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明代诗人
高启创作的一首
七言古诗。这首诗是一支祖国统一的赞歌,作者登上金陵
雨花台眺望长江滚滚东去,不禁触景生情,吊古思今,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国家一统、天下太平的向往。前八句描写了从台上眺望时所见景色,次四句承上叙述自己的怀古之情,接着八句是说从三国到六朝以这个地方为舞台发生了多次战乱,最后四句赞颂了朱元璋的新王朝并以祈愿和平作结。全诗笔力雄健,音韵铿锵,舒卷自如,气势纵横。
作品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1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2。
钟山如龙独西上3,欲破巨浪乘长风4。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5。
我怀郁塞何由开6,酒酣走上城南台7。
坐觉苍茫万古意8,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9,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10,铁锁横江未为固11。
前三国12,后六朝13,草生宫阙何萧萧14!
英雄乘时务割据15,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16,祸乱初平事休息17,
从今四海永为家18,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滚滚长江由万山中奔来,巍峨的山势和江水一道由西向东。
唯独钟山像巨龙由东向西,似与江流相对抗,想要乘着长风破万里巨浪。
长江和钟山争雄各不相让,山川壮美构成险要的地势。
秦始皇白白地在这里埋了黄金,而金陵龙盘虎踞,至今依然一派郁郁葱葱的雄伟气象。
我心怀郁闷怎么能得以释怀,尽情饮酒后走上雨花台。
突然觉得凭吊怀古之思,远远地从荒烟落日中走来。
金陵城下而怒涛滚滚,即使有无数勇猛的骑兵在,谁人敢渡?
孙皓去洛阳顺应天命究竞是何征兆,在长江险要处设置铁链也不可能坚不可摧。
建都金陵的吴国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宫段里野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
多少英雄夺取金陵,割据称雄,多少次酿成流血大战。
我此生幸运地遇到圣人在南国兴起,战乱刚刚平息,国家正致力于休养生息。
从此全国得到统一,长江也不用再来阻隔祖国的南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
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雄健的笔调描绘钟山、大江的雄伟壮丽,在缅怀金陵历史的同时,发出深深的感慨,把故垒萧萧的新都,写得气势雄壮;抒发感今怀古之情的同时,又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喜悦。
“大江来从万山中”四句,写目之所见。浩浩的长江,从万山千壑中奔流而东,绵互两岸的山势,也随之而宛转东向,只有那龙蟠虎踞的钟山,挺然屹立在西边,好像要乘长风,破巨浪,挽大江而西向似的。大江要东流,钟山要西上,这就赋予了它们以人格的力量,赋予了它们以浩然的正气,一个要冲向大海作波涛,一个要屹立西天作砥柱;一个能惊涛拍岸,一个不随波逐流,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大江和钟山都成了自己的化身,气势之雄伟,器宇之轩昂,是江山的传神,也是诗人的写照。“江让相雄不相让”四句,分承“大江”与“钟山”两联。“相雄不相让”,正是对以上四句的高度概括;“形胜争夸”,则是对下文的有力开拓。
诗人的眼光从眼前的瑰实,一下转向深邃的历史。金陵的形胜,虽然依山带河,固若金汤;金陵的王气,虽然郁郁葱葱,至今不衰。然而守天下在德不在险,在于得人心而不在于什么“压之”之术。纵使秦始皇镇“金陵之气”,而金陵却依旧“佳气葱葱”,而为“我怀郁塞何由开”以下四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汉方全盛,而贾谊以为天下事可为痛哭者多;明方开国,而高启便有“我怀郁塞”之惑,这是远谋深虑者能够居安以思危、见患于未形的表现。诗人在酒酣耳热之际,登上雨花台,蓦然在“荒烟落日之中”,萌发一种怀古的感情,重现了“金陵昔时何牡哉?席卷英雄天下来”的景象,不禁陷入了对现实和历史的沉思:那建都在这里的六代帝王,演出一幕一幕的悲剧,都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石头城下涛声怒”句,就是艺术地概括了在他脑海里重演的历史悲剧。南朝陈后主和三国吴孙皓的悲惨结局,正是诗人“我怀郁塞何由开”的导线。陈后主做了隋军的俘虏,这就是“武骑干群谁敢渡”的艺术概括。吴主孙皓先有“黄旗入洛”的历史笑柄,后有“铁锁横江未为固”的具体史实。这两位君主坐拥长江天险,而而遗下笑柄,甚至亡国,这是作者思索之因。
“前三国,后六朝”四句,是诗人进一步对六朝历史的探索和反思。如果说前四句是“点”,那么后四句就是“面”;前四句是典型的悲剧,后四句便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前四句是铺陈史实,后四句便是深化主题。诗人认为不管是“前三国”,也好“后六朝”也好,它们都已经过去了,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当时那些豪华宫阙,如今也已埋没在荒烟蔓草之中。那些务于“割据”的“英雄”们,曾经是“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他们所建立起来的王朝,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几度战血流寒潮”,不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沉感叹。这就是三国、六朝的历史,这就是供诗人凭吊、供渔樵闲话的千秋历史。新建起来的明代,能否改变历史的规津。诗人不敢想,也不敢说,然而这正是诗人“我怀郁塞何由开”的真正原因。
诗人把笔锋一转,从历史的深沉反思中跳到对现实的赞美歌颂,而把那一段潜台词轻任地抹掉。“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四句,表面上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实则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他希望从此销甲兵,铸农器,卖宝刀,买耕牛,真正与民休息,让老百姓在和平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着;他希望从此四海一家,再不要凭险割据,南北对峙,让老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声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既有豪放伟岸之气,又有沉郁顿挫之致。全诗笔力雄健,音韵铿锵,舒卷自如,气势纵横。
名家点评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紫微《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诗人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历史上古都金陵几度兴废的往事如在眼前。由古及今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因长江分割南北再起干戈。歌颂之余,也表达了诗人对新朝政治的热情期待。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
高太史大全集》,文集《
凫藻集》,词集《扣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