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疽,汉语二级字,读作疽(jū)。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现代释义
【释义】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疽 <名>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且声。本义:毒疮) 同本义。在皮肉深处的叫疽,喻祸患蔓延);疽肠(犹言狠毒的心肠);疽肿(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
⒈中医指的一种毒疮:痈~。
病名。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其特点为疮肿深而重。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现中医按疽病早期有头和无头而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有头疽如脑疽,发背,搭手等,初期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发痒发痛,日 后根盘渐大,脓头渐多,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巢,一般属阳证。若兼见神志不清,气息急促等全身症状,为痈毒内陷,属危象,包括脓毒败血证等类型。
无头疽发于骨骼肌肉深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损伤筋骨,类似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古籍释义
唐韵》七余切《集韵》千余切《韵会》七馀切,𠀤音苴。《说文》久癰也。《医书》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调之所致,阳滞於隂则生癰,隂滞於阳则生疽。《左传·襄十九年》荀偃瘅疽《注》瘅疽,恶创。《疏》疽癰也。《史记·孙吴传》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恶,癰浅而大。
又《集韵》子与切《正韵》再吕切,𠀤苴上声。《集韵》㾛疽,痒病。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日语读音 KASA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越南语 thư
客家话 [海陆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ii1 [客语拼音字汇] zui3粤语 zeoi1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54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