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项凤鹛(学名:Yuhina bakeri)是画眉科、凤鹛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头顶有可竖直的羽冠、栗色,耳羽棕色具白色条纹,眼先黑色,后枕有一大块白斑极为醒目。上体橄榄褐色,背、肩具细的白色羽干纹,两翅和尾暗棕褐色。喉白色,胸浅棕色,尾下覆羽棕黄色。虹膜褐色或淡红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或暗橄榄褐色。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和
羽冠棕褐色,羽冠末端和枕白色在头后形成一大的白斑,眼先和眼下黑褐色。
耳羽棕色具白色羽干纹,头侧、颈侧、后颈淡棕色或棕褐色。 背、肩、腰和两翅表面橄榄褐色,各羽均具细的白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棕褐色,飞羽暗褐色,
初级飞羽外翻边缘棕白色或淡黄灰色;方尾,暗棕褐色或暗橄榄褐色。颏、喉白色或污白色,胸葡萄褐色或淡棕色、具细的褐色纵纹,腹和两胁皮黄褐色或赭色,尾下覆羽锈棕色或淡棕黄色。
白项凤鹛的相似种
黄颈凤鹛(Yuhina flavicollis)头顶和羽冠褐色,具白色眼圈,枕和头侧有一灰色环带,其下有一锈黄色领环。下体白色,腹和两胁具少许赭色纵纹。区别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
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也栖息于
次生林、
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树栖性,多活动在常绿阔叶林树冠层枝叶间,频繁地在高树顶枝间跳跃或飞翔,有时也下到林下灌木活动和觅食。鸣声清脆悦耳。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营巢位置和巢的形状都有较大变化:如巢呈球形,则多置于地上或离地不高的灌木低枝上;有时巢呈半球形或深杯状,则多置于树木或灌木枝权上,有时也置巢于树干上苔藓和地衣中或置巢于岩石缝隙中(Baker,1922),巢材主要为苔藓混杂有少量根和叶。巢内垫有细根。每窝产卵3-4枚,卵的大小为11.7-21毫米×14-15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