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失踪的少女
2014年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白天失踪的少女是陈彦儒著作的长篇小说,2014年12月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要内容
纯情少女倩儿出于好心带路,被烂仔劫持卖到了娱乐场所,倩儿以死抗争,惨遭蹂躏后又被卖到偏僻的山乡……男友为了寻找恋人南下,却遭遇了背包党、传销团伙……历经曲折后,在反腐败、扫黄和打击黑势力浪潮下,逼良为娼的娱乐场所老板、打手及其保护伞最终得到了法律的严惩。
小说以孙倩经历做为主线,穿插男友寻侣、春兰遭遇、孙父寻女等多条副线…………离奇故事、情感纠葛入木三分反映了转型期间的一些现实。
作者简介
作者陈彦儒,原名陈镜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兴宁人,1975年出生。曾历任《珠江晚报》、香港《大公报》记者,“中国新闻社”常驻珠海、中山记者,数年发表了约186万字的文学作品及492万字新闻作品,曾获2012年广东新闻奖、2015年首届报业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大奖等荣誉。出版有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散文集《印象兴宁水墨珠海》、随笔式理论著作《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等多本书籍。目前,《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已被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包括复旦、上海交大、武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厦大、华东师大、暨大等众多知名高校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各省市县区图书馆收藏。
封底点评
白天,这是一个黑夜般的白天!
失踪的,是一个花季女孩。然而,我们还失踪了什么?
从天空上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女的生命,还有……
——著名诗人、中山市政协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丘树宏
我一直认为,陈彦儒有两套笔墨,他的左手是写新闻的,右手是写文学的,左脑是理性思维,右脑是形象思维。老实说,我是从他的新闻作品发现他的写作能力的。
十一年来,在先后供职的几家新闻单位中,他的报道出类拔萃,抢快求新,特别是到中国新闻社工作以后,他的记者形象更加让人信服,往往他抢的稿子,别人还没有注意到,别人注意到的新闻,他又比人更有深度。所以他发稿量大,写的新闻稿件在海内外转载率高。
阅读陈彦儒的这本小说,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他对现实细节的刻画,表现出他眼力的具体而深刻。
比较经典的,如“孙倩逮住机会巧妙报警”一个求救的场景,写得波谲云诡、跌宕多姿。令人想起金圣叹在点评《西厢记》时说过:“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斯真天下之至乐也。”
陈彦儒的小说无疑是干净的、纯粹的文学语言,在这个方面,他将两套笔墨分得很清楚,从新闻中来,到文学中去,看来已经成为他的文字的一种走向。
——著名作家、“文坛冷枪手”李更
陈彦儒就是这类“底层生活意识形态写作”者中,至今仍然敢于直面人生现场和第一体验,撞击概念化、公式化写作模式,以拙重质朴的意象直接叩响读者的心扉的作家……他在以形象的文字书写底层个体生存境遇的同时,为当代文学渗透进了鲜活的“中国经验”。
——知名评论家黄自华
报刊推介
李 更
我一直认为,陈彦儒有两套笔墨,他的左手是写新闻的,右手是写文学的,左脑是理性思维,右脑是形象思维。老实说,我是从他的新闻作品发现他的写作能力的。那是好多年以前,有一位艺术家在和我见面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陈彦儒都报道过他,然后在精心放置的柜台里面拿出一张报纸来,果然就是陈彦儒写的文章。说明一点,在珠海谋生的艺术家如果得到过陈彦儒的肯定,基本上就有了一定江湖地位。
讷于言,这是通常别人对他的普遍印象。但是十一年来,在先后供职的几家新闻单位中,他的报道出类拔萃,抢快求新,特别是到中国新闻社工作以后,他的记者形象更加让人信服,往往他抢的稿子,别人还没有注意到,别人注意到的新闻,他又比别人更有深度。所以他发稿量大,写的新闻稿件在海内外转载率高。
所以我说他是敏于行,在不断地行走中出活。
从事新闻而转至文学,成功人士好像并不多,因为新闻报道条条框框比较多,尤其是受新华体影响太大的人,导语套话成为习惯,不容易克服,偶尔,旁门左道出点随笔散文什么的还是好说,如果正儿八经来本小说,恐怕就实在难为作者了。
陈彦儒的散文果然看得出其新闻背景的影响,却是经过认真改良过的通讯或者叫软新闻。读起来感觉接地气,同时又十分的文学化。他现在的这部小说,其实也是从新闻中衍生过来的。
这部小说缘于2005年四川省的一个案件,陈彦儒从一篇题为 《16岁少女拒绝卖淫5次被打昏 老板把其扔到野外》的新闻稿中获得启发,构思了这部长篇小说。从现实新闻里面发现文学性,发现小说的经纬,当然不是他的独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雨果左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都有直接来自于新闻事件的灵感。
阅读陈彦儒的这部小说,忽然让我联想到左拉的小说,属于自然主义的成分,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他对现实细节的刻画,表现出他眼力的具体而深刻。
比较经典的: “孙倩逮住机会巧妙报警”,在这个章节中,他几乎是用摄像机的镜头,在一格一格地展现遇难主人公的生存画面———
从布满尘埃的防盗网往下张望,下面是一条比较偏僻的街道,道旁夹竹桃下,停着几辆豪华轿车。
远远响起脚步声,来人了,这是一个瘦高的男子,穿格子衫,斜挂着一个皮包,倩儿见他快走到楼下,忙朝他抛了个纸块。
没想到这时候起了阵风,纸块还没飘落,就被淫猥的风解开了,纸片飘飘荡荡落下又飞起,最后沾在茂盛的夹竹桃枝头。
失望之极! 孙倩快站不住了,她呆呆地用头叩着坚固的防盗网,仿佛要去叩开死神之门:“苍天啊,你长长眼睛吧!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连一条活路都不给我?”孙倩的泪水滚滚落下。
烙铁头咳了两声,孙倩吓得拼命攥紧手中的纸片,她想把纸片塞进裤兜,但是想想又不行,还不如塞在耳孔里。
烙铁头翻身了,脸色苍白的倩儿听到怦怦的心跳声,她的头倚着窗棂,抬起的右手抠在耳孔边。她听到烙铁头穿凉鞋起身的声音,她慌得手心直冒汗,牙齿紧紧咬着嘴唇。烙铁头穿上鞋后,伸出脚在地上缓缓地搓了三两下,倩儿的手指在耳孔边抖动着,脑袋在脖子上颤动着,身体紧靠在窗棂边直打哆嗦。
机会,这次机会难道就这样错过吗? 耳孔能藏下救命纸条吗?这是不是更招眼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抬起的颤抖的手放下来。塞进耳孔,还不如塞进裤兜好! 我真蠢,其实,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们总不可能天天来检查我的裤兜装了什么吧! 她把手塞进裤袋里。
烙铁头懒洋洋伸个懒腰,孙倩闭上眼:如果被发现,那些禽兽肯定会追问纸笔从哪里来的,我即使是被活活打死,也不能连累到兰姐。
烙铁头拿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几口水,放下后又躺回沙发上,隔了几分钟,狼嚎般的鼾声陆续传了过来。
倩儿微微张开嘴松了口气。她把纸片都揉成团,这样,可恶的风就吹不跑了。
又来了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士,他的胳臂下夹着一个公文包。
这次抛准了,纸团刚好就落在他脚边,但是,但是他好像没、看、见,倩儿急了,忙喝一声: “哎!”他还是没听见,春风得意的脸一直朝前望着。这时,春兰拉开门,从隔壁房间探出头来,瞄一眼沉睡的看守后,又朝她使劲摆摆手。
孙倩朝一位拉着小女孩的胖妇女丢了个纸团,小女孩弯腰捡起纸团:“妈妈,楼上的阿姨朝我们丢了个纸团。”胖妇女看了一眼孙倩,忙打开纸团,她的脸色刷地白了,抛下纸片,揪着小女儿横穿马路。小女孩很好奇:“妈妈,阿姨在纸上写着什么?”胖女人沉下脸训斥道: “莫管闲事!”小女孩说: “妈,你不是常说,要到前面红绿灯那头才能过马路吗? 怎么在这头就急着过马路了?”胖女人没答话,扯着女儿慌慌张张走了。 “妈妈,妈妈,你不是说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吗? 可是,这里并没有斑马线啊?”小女孩很较真,扯着沉默的胖女人说:“妈妈,
这里地上没有斑马线,你看没有斑马线……”
孙倩彻底失望了。
这时又来了一个男青年,孙倩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机械地抬起手,将纸团丢下去。
纸团刚巧砸到男青年头上,他 “哎”的一声,见纸团滚落地面,他没有去捡,而是抬头先望了一眼楼上。
他会不会去捡? 这可是我的最后一个纸团了? 孙倩紧箍着防盗网的手又出汗了,她踮起脚尖望着窗外。
男青年的目光终于滑到这个窗口,他盯着含着泪花的孙倩,看她比划着的几个动作,似乎弄不明白,又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什么。
他挠了挠头,看了一眼手表。几只麻雀飞过,停驻在夹竹桃枝头上。
孙倩有些急了,指尖指了指地下。
麻雀喳喳地叫着,急躁的声质仿佛在替孙倩表达着什么,男青年依旧凝视着窗口的孙倩,站着没动。
孙倩张开嘴,但她不敢喊,担心惊扰了看守。
几只麻雀停下了争吵,有的回头东张西望,有的侧着脑袋在倾听周围的动静,有的干脆玩起 “金鸡独立”的绝活,把红红的小腿往后面伸了伸。
男青年想了想,终于俯下身去!
老天有眼,孙倩感到激动的心咚咚跳起来了,这是希望的节奏,这是自由的召唤! 她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伫立在夹竹桃枝头最上端的麻雀,使劲张了张翅翼,但是它没有飞走,收拢后又歪着头轻轻啄着通红的腿。
哎,不对啊! 他没有捡纸团,而是系着皮鞋上松开的鞋带,难道? 难道他没看到纸团吗? 纸团就在他的脚下啊? 难道他嫌脏,不愿意去捡地上的纸团? 孙倩的眼睛睁大了,她感到刚激动起的心又悬在了喉咙口! 天啊,这可是我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求救纸团了!!!
我要不要大喊一声,叫他帮我去报警? 不过,这样有用吗?淫窑里亡命之徒这么多,弄不好……
青年系好鞋带,又抬起了头,他又瞅了一眼孙倩,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孙倩不好喊话,拉起衣袖擦了擦滚出眼眶的泪水,再次用手指着他的脚下,男青年终于拾起了脚下的纸团。
看了纸上的内容后,男青年的面色凝重,眉头紧皱,惊慌的嘴唇张成了 “O”型。
他肯不肯帮我? 他怕事吗? 他怕惹祸上身吗? 在正义与平安之间,他会如何决择? 孙倩的心灵又一次狂奔起来!
清晨的阳光终于跃过了低矮的楼群,高举着双手扑在夹竹桃上,站着最前面的麻雀仿佛受了惊吓似的,张开翅膀飞起来,其余几只也紧跟随着一哄而散。男青年又一次抬起了头,他,朝倩儿郑重地点点头,掏出了手机,但是,突然间他又改变主意,把纸片小心叠起来,塞进衬衣口袋。孙倩双手合十,男青年回头张望四周,朝孙倩晃晃手机,指一下对面的街道,孙倩终于松了一口气,满怀感激地朝他点了点头,男青年就横穿马路过去了。
一个求救的场景,写得波谲云诡、跌宕多姿。令人想起金圣叹在点评 《西厢记》时说过:“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斯真天下之至乐也。”
这些描写中,我又想到他的两套笔墨,虽然他写的是小说,但是显然他已经在为日后的改编电影电视剧做足功夫了,完全是白描一样的客观叙述,写小说,我觉得最难的就是白描叙述,不能有作者的主观意识,更不能让作者自己跳出来进行议论。
白描在今天看来,还有更好的意义,就是其本身的镜头感、画面感。
陈彦儒的小说无疑是干净的、纯粹的文学语言,在这个方面,他将两套笔墨分得很清楚,从新闻中来,到文学中去,看来已经成为他的文字的一种走向。
(本文发表在2014年4月13日 《珠海特区报》 “悦·海天”版)
参考资料
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新会员名单.中国作家网.2019-07-17
行家里手的写稿秘笈.《中山日报》.2019-08-1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19:25
目录
概述
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