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栖鸭(学名:Asarcornis scutulata):鸭科、白翅栖鸭属的一种大型栖鸭。体长66-81厘米,翼展116-153厘米,体重1.95-3.9千克。羽毛黑色,脚短,脚爪强而尖,双翼有白色的覆羽。头颈都是白色,满布黑点。雄鸭及雌鸭的体型及颜色相似,但雌鸭较雄鸭细小,色泽亦较暗。
动物学史
白翅栖鸭(Asarcornis scutulata)在2014年之前与
疣鼻栖鸭(Cairina moschata)一同分类在栖鸭属(Cairina)中。不过,根据
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及NADH脱氢酶亚基2的分析,并生物地理学的分布地模式显示,白翅栖鸭与疣鼻栖鸭的相似性正在减少。故此,有指应将它们分类在单型的属中,是与疣鼻栖鸭无关,但与
针尾鸭是近亲。
形态特征
白翅栖鸭属大型栖鸭,体长66-81厘米,翼展116-153厘米。雄鸟体重2.94-3.9千克,雌鸟体重1.95-3.05千克。成年鸟类最显著的特征是黑色的身体与白色的头部和颈部形成鲜明对比。雄鸟大多有淡黄色的喙,头部和上颈部有黑色斑点,小、中覆羽和三级飞羽的内缘白色,次级羽覆蓝灰色。在飞行中,白色的覆羽与其余的翅膀形成鲜明对比。雌鸟体型较小,头部和上颈部通常有更密集的斑点,下体大多发白,翅膀全是黑色。
亚成鸟羽色更暗淡,更棕色。
栖息环境
栖息在常绿、落叶或沼泽森林内或附近的停滞或缓慢流动的天然和人工湿地,通常在树洞中栖息和筑巢。低地(低于约200米)提供了最佳栖息地,但也出现于海拔高达1,400米的地方,尤其是在支持缓慢的常年河流和水池的高原上。生活在茂密的热带常绿森林、河流和沼泽附近。
生活习性
经常在运河沿岸观察到白翅栖鸭,那里高大而悬垂的金合欢树为它们躲蔽捕食者提供了遮荫和掩护,同时也是觅食和休息的避风港。种植园运河中的安静和静止的水提供了一个不受干扰和隐蔽的位置,远离可能打猎鸭子或收集鸭卵的当地社区。附近的天然森林保护区和绿化带也在靠近运河的地方提供了合适的筑巢和栖息栖息地。日间会在大树的叶丛中休息,晚间会于森林中幽暗隐蔽及布满杂草的小潭和水流缓慢的溪流觅食。
白翅栖鸭的呼叫是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喇叭声,通常以鼻音结束。也是单一的、短的、刺耳的喇叭声。提示声非常隐秘。
该物种仅在夜间觅食,是
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种子、水生植物、谷物、大米、软体动物、青蛙、小鱼和昆虫。
分布范围
繁殖地: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尼、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可能灭绝:马来西亚。
来源不明:不丹。
繁殖方式
白翅栖鸭在沼泽附近的树洞内筑巢,每次会生6-13枚卵,孵化期为33-35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濒危(EN)。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白翅栖鸭没有最新的记录和全面分析,但2007年该物种在印度的估计值平均为450只,实际数量可能低于该估计值(H. Yahya in litt. 2016年),在缅甸和柬埔寨的平均值为100只(J.C.Eames in litt.2007年),结合早前在印度尼西亚估计的150只,表明该物种的种群可能被为250-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这相当于总共375-1,499只,此处四舍五入为350-1,500只。
趋势理由:由于低地河流栖息地的广泛丧失、退化和扰乱,该物种的种群被认为已经迅速减少。 由此产生的小而分散的种群很容易受到狩猎,收集卵和幼鸭以及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