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粬,产自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是
永春传统特产,形状为统一规格的圆形,质地洁白,大小形状类似银元,故又称“白银”。煮食便捷,入口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在永春与
榜舍龟、
麻枣、
橘红糕、
金橘齐名。以
五里街儒林辜氏所制为佳,祖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制片:取竹匾,铺上一层洗净晒干的稻草。待米浆压好,打开袋子,取出已压成湿状固体、松软适中的米浆,放到干净、平坦的竹匾上,搓揉至全部松软均匀。这个过程最为关键,因为白粬的松韧全在与此。揉搓后,再把成团的米浆挤进专用竹筒里(使做出来的白粬一样大小、规则的圆形)。竹筒是两边开口的,一边挤进米浆,一边用细线或小刀割出一片片几毫米厚的白粬底(米浆),制成形同
银元的片状。
发酵:将“白银片”放置发酵。白粬并非一年四季皆产,雨天或冷天就产不出白粬。暑天是其生产旺季,晴暑天才能产出优质白粬,这与能否顺利发酵有关。由于夏季温度高,能够保证白粬的发酵,一般到下半夜时便可闻到一阵阵如白酒味般浓郁的白粬香。到凌晨四、五点,便可以把白粬小心捡到篮子里。发酵到什么时候恰到好处,全凭经验。若发酵过了头,白粬会长出细细的毛来,上面会有黑点,既不好看也不好吃。
煮时,先取适量的白粬,经冷水略浸一下(不然会煮不熟),然后放进烧开了的水里,盖上盖,个把分钟白粬浮出水面即熟,或加糖、或放盐皆可。 买回去的白粬如果不马上吃,一定要晒干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