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性恋(Questioning)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倾向和/或性别认同抱有疑问、感到不确定。
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疑性恋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倾向和/或性别认同抱有疑问、感到不确定。其英文原文“Questioning”的首字母“Q”,有时连同
男同性恋(Gay)、
女同性恋(Les)、
双性恋(Bisexual)、
跨性别(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一起,组成“
性少数群体”的英文简称“LGBTQ”。不过,“LGBTQ”的末尾“Q”既可以指代“疑性恋”,也可以指代“酷儿”(Queer)。
在不同研究和情境中,疑性恋有不同的涵义。例如,在部分研究和项目中,疑性恋指的是一个人有性少数相关的倾向和认同,但尚未确定自己
性倾向和性别认同。另有学者认为,一些疑性恋者将这个身份作为一种应对恐同氛围的手段。当他们衡量了成本与收益,意识到向家人、学校、社群
出柜太冒险时,称自己是“疑性恋”、尚在探索中,可以留有让家人接受的余地。也有青少年项目的领导者们认为,疑性恋者是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存在多种可能性,而主动选择不给自己太快贴上标签。因此,在不同的语境、文本下,“疑性恋”的定义可能不同;而当人们称自己为“疑性恋者”时,他们对“疑性恋”认同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
疑性恋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性少数群体支持项目的项目领导者在描述疑性恋的定义时,倾向于将疑性恋与“发展和身份认同(development and identity)”联系在一起,例如将疑性恋者定义为尚不确定自己的性倾向的人。由于目前不存在一个专门解释疑性恋身份认同发展的模型,而薇薇恩·卡斯(Vivienne Cass)的同性恋认同发展模型(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Model)是应用最广泛的有关性倾向身份认同形成的模型。因此,本部分将通过介绍卡斯的同性恋认同发展模型,以帮助理解疑性恋与身份认同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对该理论的质疑,阐述在疑性恋与认同发展方面所存在的误区及其解释。
同性恋认同发展模型
卡斯的同性恋认同发展模型认为,人们对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身份认同(identity)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不断发展和获得的。该模型将性倾向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人们沿着该路径线性地发展,直到“他们对自己的认同”与“他人对他们的认同”取得一致。这六个阶段包括:
(1)认同困惑(IdentityConfusion)——从体验和感受上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异性恋,意识到需要改变原有身份认同;
(2)认同比较(Identity Comparison)——积极地将自己和其他同性恋者作比较,寻求他人的反馈;
(3)认同宽容(Identity Tolerance)——向他人有限地暴露自己,试探性地给自己贴上同性恋者的标签;
(4)认同接纳(Identity Acceptance)——更多地向他人暴露自己,认同自己为同性恋者;
(5)认同骄傲(Identity Pride)——意识到社会对同性恋身份的谴责(condemnation),但接纳自己作为同性恋者的身份,在愤怒与对新身份的骄傲中积极投身对同性恋群体的支持行动;
(6)认同整合(Identity Synthesis)——整合社会身份与个人身份,将同性恋身份认同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认为同性恋者是自我的多个侧面之一。
在卡斯的模型中,身份认同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身份认同的发展是发现自己真正身份的过程,在开始第一阶段后,如果最终没有达到第六个阶段,将被视为认同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
对该理论的质疑
质疑1:疑性恋≠不成熟的身份认同
卡斯的模型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加深对疑性恋群体的认识,但存在缺陷。
首先,按照模型,疑性恋者被认为仅仅处于认同困惑阶段和认同比较阶段,他们置身于其他性少数群体中,是为了观察他人,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者。但是,疑性恋者也可能是勇于挑战和质疑异性恋霸权主义,主动参与其中。
其次,依照模型,疑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是低阶层的、暂时的,他们需要离开这些阶段,才能到达成熟的身份认同,不然即是认同早闭。换句话说,疑性恋身份被认为是在信息受限和困惑的状态下,被动的、不得已的、不成熟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人们会因为认为自己的性倾向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或是感到现有标签不合适自己,而主动地选择了疑性恋者的身份标签,拒绝过快给自己下定论。
再者,该模型仅仅将性少数身份认同作了“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的二元分类。但实际上,这二分标签远远无法囊括所有的性少数群体。其他性少数群体(包括疑性恋群体)也应被考虑纳入到模型中,以帮助形成多元性少数认同发展模型。
总的来说,有关疑性恋与认同发展模型的质疑,围绕在破除“疑性恋者的存在是无法接触到足够的身份认同信息”与“疑性恋是在身份认同发展过程中适应不良的表现”这两个标签上。
质疑2:不同性别在形成认同上存在差异
该模型认为人的发展是线性的,不能后退。通过对女性群体的研究,发现女性与男性并不相同,女性可能在一些阶段发生暂停,而后又回到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疑问的阶段。换句话说,女同性恋者、女双性恋者在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之前,可能多次成为疑性恋者。而不是像模型说的那样,人们只经历一次疑性恋阶段。
疑性恋者的现状
疑性恋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是多少,尚没有定论。根据现有的国内研究,在高中生群体中,一项2018年针对湖南省4015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有15.4%的高中生对自己的性倾向并不确定。而一项针对广东省2291名大学生的2年随访调查显示,2014年时,男性被试大学生中疑性恋者比例为2.2%,女性为2.1%;2年后(2016年),同一批男性被试中疑性恋比例为2.0%,而对自己性倾向不确定的女性被试提高到4.8%,显示出随着人们对自己性倾向认定的变化,疑性恋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在国外近五年内的研究中,通过谷歌学术检索,发现大样本量研究两则:其一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于2016~2017年发起的涉及54所大学共43,632名大学生的研究项目:“健康心智研究(Healthy Mind Study)”。结果表明,在美国大学生群体中,疑性恋者占2%。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2017年做的“青少年风险行为监督(Youth Risk BehaviorSurveillance)”研究,调查了美国全国范围内12,012名9年级至12年级的学生的性倾向,结果显示在美国高中生群体中,疑性恋者占4.2%。
疑性恋群体面对的困境
心理健康受到威胁
国内外研究均发现比起异性恋群体,疑性恋群体面临着更高的自杀风险。我国一项2014年至2016年针对广州某大学的两年随访研究发现:疑性恋学生的自杀风险,比异性恋学生更高。根据受访学生填写《自杀行为问卷》(Suicidal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vised,SBQ-R)后的得分显示,在受访学生群体中,异性恋学生得分均值为3. 6±1. 1分,而性倾向不确定学生的得分均值为4. 4±2. 0。而得分越高,自杀风险便越高,这意味着疑性恋学生的自杀风险高于异性恋学生。
此外,国外多项研究也显示,比起异性恋群体,疑性恋群体中有抑郁-自杀情绪(depression-suicidal feeling)的比例更高,有无望感和悲伤感的比例更高,创伤性痛苦(traumatic distress)水平更高 。
不友善的校园环境
国内外的研究均发现疑性恋群体正面临不友善的校园环境。2018年一项针对湖南省高中生的研究表明,比起异性恋学生,疑性恋学生遭受
校园欺凌的比例更高。调查显示,异性恋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是12.1%,而双性恋、同性恋和疑性恋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是16.2%、25.9%和14.9%,均高于异性恋学生。
另一项2008年的研究,针对13,921名美国中西部高中学生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相比确定自己性倾向的异性恋青少年和性少数青少年,疑性恋青少年群体面临更多的恐同戏弄(homophobic teasing)。在调查问卷中,学生被问道:“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有没有因为自己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或双性恋而遭到过戏弄、威胁或骚扰?”,并让参照“0分(从未)”、“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很经常)”的标准,按照自身遭遇的恐同戏弄的频率进行打分。结果显示,异性恋青少年群体的平均得分是0.2,而疑性恋群体是0.84,同性恋与双性恋群体的打分是0.57,说明疑性恋学生比起异性恋学生,遭遇恐同戏弄的频率更高。而且,在遭受了恐同戏弄后,比起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疑性恋青少年的酒精和大麻使用量更大,也更倾向于将学校的氛围看作是负面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确定了自身性倾向的青少年,即使属于性少数群体,仍能更容易地获得来自同类的支持,因此相对而言更少用毒品和酒精来安抚情绪。
研究同时发现,家长的支持性沟通以及积极的学校氛围,会有利于疑性恋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而如果学校能提供容纳性少数相关信息的全面性教育,告知学生性少数相关议题,加深学生对性少数群体面临的风险的理解,有助于学校创造一种支持性的氛围,使性少数青少年感到更安全。
更高的遭受性暴力的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017年底的调查研究表明,比起异性恋青少年,有更多的疑性恋青少年遭受过暴力胁迫下发生的非自愿性行为、
性暴力、约会中的性暴力和肢体暴力。具体数据如下:
在遭受暴力胁迫下发生性行为方面,有5.4%的异性恋青少年有过相关经历,而在疑性恋青少年群体中,这个数字是13.1%;
在遭受性暴力方面,有7.9%的异性恋青少年有过相关经历,而在疑性恋青少年群体中,这个数字是16.7%;
在被问及过去12个月中是否在约会时遭受过性暴力时,有5.5%的异性恋青少年有过相关经历,而在疑性恋青少年群体中,这个数字是14.1%;
在被问及过去12个月中是否在约会时遭受过肢体暴力时,有6.4%的异性恋青少年有过相关经历,而在疑性恋青少年群体中,这个数字是14.1%。
缺乏针对疑性恋群体的研究
针对性少数群体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上,但针对疑性恋群体的研究数量有限。例如,在中国知网,以“疑性恋”为关键词、不限发表时间、在学术期刊库中查询相关中文文献时,所得的文献数量为0。考虑到研究者会在摘要中阐述受试群体的性倾向分类,改为对摘要进行检索。在分别输入“性取向不确定”、“性倾向不确定”与“性向+不确定”,并剔除非学术期刊、重复结果与错误主题后,所得中文文献分别为20篇、1篇和0篇,共计21篇。其中,专门研究疑性恋(性倾向不确定)群体的文献数为0;研究性倾向变化的文献数为2,研究对象均为大学生群体。
在谷歌学术网站上,以英文关键词“疑性恋(Questioning)”搜索,并规定文献除该关键词外,需要包含“性少数(Sexual Minority)”或“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或“性少数群体(LGBT/LGBTQ)”,以排除来自其他学科、主题的文献的干扰。搜索结果得到文献数62,000篇涉及了疑性恋群体的文献。但在随机抽样其中100篇文献后,发现专门针对疑性恋群体的研究仅1篇。
尽管疑性恋群体被和其他性少数群体放在一起研究,但疑性恋群体面临的困境有独特性,有些与其他确定自己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群体并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疑性恋群体的现状和需求,应当增加更多针对该群体的研究。
相关节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
国际不再恐同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该节日于2004年开始设立,旨在引起政策制定者、舆论领袖者、社会运动家、公众和媒体对恐同、恐跨性别者问题的关注。选择5月17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决定将同性恋不再列为精神疾病。
“国际不再恐同日”已得到若干国家与国际组织(如欧盟议会、联合国等)的承认。大多数联合国机构也会以具体的活动来纪念该节日。
相关影片
本部分将列举一些描述了人们对自身性倾向/性别认同的疑惑和探索的影片。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
影片信息
导演: 邵娜莉·玻色(Shonali Bose)/尼勒什·马尼亚尔(NileshManiyar)
编剧: 邵娜莉·玻色(Shonali Bose)/尼勒什·马尼亚尔(NileshManiyar)
主演: 雷瓦希(Revathy)/卡琪·柯切林(KalkiKoechlin)
类型: 剧情/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印地语/英语
上映日期: 2015年4月17日(印度)
片长: 100分钟
剧情简介
莱拉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她学习优异、热爱作词,而爱情和身份认同是她有待探索的领域。一开始,莱拉为大学里的一个独立乐队创作音乐,并对主唱产生了感情,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接下来,莱拉非常高兴地获得了在纽约大学学习一个学期的机会。尽管她父亲并不完全支持,但莱拉还是与母亲一起前往曼哈顿学习。在那,莱拉遇见了失明却富有自信的女同性恋者哈努姆。
在和哈努姆的交往中,莱拉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一名女同性恋者。但同时,她也发现自己仍然不排斥与男性的性关系。在和男同学发生性行为后,她明白了自己其实是双性恋。莱拉诚实地向哈努姆讲述了和男同学的一夜情,坦诚一直在困惑自己到底是不是女同性恋者;她也向母亲告知了自己的双性恋倾向,与母亲最终达成了和解。
教育意义
影片讲述了残障少女莱拉寻求爱并在过程中探索自我的一段经历。在和不同人交往的过程中,莱拉对自身的性倾向产生过疑惑与认识的改变。最终,她选择和爱的人们直言相告自己的性倾向和经历,并善待自己,在影片结尾与自己有一个约会。
在豆瓣网站上的十一篇影评中,大多提到了“认识自我”、“自信”、“做真实的自己”等和自我接纳相关的信息。有的网友感到被电影鼓舞,想要接受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有的网友从中看到了残障人士的主体性,认识到残障人士有权利去追求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
总之,该影片如同一个小小的展示窗口,截取莱拉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向人们揭示了残障者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境况,以及在自我探索过程中人们会遭遇的困境和拥有的力量。
《假小子》
影片信息
导演: 瑟琳·席安玛(CélineSciamma)
编剧: 瑟琳·席安玛(CélineSciamma)
主演: 佐伊·赫兰(ZoéHéran)/玛龙·莱瓦纳(Malonn Lévana)/让娜·蒂森(Jeanne Disson)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1-02-11(柏林电影节) / 2011-04-20(法国)
片长: 84分钟(德国) / 82分钟(法国)
剧情简介
男孩子气的女孩劳拉(佐伊·赫兰 Zoé Héran饰)时常被误认为是男生,而且她自己也不认同自己的女孩性别。一天,她跟随家人搬到了新的社区生活。在这里,劳拉干脆彻底把自己打扮成男孩“米克尔”,剪短发、穿男孩子的衣服,更像男孩子一样赤膊踢球、游泳。这很自然的吸引了女孩儿莉莎(让娜·蒂森 Jeanne Disson饰)的注意力,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相互倾慕,逐渐成为“两小无猜”的小情侣。
劳拉这场瞒天过海的谎言,会随着暑假结束的到来而被拆穿么?
教育意义
影片《假小子》讲述了非常规性别孩子劳拉尝试探索自身和进行不一样的性别表演的故事。根据对导演瑟琳·席安玛的采访,导演想要展现的是劳拉的一段成长经历,即劳拉在青少年时期探索自身认同的故事。在导演的想法中,青春期时一切仍是开放的,人们可以随意拨弄自身的性别认同(play with the identity),但过了这个时期,可能人们就不得不做出选择。
导演并没有将劳拉定义为跨性别,她认为劳拉并没有蓄意想要扮演一名男生,只是在某一刻,劳拉临时起意想要扮演男孩。不过,从豆瓣网站上的影评来看,观影者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讲述跨性别的电影,并就性别认同的发展展开了讨论。例如,在网友“杨谧”的影评中,提到在观影过程里反复揣测劳拉为何会变成跨性别,是家庭不幸抑或是父母工作的问题;对此,网友“小孑孓”与“Daisy”指出:试图将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归咎为社会家庭问题,就是将非常规性别认同看作一种病。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在其他影评中,观影者们也就性别认同、同性之爱、如何为非顺性别者提供支持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因此,可以说本影片给观影者提供了机会,去认识和思考性别认同相关的议题。
我国性少数平等相关法律政策
我国的法律与政策中,有多个条款提到不同性别因享有同等权利、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但并未直接提及“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等文字。学术界基于法理推论,禁止性别歧视适用于性少数群体,因为“性别”理论上应当涵盖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的少数群体。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疑性恋者指的是对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认同尚不确定的人。因此,性别平等相关的法律,也适用于保障疑性恋者的权利。
我国在劳动就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推动与保障性别平等,并做出相应的国际承诺。不过,在性少数平等方面,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
国际承诺
在2018年6月1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8届常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国际组的负责人蒋端公使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取向的歧视、暴力和不容允现象。”
我国代表团在日后再次重申了这一发言内容。在2020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届会议上,在与防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暴力和歧视问题独立专家互动对话时,我国代表团发言道:“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暴力和不容忍现象。”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在序言部分,确立了宪法是我国根本法的地位,指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并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宪法关于公民(包括性少数公民)享有平等权益的规定也应当在各地方、各领域贯彻。在宪法中与性少数相关的内容有: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劳动与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三十七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修正)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献血
在旧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01)中,有条款4.5.3规定“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病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不能献血;而在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中,修改了这一规定,将“同性恋者”变更为“男男性行为”,即不以身份认同来禁止性少数群体的献血行为,而是以高危行为作为能否献血的标准。具体条款如下:
5.2.2 安全献血者的重要性
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
不足之处
在性少数平等方面,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例如,截止2020年,法律政策仍未纳入性少数群体的婚姻权。尽管在《民法典》未出台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将同性婚姻纳入民法典,但未能成功。
此外,在面向公众的信息传播方面,性少数群体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作为我国网络视听领域国家级行业组织(一级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2017年6月30日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其中要求协会会员如果发现网络视听节目中含有“表现和展示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如乱伦、同性恋、性变态、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内容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播出;问题严重的,整个节目不得播出”。而该服务协会会员包括了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爱奇艺等重量级信息平台,意味着性少数群体在网络视听平台的可见度下降。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教育部门没有直接针对大中小学的疑性恋者的相关教育规定,其与疑性恋群体有关的内容,主要是从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公共卫生事故预防等方面予以体现。例如反对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重视心理调节能力、预防性传播感染等。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中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高中年级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初中阶段
心理健康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安全应急与避险
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高中年级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理健康
目标
核心内容
性与生殖健康
目标
核心内容
全面性教育中疑性恋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疑性恋是与性与性别多元有关的概念。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性别身份、性别表达等方面享有平等的选择权,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对于疑性恋以及与此有关的性和性别多元的了解,将有利于他们理解与识别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歧视、偏见,发展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进一步创造更友好的社会。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这些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2个主题“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和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以及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3个主题“宽容、包容及尊重”。这些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15~18岁以上4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2: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每个人都同样有价值,不论其属于何种社会性别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人们会如何因为自己的社会性别而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知识);
► 描述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如何使属于不同社会性别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公平和平等(知识);
► 认识到对不同社会性别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是错误的,并且违背人权(态度);
► 认识到无论社会性别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权很重要(态度)。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在家庭、朋友、恋爱关系、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着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不平等(知识);
► 描述在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中,社会性别不平等与权力差异有着怎样的联系(知识);
► 回忆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带来的消极后果(如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知识);
► 培养每个人都有责任克服社会性别不平等的观念(态度);
► 展示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人际关系中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方法(技能)。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会导致偏见和不平等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与社会性别有关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性别期待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知识);
► 认同由社会性别产生的差异可能导致剥削或不平等对待,尤其是当人们的行为不符合预期的规范时(态度);
► 敢于质疑社会性别角色的公平与否,并展示如何挑战不公正和有害的行径(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
学习者将能够:
► 回忆社会规范如何影响社会对于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者进行描述的方式(知识);
► 举例说明社会性别偏见的各种形式(知识);
► 认同平等对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态度);
► 认识到对不符合社会性别规范者持有偏见会损害他们做出选择的能力,包括关于健康的选择(知识);
► 展示如何在对待他人时不持有社会性别偏见(技能);
► 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的观念和社会性别偏见(技能)。
要点:社会性别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性关系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具有哪些特征(知识);
► 列出社会性别角色如何影响与性行为、避孕措施使用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决定(知识);
► 分析更加公平的社会性别角色如何促进健康的性关系(知识);
► 坚信社会性别平等是健康性关系的一部分(态度);
► 建立基于社会性别平等的关系(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社会性别不平等、社会规范和权力差异会影响性行为,并可能增加性胁迫、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的风险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如何影响性行为,以及性胁迫、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的风险(知识);
► 认同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会影响性行为,并影响人们做出安全选择和采取安全行为的能力,例如使用安全套、获取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等(态度);
► 当自己或他人遭受性胁迫、性虐待,或社会性别暴力时,主动寻求支持或帮助他人寻求支持(技能)。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了解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和寻求帮助的途径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并认识到它在许多场所都可能发生(如学校、家庭或公共场所)(知识);
► 了解社会性别观念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包括歧视和暴力(知识);
► 认同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态度);
► 如果自己或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包括在学校内或学校周边发生的暴力,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并向其诉说该遭遇(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 举例说明什么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骚扰、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强奸、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恐同暴力),并说出社会性别暴力可能发生的场所,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或网络(知识);
► 认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 如自己或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或心可能会遭遇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识别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并向其诉说相关经历 (技能)。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视的根源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导致欺凌、歧视、虐待和性暴力(知识);
► 解释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是源于权力和支配欲望的犯罪,并非由于一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欲望(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导致性暴力(态度);
► 展示如何主张社会性别平等、反抗社会性别歧视或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任何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还是权威人士
学习者将能够:
► 了解性虐待和社会性别暴力,包括来自性伴侣的暴力和强奸都是源于权力和支配的犯罪,并非由于性欲控制能力低下(知识);
► 为发现和减少社会性别暴力制定具体策略(知识);
► 认识到暴力行为的旁观者和目击者可以采取安全措施干预暴力行为,并且也可能受到暴力的影响(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暴力永远是错误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当权者或青少年(态度);
► 展示如何与预防社会性别暴力和提供社会性别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服务机构取得联系(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有害的,如遇到这种暴力可以寻求相应的帮助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心理层面、身体层面、性层面)(知识);
► 认识到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错误的,并且可以摆脱这种虐待关系(态度);
► 展示在自己经历此类暴力时如何向一个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寻求支持(技能)。
要点:每个人都有责任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并公开反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径和其他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在倡导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减少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知识);
► 意识到在公共和私人空间,包括在网络上公开反对侵犯人权和社会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性(态度);
► 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消除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技能)。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3:宽容、包容及尊重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有被尊重的权利。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以公正、公平、有尊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所具有的含义(知识);
► 举例说明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知识);
► 列举嘲笑他人所带来的各种害处(知识);
► 认识到所有人都是独一无二且有价值的,都享有尊严并应该受到尊重(态度);
► 展示向他人表达宽容、包容和尊重的不同方式(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污名和歧视是有害的。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污名和歧视,并认识到它们的危害(知识);
► 描述自我污名及其导致的后果(例如沉默、自我否定和封闭)(知识);
► 想到有支持机制能够帮助遭到污名和歧视的人(知识);
► 明白以宽容、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的重要性(态度);
► 为遭受污名和歧视的人们提供支持(技能)。
要点: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和健康状况、民族、种族、出身、性倾向、社会性别身份或其他差异而对他人进行骚扰和欺凌是无礼且伤人的。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什么是骚扰和欺凌(知识);
► 描述为什么对他人进行骚扰和欺凌是无礼且伤人的(知识);
►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公开反对骚扰和欺凌(态度);
► 展示多种应对骚扰和欺凌的方法(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基于差异(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怀孕或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民族、种族、出身、性别、性倾向、社会性别认同或其他差异)的污名和歧视是缺乏尊重
的表现,会危害他人的福祉,并且是对其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 掌握污名、歧视、偏见、成见、不宽容和排斥的概念(知识);
► 分析污名和歧视对他人的性与生殖健康和权利所带来的后果(知识);
► 认同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正遭受污名和歧视的人(态度);
► 深刻体会到包容、非歧视和多元的重要性(态度);
► 在遭受污名和歧视时寻求帮助(技能);
► 练习如何为包容、非歧视和尊重多元发声(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挑战污名和歧视,提倡包容、非歧视和多元,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污名和歧视如何给个人、社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知识);
► 总结目前反对污名和歧视的法律法规(知识);
► 认识到对那些被认为“不一样”的人所遭受的歧视提出挑战很重要(态度);
► 表达对受到排斥的人的支持(技能);
► 开展倡导活动,反对污名和歧视,提倡包容、非歧视以及对多元的尊重(技能)。
全面性教育中与疑性恋相关的常见疑问
常见疑问1:开展全面性教育会不会改变孩子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
答:多项研究显示,开展全面性教育不会改变孩子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首先,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有生物学基础,这部分生物学基础不会因为性教育而改变;其次,研究发现,如果老师与教育者支持性少数群体,他们的榜样作用也不会让原本是异性恋的青少年改变他们的性倾向和性别认同。
常见疑问2:如何开展性少数群体相关内容的教学?
答: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指出,要组织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课程,在准备阶段,需要年轻人和其他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因此,性少数群体相关的全面性教育,需要评估和聆听性少数群体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兴趣。
一项针对30名性少数青少年的焦点小组访谈显示,性少数青少年希望减少“排他性”(exclusivity),增加“包容性”(inclusivity)。
性教育中令性少数群体不适的排他性表现包括:
关于如何提升包容性,研究中的性少数青少年希望:
需要多途径地开展囊括了性少数相关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全面性教育。研究发现,家长在沟通中能提供支持,并且学校能具有对性少数群体友好的、支持性的氛围,能让性少数群体面临更少的心理困境。因此,除了在学校开展融合式教育,即让异性恋学生和性少数学生一同接受教育外,也要注重对家长、学校教职员工、社群中其他相关利益方开展全面性教育。
常见疑问3:如何营造性少数群体感觉安全的教学氛围?
答:
第一,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需明确表示零容忍骚扰、仇恨、辱骂性少数群体等负面行为、制定相关政策。学校员工发现负面行为和恐同言论时应立刻予以纠正。同时学校应建立投诉处理程序,并辅助进行心理疏导。
第二,建立安全和支持全体学生的课堂环境。建立禁止骂人的行为准则,并跟现行的反欺凌政策联系起来;对所有的辱骂事件要立即进行处理;不要对学生的性倾向和性别身份做任何假设;避免使用负面的词语;在教学中介绍榜样和楷模37。
第三,教师应接受相关职前和在职培训。培训应包括:人权、包容和反歧视;提高对恐同和恐同欺凌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程度;关于社会性别、性和性多元的基本信息等。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与疑性恋相关的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与疑性恋相关的内容
与疑性恋相关的性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性别和性倾向两个话题。根据《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疑性恋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纳差异、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视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奇妙的感觉》《多彩的幸福》《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疑性恋相关的教育内容。
《奇妙的感觉》一册主要教会幼儿识别不同的感觉,区分舒服的感觉和不舒服的感觉,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感觉是正常的,我们要珍视不同的感觉。
《多彩的幸福》一册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的生活,让幼儿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差异、尊重人与人的不同。
《欢乐的六一》一册主要帮助幼儿意识到不同性别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欢飞机,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养幼儿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接纳自己感受的意识。
小学性教育中与疑性恋相关的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广义上的尊重差异,而是进一步认识讲解有关性别和性倾向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读本首次谈及社会性别的概念是在三年级,首次明确谈及性倾向的概念是在五年级。
三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社会性别”主题中介绍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区别,指出“传统的社会性别已落后,现代的社会性别很多元”,并提倡尊重社会性别的多样性和不同性别的权利。读本中强调不同社会性别的人可以有同样优秀的品质,可以从事各种职业,也都可以参与社会发展。
除了明确讲解社会性别的单元之外,还在其它多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比如在二年级下册中提及“人类因不同而多彩”,在四年级上册中从权利的视角阐释“不同性别的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六年级上册中讲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社会性别的态度”等。掌握这些知识之后,儿童能够认识到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看法受到许多不同信息来源的影响,能够反思自己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的感受,并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包括疑性恋在内的社会性别身份。
首次专门介绍性倾向的概念是在五年级。在五年级上册读本“家庭与朋友”单元“消除歧视”主题中,性倾向歧视和性别、地域、年龄、健康状况歧视一起被列为生活中常见的歧视现象。读本举了两对同性伴侣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性倾向的人有相同的人权”,“有不同性倾向是很正常的”这两个观点。此外,该主题下还阐述了歧视的危害和应对歧视的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儿童能认识
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性倾向歧视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偏见程度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己遇到歧视事件时,也能更从容地应对。
初中性教育中与疑性恋相关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社会性别和性倾向平等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了解社会性别、性倾向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初中生将认识到对社会性别和性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具有不同社会性别身份和性倾向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同时,初中学生也会学习社会性别和性倾向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在掌握这些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初中生将有能力欣赏自己包括疑性恋在内的社会性别、性倾向身份,尊重他人的社会性别、性倾向身份,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观念和偏见。
重要事件
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于2005年5月16日举办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Homophobia, IDAHO)为每年的5月17日,希望唤起人们对性少数权益的关注,反对加诸于多元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不公正的对待与暴力,而质疑自身性倾向与性别认同的疑性恋群体的权益,也在该节日的支持范围内。
2005年,国际LGBTI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Gay Association, ILGA)发动首届“国际不再恐同日”全球运动,同年5月16日,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顺利举办,有350名同志参与游行。
发起香港区游行活动的原因,不单单是对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在1990年5月17日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去除的纪念,也是为了回应当时香港社会在宗教组织影响下形成的恐同氛围。2004年底,香港政府曾提出的对性倾向歧视立法进行研究的决定;为了表达反对,2005年,福音派教会领导的维护家庭联盟在《明报》刊登四页广告,征集近万香港市民签名,反对通过立法。为了反对当时激烈的恐同氛围,展现对同志群体的支持,香港女同盟会联合其他同志友好团体,如人权、妇女运动领域的社会关怀组织,将“国际不再恐同日”活动引入香港。
2005年5月16日,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顺利举办。游行路线由铜锣湾东角道至维多利亚喷水池,同一路线往返多次。首届游行口号为“化恐惧,为关爱”,意图唤起市民对不同性向人群的关爱,共创多元友好社会。最终参与人数为350人,比组织方预期人数多三倍,是香港同志史上规模较大的游行活动。后来,这个活动成为传统,成为每年举行的活动,活动形式改为集会。
在宗教意识形态与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双重阻拦下,“国际不再恐同日”游行能顺利举办、延续,并在过程中获得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支持。说明即使面临着不友善的大环境,性少数群体并非孤立无援,仍可以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让社会各界看见自己。举起火把,而友善的人们会循着光明聚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