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193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金。
内容简介
《电》是
巴金《
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电》写了许多人,许多事。作者说,小说中的人物全是主人公,都占同样重要的地位,在这热血青年的群像中,吴仁民是以一个受人尊敬的最年长的革命家形象出现的,成了一个新人。李佩珠被当做妃格念尔型的女性来描写了。
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己却遇难。
佩珠父亲在上海突然失踪,她委托吴仁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成书过程
《电》是《雨》的续篇,写完了它,我的《爱情的三部曲》完成了。
说《电》是恋爱小说,也许有人认为不恰当。因为在《电》里面恋爱的氛围气淡得多了。《电》和《雨》中间的距离跟《雨》和《雾》中间的距离相等。
但是我仍然勉强把恋爱作为小说的主题。事实上《三部曲》里所写的主要是人,是性格。我想用恋爱来表现一些人的性格。《雾》的主人公是
周如水,一个软弱的、优柔寡断的人;《雨》的主人公是吴仁民,一个热情的、有点粗暴、浮躁的人;《电》的主人公有几个,我姑且拿李佩珠做代表吧,她比前面的两个人进步多了。我大胆地说她是一个近乎健全的女性,但也只是“近乎健全”。
不过《电》和《雨》不同,和《雾》更有差别。《电》的头绪很多,它倒适合这个标题,的确像几股电光接连地在空中闪耀。
短篇小说《雷》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故事发生的时间在《雨》和《电》之间。因为《电》里面的几个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里出现过,我现在就把《雷》放在《电》的前面。
这部小说是在一个极舒适的环境里写成的。一个朋友让我住在他的宿舍(北平西郊的一所花园,某大学的教职员宿舍)里,过了三个星期的清闲生活,使我从容地完成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应当感谢他的好意。
巴金
1934年9月
人物介绍
吴仁民:成熟的革命家,与李佩珠产生了爱情。
李佩珠:年轻女革命家,积极向上,进步女青年。
作品鉴赏
“痛苦就是我们的力量,痛苦就是我们的骄傲,我要拿痛苦来征服一切,我要做出一番事情。我在不能够这样地生活下去。我不能零碎地杀死自己,,,,”吴仁民是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无法避免地被他热情而浮躁的心情而带动。这是一颗躁动的灵魂,清晰地看到处于变革浪潮中的社会命运——黑暗未知,定会到来的光明朦胧而遥远。
爱情和事业,永恒的两个主题,这里幻化成为了他日日喝醉时内心痛苦的煎熬。巴金先生妙在把握住了人性深处本能的欲望,吴仁民不满于知识分子筑以精神上的空中楼阁,来拯救水深火热的社会,却也不能信服革命能够带来光明,于是,他在高志元、方亚舟般地革命热情前退缩了,放大了对情感的依赖,放纵自己沉溺于敏感到
神经末梢的爱情之中,用情感来填补内心对于前途未知的恐惧和空虚。前几天去重庆看了国民党官邸,
南山幽幽的
竹林和低调雅致的小楼,让我思绪回到国共年代。良知,教养,自傲,风度,种种“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念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年代滚滚的时代潮流。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2005年),现代作
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间,他接触了一些
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他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抗战前的作品主要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以及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等。抗日战争期间,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
憩园》《寒夜》和《第四病室》。解放后,巴金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等职。新时期出版的《
随想录》《探索与回忆》等,具有极高思想价值与
艺术价值,是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巴金于1982年获
意大利但丁文学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