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汉语词语,拼音为huà juàn,意思是成卷轴形的画;比喻
动人的壮丽
场面。
1. 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宋 苏辙《
次韵王定国见赠》:“屡出诗章新
管籥,偶开画卷小山川。” 明
陶宗仪《辍耕录·隐趣》:“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 清 松泉老人 《墨缘汇观录·名画上·宋迪秋山图卷》:“此卷且有‘奉华瑶晖’印章及 元 末诸公题咏,宜为 宋 人画卷中之铮铮者。”
2. 比喻动人的场面或情景。
魏巍《壮行集·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我们感激 毛主席 和他的战友们,他们在通宵不熄的烛光下写下了这部社会主义的灿烂画卷。”
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当我们把这些诗篇排列在一起,在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充满着革命者的豪情壮志的我们时代的丰富的画卷。” 何为《从苏家坡到古田会议》:“今天,一幅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的壮丽宏伟的画卷,已在辽阔的 中国 大地上迅速展现。”
《昭陵六骏图》卷,金,赵霖作,绢本,设色,长27.4cm,宽444.9cm。此图依据
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而绘,全卷分六段,每段画一马,旁有题赞。骏马的形态既忠于原作,又注意发挥绘画之长,通过遒劲的笔法和精微的设色,将马匹的毛色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战骑驰骋疆场的雄姿也刻画得十分生动。无论是奔驰、腾跃,还是徐行、伫立,都能
曲尽其态。六骏中,有侍者率引的飒露紫最为精采。
据《旧唐书·王行恭传》记载:“初,从讨
王世充,会战于
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虚实强弱,乃与数十骑冲之,直出其后,众皆披靡,莫敢当其锋,所杀伤者甚众。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发无不中,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像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画面选取的正是王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刹那情景,粗壮膘悍的王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推抚,身体后倾,目光温和,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受伤的马驯顺地伫立,马头与王行恭紧紧相贴,也极富感情色彩。飒露紫前腿紧绷,后腿微屈,极细微地描绘出了战马强忍剧痛的动态。
在细节刻画方面,此画较之石刻更加精微。 其余五匹,拳毛 为李世民平
刘黑闼时所乘,特勒骠为征宋金刚时所骑,均作徐步行进状,双耳竖起,目光有神。身中九箭的拳毛,起步轻捷,头部前昂,更显得英俊坚毅,透出久经沙场之神骏的不凡气质。
白蹄乌、青骓、什伐赤分别为
李世民与薛仁果、
窦建德、
王世充作战时乘骑,皆作奔驰之状,四蹄腾空,鬃毛飞扬,突出了飞奔的动态和勇猛的冲势,呈现出冲锋陷阵时的雄姿。六匹骏马以不同的动作、神情、气势,表现出共有的轩昂雄健气宇,在历代战马图像中堪称上乘之作。
从画风看,此图明显吸收了汉族艺术传统,继承唐和北宋时代的画马技法,尤多唐代韩干遗韵。造型准确
朴拙,线描柔和匀细,设色浓重沉厚,渲染富有质感。 此图出自金代画家赵霖之手,为其存世孤本。每段题赞为金代著名书法家
赵秉文所写,赵的流传书迹也甚少。
唐昭陵六骏浮雕在宋初被勒石摹刻,此画与石刻拓片的线条结构几乎一致,赵霖很可能参酌了北宋的石刻拓片(原石刻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而作。 该卷
引首有乾隆帝书《昭陵石马歌》,
后幅有赵秉文题记,指出作者是赵霖。
《神龟图》卷,金,张 作,绢本,设色,长26.5cm,宽53.3cm。后纸有明人题记一则,年款为“成化二十一年乙巳秋九月望日,熏沐 首 跋”。又钱士叔题记。钤“
奎章”、“天”、“选薄?绊子京家珍藏”等鉴赏印多方。
龟在古代为祥瑞之兽,与麟、凤、龙并称“
四灵”,外加白虎,又称“五瑞”。此图右下临水沙滩上绘乌龟一只,仰首,口中喷出一股云气,祥云中现出一轮红日,日中有“”字。衬景是广阔的水面和沙丘,使画面平添了神秘感。此图用笔工整细腻,龟之甲纹描画得一丝不苟。构图简洁,设色
妍美,画风近院体,为张 传世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