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辛树
安息香科白辛树属植物
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llus Diels ex Perkins)安息香科白辛树属的高大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叶硬纸质,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匙形,花丝宽扁,花药长圆形,果近纺锤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胸径达45厘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开裂;嫩枝被星状毛。
叶硬纸质,长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5厘米,宽5-9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少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近顶端有时具粗齿或3深裂,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嫩叶上面被黄色星状柔毛,以后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状绒毛,侧脉每边6-11条,近平行,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中脉在上面平坦或稍凹陷,下面隆起,第三级小脉彼此近平行;叶柄长1-2厘米,密被星状柔毛,上面具沟槽。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第二次分枝几成穗状,长10-15厘米;花序梗、花梗和花萼均密被黄色星状绒毛;花白色,长12-14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苞片和小苞片早落;花萼钟状,高约2毫米,5脉,萼齿披针形,长约1毫米,顶端渐尖;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匙形,长约6毫米,宽约2.5毫米,顶端钝或短尖;雄蕊10枚,近等长,伸出,花丝宽扁,两面均被疏柔毛,花药长圆形,稍弯,子房密被灰白色粗毛,柱头稍3裂。
果近纺锤形,中部以下渐狭,连喙长约2.5厘米,5-10棱或有时相间的5棱不明显,密被灰黄色疏展、丝质长硬毛。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本种分布于广西东北部、贵州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植物,同一株的叶边缘有仅具细锯齿,也有顶端具2-3深裂的变异。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500米湿润林中。
在佛顶山上部约1700米一带有小面积的白辛树林。白辛树产区的气候冬冷夏热,年平均温度13~2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0%,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酸性反应,pH值5~6.5。为阳性树种,根系十分发达,生长迅速。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为上层林木。
该种多生于河岸边或河谷两侧阴湿的林中,甚至有的植株直接生长于河床中,树干基部在洪水季节往往被溪水淹没。
分布范围
产湖南(宜章、新宁、桑植、永顺)、湖北(巴东、宜昌)、四川(金山)、贵州(凯里、平伐、都匀、安龙、望谟)、广西(全州、兴安、隆林)和云南(镇雄)。
白辛树主要分布在贵州水城、息烽,绥阳宽阔水。望谟、松桃,梵净山雷公山、黎平、榕江月亮山,从江太阳山、石阡佛顶山等地均有分布,其余地区均为零星分布。该种也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冬季层积种子,早春播种。播前在水中浸泡种子,播于微酸性的腐殖土壤中,一个月后种子可以出土。
也可在6-8月剪取嫩枝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采种
选择20~50年生,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的健壮树木为采种母树,于9月下旬采种。采后放在通风处阴干,并于土壤结冻前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沙藏。
整地
圃地选在海拔1450m的山地苗圃。圃地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整地时,先深翻1次,翌年春结合施肥(每公顷撒施复合肥150kg)翻耕耙磨,清除杂草,检净石块,作成1m宽的苗床。
催芽
白辛树种子外种皮较厚,经沙藏后种子依然不易发芽。催芽时,将混沙的种子筛出,用25~3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混沙堆放在室内,每天早、中、晚翻动并浇温水,经过7~8天,种壳吸水膨胀,开始萌动,此时即可播种,
播种
按行距20厘米,将苗床开宽5厘米、深3厘米的浅沟,于4月上旬进行条播。博后覆土1~2厘米厚。白辛树千粒重为7.13g,由于种子成熟度不好,种子场圃发芽率仅为50%左右,因此每公顷播种量150kg。
管理
苗木的抚育和管理
4月上旬博后,4月下旬开始出苗,至5月中旬苗基本出齐,此阶段每两天喷水1次。至6月中旬和7月初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和补苗,共进行两次。至6月底时喷洒高效、速效、多元素液体微肥(A型)1次,每公顷喷3750g。喷时,将该肥稀释300倍,于下午4时以后呈雾状喷施在页面上。以后于7月上旬和8月中旬前后,在施肥量为15~225kg/ha。
主要价值
该种具有萌芽性强和生长迅速的特点,可作为低湿地造林或护堤树种;木材为散孔材,心材淡黄色,材质轻软,纹理致密,加工容易,可作为一般器具用材。可做火柴杆、家具、胶合板等用材,是良好的速生用材树种,本种花序较大,花芳香,亦可栽培供观赏。
保护现状
保护方法
白辛树在贵州仅少数县有分布,并且数量不多,除少数分布地区已划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外,多数地区不尚无人管理,由于一般群众不认识这种树,往往和其他一般树种一样,被砍伐作为薪炭材,实为可惜。在贵州还尚未见有关栽培或引种驯化方面的报导,故白辛树在人为影响下将会逐渐减少。贵州佛顶山山体上部尚有一片林地保存较好,并且最大胸径达80厘米,最高的植株在30米以上,实为可观,现石阡县正在积极筹建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因此,应尽快将这片白辛树林保护起来,并且可作为母树林,组织人力采种,在本种分布区内栽培繁殖。
物种现状
渐危种。白辛树生长在中国亚热带低山、中山地区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由于森林破坏严重,加上白辛树开花有间歇期,开花后又常因花梗与花萼间有关节,落花较多,种子萌发力不强,天然更新困难,致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植株日益减少。
2012年10月25日新华社武汉记者王贤从湖北省林业厅获悉,截止到发稿时间林业部门在英山县吴家山新发现高大短柄泡栎和檵木群落等珍稀植物群落,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英山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保存和分布有大面积的古老珍稀植物群落,在吴家山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林、紫茎林、青檀林、榉树林、红楠林;分布在桃花冲有白辛树林、香果树林、白辛树与香果树混交林,并出现世代交替现象,即由幼苗、小树、成年植株和百年古树等构成稳定的极顶群落。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原副主任许天全教授介绍,英山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起源古老、孑遗成分多,是中国东西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区和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地,像这样密集的群落性分布,面积之大,种类之多,十分罕见。
参考资料
白辛树.植物智.
白辛树.中国数字科技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1: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