病毒的接触史者,应该及时就医,通过病史、呼吸道分泌物、鼻拭子、血清检查可以确诊。
就医指症
诊断流程
一般通过临床表现或病史追溯发现可疑病例,然后通过专业实验室中的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或病史追溯发现可疑病例。
曾到过疫区,或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烧、咳嗽、流涕、头疼、咽疼、身体酸疼等;
病原学检查检测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有片状影像。
出现流感样症状,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标准: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T-PCR和RT-PCR方法);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就诊科室
呼吸科、感染科或急诊科。
相关检查
对于一般病例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病原学相关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主要用于检查白细胞水平以及血小板是否减少。
主要检查血钾的水平是否减少,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是否升高。
血清学检测: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是否升高;
病毒核酸检测:从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中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感染者结果可呈阳性;
病毒分离检测:从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咽部含漱液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组织)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重症患者的胸片胸部CT提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征象,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少数患者伴有胸腔积液等。
鉴别诊断
甲型H1N1流感需要和以下疾病区别:
治疗
对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时间,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警惕重症发展,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如出现气促、憋气、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药物治疗
一般人群:可对症服用退热、止咳等药物治疗。
重症高危人群和病情较重时: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oseltamivir)。用药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不需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应开始抗病毒治疗。
细菌感染时:如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素治疗。
中医治疗
其他治疗
预后
甲型H1N1流感可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大多预后良好,痊愈周期短,如无其他并发症,可在1~2周后康复;部分重症患者因个体差异预后相差很大,甚至导致死亡。
并发症
甲型H1N1流感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能引起哮喘心力衰竭等慢性病加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为不足5岁的儿童(尤其不足2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及孕妇。
预防
病例
中国卫生部2009年5月11日中午发出通报: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据芬兰媒体2011年01月23日报道,芬兰国防军驻扎在芬兰中部城市卡亚尼附近的一支部队中约50名士兵感染甲型H1N1流感。
当地时间2023年7月6日,安哥拉卫生部长西尔维娅·卢图库塔通报,该国罗安达省已确诊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2名男性和2名女性。
参考来源: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38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