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峪村 在
赞皇县城西南25公里,济河上游山区、3个居民小组,1990年153户561人,2005年183户609人,耕地32公顷,其中水浇地9.67公顷、林果柿子为主。2005年粮食总产125吨,人均205公斤。
据载:
清嘉庆年间,何氏由南清河村迁此峪中,因地处高山深谷,荒凉之至,故称深峪。后误为申峪。相传:
王莽赶
刘秀时,
刘秀于黄昏时分到此,人困马乏,在此宿营。半夜时分,
刘秀披恶梦惊醒,急忙离开此地。天明后刘秀问侍卫昨晚宿的是什么地方,侍卫想了想是申时宿在这个山峪的,便信口答道:“申峪村”从此,申峪村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林业开发荒山。栽种
枣树,产
柿子、
酸枣较多。农业产
小麦、
玉米。工副业主要是采石、柿饼加工等。村里投资兴建了学校、商店、诊所等一系列文教商卫设施。全村绝大部分户有电视,90%户用上了自来水。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镇中上水平。
村历史悠久,村中有三个大
石臼,据考产生于
新石器时代后期。20世纪60年代,因建房起土,刨出很多
商陶残片和破损的陶器,还刨出叠放在一起的9件完好
商陶器皿。据专家考证,此处是个
商代陶作坊。1965年垫地刨土,在村东地里刨出两辈坟墓,上辈一墓穴内葬一男一女二人,男的头戴铜盔,前后胸和肩部都佩戴铜筑甲叶,女的双手腕戴着两副(四个)玛瑙手镯,制作十分精细。据《中国古代服饰史》载,殷商有铜盔,周是青铜盔;
秦汉铠甲叶为鱼鳞状。据以上综合考察认为,该村建村时间最晚应在
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